曹操目 ** 杂:“我们引外族入境,祸及幽州百姓,是否过于……”
他话未说完,戏志才已打断:“幽州既归林辰所有,守土之责便在他身。若无力保全,自当易主。”
“弱肉强食,本是天理。”
“何况即便主公不联络丘力居,他又怎会放弃南下之心?”
“若等林辰山穷水尽时乌桓再趁虚而入,百姓之苦更甚。”
曹操明白戏志才在宽慰他,长叹一声,压下杂念:“子孝,召周瑜、刘繇前来,商议渡河后的部署。”
\"咚!!!\"
很快,刘繇与孙策同时赶到曹操面前。
曹操将邯郸战况告知二人。
听闻此事,刘繇和孙策都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刘繇感叹:\"青州战事未平,林辰竟已转战千里之外的邯郸,剿灭了张燕。\"
\"虽说剿灭张燕对朝廷有益,但眼下时机......\"
\"唉......\"
刘繇不禁为汉室前途担忧。
他忧虑的不只是林辰,更包括曹操、孙策、袁术等日渐壮大的诸侯势力。
待天下平定之时,朝廷与天子还能号令这些乱世枭雄吗?
曹操并未察觉刘繇的忧虑,目光凝重地望向邺城方向:\"可靠情报显示,林辰正进军范阳城对付乌桓骑兵。\"
\"这正是我军良机。\"
\"必须速取邺城,让林辰首尾难顾,逐步将其驱逐出冀幽二州。\"
刘繇和孙策齐声赞同:\"理应如此。\"
\"朝廷既封曹公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此战自当由您指挥,我等谨遵号令。\"
曹操满意点头,遥指黄河北岸:\"孙策率四万精兵为先锋,速攻黎阳。\"
\"我亲率十五万大军殿后,为你解除后顾之忧。\"
\"刘州牧率部从濮阳东进,尽快与刘备会师。\"
\"会师后由东面迂回魏郡,从后方合围邺城,切断敌军所有援军。\"
孙策与刘繇略作思量,同时抱拳:\"谨遵将令。\"
而后恭敬告退。
孙策回到军中,周瑜、程普、黄盖等将领立即聚拢过来。
待孙策说明曹操任命他为先锋后,
程普和黄盖都跃跃欲试:\"如今天下目光都聚焦河北战场。\"
孙策轻轻颔首:“公瑾,攻打黎阳有何良策?”
周瑜在帐中踱步良久,缓缓开口:“黎阳乃邺城门户,现由高览率三万兵马驻守。”
“观其 ** ,林辰并无死守之意。”
“若我军放缓行军,与曹军保持百里之距,敌军必会主动撤出黎阳。”
程普闻言色变:“仰仗曹操大军威势取胜,岂是大丈夫所为?”
“既为先锋,就该截断敌军退路。”
“纵使一时难克黎阳,亦可待大军合围。”
黄盖立即附和:“程将军所言极是。首战若不能打出威风,岂不让天下人小觑主公?”
“周公瑾这番避战言论,主公切不可取!”
周瑜眉峰微蹙:“两位将军,此战非为逞匹夫之勇。”
“可还记得当初手中无兵时,处处遭人冷眼的滋味?”
“先主虽威名远播,伯符兄却只能在江都艰难求生。”
程普拍案而起:“乳臭未干的小子,也敢妄议先主?”
“可敢出来与某比试,看看你的真本事?”
孙策见状勃然变色:“敌军未破,先起内讧,此乃取败之道!”
“二位叔伯与公瑾皆是吾之股肱。”
“父亲早逝后,我带着幼弟弱妹历经艰辛,方有今日四万大军。”
“公瑾提议保存实力,正合我意。”
“若连我的军令都不遵,两位现在便可离去,从此孙家与二位恩义两绝!”
字数控制在450字以内,以下为
河岸边,孙策剑眉微蹙。程普、黄盖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惊色。\"末将岂敢违抗军令?\"老将抱拳时,甲胄发出清脆碰撞。青年统帅紧绷的面容稍霁,忽上前握住两位老将手腕:\"如今这家底,经不起折腾。\"指尖传来的温度让黄盖恍惚想起当年那个拽着他衣角讨教箭术的少年。
远去的马蹄声里,周瑜轻抚腰间玉佩。跪地 ** 的两位老将没看见,年轻主君转身时与挚友交换的那个眼神。黄河水裹着浮冰奔涌,五日渡河的二十五万大军留下满地车辙。\"报——\"斥候的喊声刺破晨雾,孙策摩挲着虎口处的茧,想起离京时典当的那方玉玺。
邺城方向的驿道上,高览勒马急停,漫天尘土中那道熟悉身影令他险些坠鞍。\"岳将军?\"他滚鞍下马时,铠甲刮破了掌心。岳飞扶住他颤抖的手臂,远处黎阳城头的战旗正猎猎作响。
【451】
**“延后撤军?”**
**“此言何意?”**
岳飞沉声道:“末将欲率背嵬军于邺城外设伏,断曹军锋芒,挫其锐气!而今孙策为先锋,引四万兵逼黎阳。若高将军即刻撤离,曹军恐按兵不动,伏击之计便成徒劳。故请将军暂留两日。”
高览朗声大笑:“若能重创其先锋,自当鼎力相助!我可调精锐助岳将军一臂之力。”
岳飞沉吟片刻,摇头:“孙策紧盯黎阳,将军若调兵,反易打草惊蛇。”
高览面露憾色:“大军不动,唯我独随岳将军充作士卒,可否?”
