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晚食,虎子拿着一个小布包,递到正坐在堂屋给团团擦着头发的玉娘面前。
“嫂子,”虎子挠挠头,憨厚地笑道,“这个您收下。”
这里面几乎是他近几个月攒下的工钱。
玉娘停下手,温婉的面庞上露出些许诧异。
见那布包的形状,里面显然是银子,她不禁柔声问道:“虎子,这是做什么?”
“是我今日购置布匹的银子,”虎子连忙解释,笑容爽朗,“今日我没带够,劳您破费垫付了,这钱我现在补上。”
玉娘听了,笑着摇头,继续给团团擦起头发:“快拿回去!再说这话可就生分了。当初在府城落脚时,多亏了孙叔孙婶时常帮衬,我们才得以安顿。这几匹布原就是我们的心意,感念二老的照拂之情,哪好意思收你的钱?”
见虎子仍面露迟疑,她语气放缓,边为团团理顺头发边说:“今日采买的那些京中特产,本就备了孙婶他们家一份。你正好挑几样,一并寄回去,让家里人都尝尝京城的味道。”
一旁的赵惊弦也温声开口:“虎子,不必如此见外。我平日多在衙署,家中多亏有你照应你伯娘她们,我才能安心当差。这些许心意,你若是再推辞可就见外了。”
虎子听着这番真诚体贴的话,心头顿时涌上一股热流,又是感激又是感动,这个平日里机灵爽利的小伙子,一时竟有些哽噎:“嫂子,赵二哥…你们…你们对我真是太好了!”
他用力眨了眨眼,将那股热意逼了回去。
玉娘眉眼柔和,轻声道:“快别这么说,我们早就是一家人了,不说两家话。把钱好生收着。”
虎子只好又把钱收回去,他觉得能遇到赵二哥一家,真是天大的福气!
赵家上下,都是顶好顶好的人!
夜色渐深,一家人各自回房安歇。
玉娘取出医馆开的药膏,动作轻柔地为赵惊弦上药,指尖力度恰到好处。
最后取来干净的细白棉布,仔细地为他缠绕包扎,松紧适宜,末了还在他腕侧打了个精巧平整的结。
赵惊弦静静看着她低垂的眉眼,长睫在眼下投下一小片柔和的阴影,神情是那般专注而温柔。
看了一会儿,他想起一桩事来,语气不由带上了几分歉疚:“今日竟忘记去牙行买丫鬟了。”
玉娘自己也忘了,这时候听他说才想起来。
她抬起头,眸光温润,浅笑道:“无妨的,买丫鬟又不是什么急事。等你下次旬休,我们再去细细挑选也一样。眼下最要紧的,是先仔细养好你手上的伤。”
赵惊弦轻轻握住她的手:“好。”
次日清晨,玉娘挽起袖子,将正房那间闲置的空屋又仔细洒扫了一遍,预备用作存放布匹的库房。
洒扫完毕,她唤来赵攸,二人一同将虎子先前搭棚子剩的几块木板抬进屋内,平整地铺在地上,又在木板下垫了几块砖头,以防地气潮湿。
接着,玉娘细心地在墙角屋隅均匀撒上防虫的药粉。
待屋内通风透气后,她又取来厚实的油纸,将窗户缝隙一一封紧。虽听闻京城气候干燥,但仍需防着雨湿之气。
那仓库送货果然十分准时,玉娘正做着午食,就有两个年轻伙计驾着车将昨日订购的八十余匹布送来了。
赵母给他们开了门。
见是仓库送货的,玉娘擦擦手正要出去招呼,刚涮好锅的虎子赶紧净了手,擦干手上和衣襟上的水渍,抢先一步迎上前去。
“嫂子您忙您的,这儿交给我!”虎子扬声说着,脸上已堆起爽朗的笑容招呼伙计。
他利落地从怀中掏出两块碎银子,塞到两名伙计手中:“有劳两位大哥辛苦跑这一趟!一点茶钱,不成敬意。烦请二位帮忙,直接将布匹搬进那间屋就好。”
说着指了指那间准备好的空房。
两名伙计接过银子,脸上立刻笑开了花,连声道:“小哥太客气了!应当的,应当的!”
说罢便干劲十足地开始搬运布匹。
虎子在一旁指引:“劳驾就堆放在这木板上,整齐些便好,余下的我们自会慢慢整理。有劳二位了!”
在虎子机灵的招呼和伙计们的努力下,不多时,近百匹布料便被整齐地码放在了干燥洁净的屋内。
用过午食,玉娘便与赵攸一同将数十匹布料按颜色、质地分门别类。
她们先将虎子挑选的那六匹布单独拣出,又另挑了八匹质地细密、颜色适宜的布料出来。
玉娘取了一匹水红色的细棉布,与要寄给孙家的布匹打包在一处,又仔细包好几样精巧的京中特产。
她备下两封信:一封是给宋俞的,另一封则是给孙家的--
在信中说了虎子在京一切安好,并托孙婶将那水红布匹、一份特产连同给宋俞的信,一并送到豆腐铺转交。
接着,她又将七匹布并几样特产打点成另一个大包袱,预备寄回木桃村。帮赵母代笔给赵大伯娘写了家信,信末特地托她转送一匹布料和一样特产给秋芽。
玉娘又另写了一封给秋芽的信。
只等晚间赵惊弦回来,再给赵大伯修书一封,这两个满载心意的大包袱便可分别寄往陵州府城和木桃村了。
赵惊弦下值归来,听玉娘细说了寄送包裹之事。
晚间,便就着书房的烛光,铺纸研墨,给赵大伯写了一封长长的家书。
信中,他先是问候了赵大伯一家安好,接着细细描述了自家在京中的生活,言明母亲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让大伯一家不必远念。
最后写下这次过年无法返回陵州,路途遥远,假期实在难以周转往返。
写好之后,他将这封厚厚的信笺仔细封好,放到准备寄回木桃村的包袱里,托虎子明日带去镖局寄回去。
虽说虎子现在在杂货铺帮工,可那老东家为人着实厚道得过份。
原先只是让虎子每日去帮忙两个时辰,后来知晓他在赵家有正经营生,便越发体谅,只让他每日抽空去一趟,搬动些货物,时常不到半个时辰便忙完了。
可即便如此,那老东家依旧每日在虎子干完活后,执着地塞给他三十个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