岳飞颔首:“可。但请将军妥善安排城防,撤离时勿误时机。”
高览抱拳:“自然!岳将军稍候,某去去便来!”
…………
黎阳官道,烟尘漫卷。
孙策领军徐行,阵型严整无隙。忽有探马急报:“高览仍未弃守黎阳!”
孙策蹙眉遥望城廓,侧问周瑜:“公瑾,高览负隅顽抗,究竟意欲何为?曹公十五万大军距此仅五十里,他莫非甘愿葬身孤城?”
周瑜凝思未语,骤然色变:“不好!高览恐与伏兵合谋袭我先锋——全军戒备!”
孙策话未出口,脊背已陡然生寒。
(
后阵突然杀声四起,战局骤变。
\"前锋稳住!亲卫队随我驰援后军!\"
\"速速行动!\"
......
后军阵地已乱作一团。
岳鹏举与高仲业策马冲在最前。
\"杀啊!\"
一员使枪,一员挥刀,普通士卒哪里招架得住?
不过片刻,上百具尸骸已铺满二人的冲锋之路。
高仲业大笑道:\"许久未杀得这般痛快!真想追随岳将军左右,何必去守那劳什子城池。\"
岳鹏举摇头笑道:\"邺城兵微将寡,若少了高兄坐镇,城防更难支撑。\"
\"最多半刻钟,咱们就得撤。\"
\"此时不多斩几员敌将,更待何时?\"
高仲业诧异道:\"为何这般急切?\"
\"凭背嵬军之威,何惧孙伯符四万先锋?\"
岳鹏举正色道:\"我军目标乃是曹孟德十五万主力,岂能在此消耗?\"
高仲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那某可要抓紧了!\"
话音未落,手中大刀寒光乍现,再度杀入敌阵。
刀光起落间,又有数人饮恨黄泉。
半刻钟后,岳鹏举一声令下。
八百背嵬军如狂风骤至,似潮水急退,转瞬已从侧翼撤走。
敌军骑兵竟不敢追击,唯恐中伏。
这支铁骑来去如风,只留下遍地尸骸与殷红血泊,见证着方才的激战。
待孙伯符与周公瑾赶到时,只见尸横遍野的惨状。
孙伯符怒视着岳家军撤退的方向,厉声道:\"骑兵随我......\"
话未说完,周公瑾已拉住缰绳:\"此必是传闻中的背嵬军,追之无益。\"
残阳如血,旷野上响起低沉的马蹄声。程普按着腰间佩刀,目光扫过逐渐暗沉的天色。士兵们正忙着竖起营寨栅栏,粗重的喘息声此起彼伏。
\"将军,哨岗已布置好了。\"亲兵前来禀报。
程普点点头,却见孙策大步走来,铁甲在暮色中泛着冷光。
\"都安排妥当了?\"少年将军声音沙哑。
\"主公放心,四角都设了暗哨。\"程普抱拳道,\"只是......\"
\"说。\"
\"末将总觉得太静了。\"
三里外的高坡上,岳飞正用刀尖在地上勾画营寨轮廓。枯草被夜风吹得簌簌作响,却盖不住他低沉的声音:\"东侧辎重营,西侧马厩,中军大帐在这里。\"
高览盯着地上的线条,忽然倒吸一口冷气:\"他们要诱我们攻中军?\"
岳飞嘴角微扬:\"正好将计就计。\"
子时梆子刚响,营寨西面突然火光冲天。战马嘶鸣声中,程普抄起长枪就往外冲,却见韩当狼狈奔来:\"是调虎离山!北面......\"
话音未落,北面辕门已传来震天杀声。孙策赤着膀子提枪上马,忽听周瑜在身后厉喝:\"不可追!\"
但见火光中一队黑甲骑兵正冲破营门,为首将领银枪如龙,直取中军大旗。
“麴将军,还不现身?”
银甲长枪的麴义应声而出,朗笑声中抱拳行礼:“岳帅安好!”又向高览微微颔首。
高览恍然大悟:“先登营也随军来了?”
“兵马倒是齐备了。只是先登营行军迟缓,若再设伏恐遭孙策数万大军反扑。即便取胜,只怕......”话到此处,高览欲言又止地望向麴义。
麴义持枪大笑:“范阳城血战时,我率先登营与背嵬军并肩破城。战后清点,背嵬军折损不过数十,我部却伤亡三百有余。这般悬殊,岂能不痛定思痛?这两个月奉主公之命专攻骑射之术,如今先登儿郎皆可策马挽弓,进退自如!”
嘹亮哨响划破长空,千骑扬尘而来。但见马上弩手执箭控弦,虽非精锐骑士,骑术却已远胜寻常。
高览抚掌赞叹:“先登营今非昔比,必成大器!”
麴义眼中燃起熊熊战意:“为主公效死,万死不辞!今夜全凭岳帅调遣!”
岳飞轻抚长须,目光如炬。
夜浓如墨,北风呜咽。
孙策端坐中军帐,烛火映照着周瑜、程普、黄盖、韩当四将的身影。“日间遭岳家军伏击,折损数千。今夜需严加防范,你四人分守前后营寨,我自镇中军。”
夜袭
\"今夜若背嵬军再至,必教其片甲不留。\"
\"听清楚了?\"
\"得令!\"
孙策部署完毕:程普、韩当镇守后寨,周瑜、黄盖扼守前营。
更深露重,营帐内烛火尽熄。
正当鼾声此起彼伏之际,铁蹄踏地喊杀震天。
\"攻其后寨,杀!\"
岳飞一骑当先,银枪所指,所向披靡。
营门处,十余名守卒未战先溃,正欲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