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日头已近正午,阳光灼灼,炙烤着青石板路,蒸腾起微微的热浪。
几人朝着八珍阁走去,只觉得连脚板都是烫的,热意从地面透过鞋底源源不断传到身体里。
途经一家专卖遮阳雨具的铺子时,玉娘想起家中几把旧伞已有些破损,便提议进去瞧瞧。
几人快速挑选了三把轻巧的罗制伞并两件油衣。
这罗伞比寻常纸伞贵上不少,但胜在轻便耐用,不累手。
出了铺子,赵惊弦单手稳稳抱着团团,另一手执伞,将玉娘和小鲤笼在一片阴凉之下。
赵攸与虎子也各自撑开新伞,一行人沿着青石板路迤逦而行。
新伞轻旋,罗纱拂动,倒也减去了几分暑热。
约莫一刻钟,便到了男孩所说的八珍阁。
抬眼处,一座雅致的二层小楼临街而立,门楣上悬着黑底金字的匾额,两旁竹帘半卷,隐约传来清越的乐声。
与寻常食肆的喧闹大不相同,八珍阁一楼大堂不设饭桌,专供客人喝茶听曲用。
伙计眼尖,早笑着迎上前来:“几位客官是用饭还是喝茶?”
得知是要用饭后,便引着众人踏上楼梯。
“二楼请,雅间清净,最适宜一家人用饭。”
雅间布置得十分清雅,窗前竹帘低垂,既阻了外头的暑气喧嚣,又透进些许凉风与光影。
几人才落座,另一伙计便提着鎏银执壶进来,给每人面前的白瓷杯里斟上琥珀色的冰镇酸梅汤。
杯壁瞬间凝起细密沁凉的水珠,一看便令人心生凉意。
引路的伙计递上菜单,赵惊弦看也未看便直接递给赵母,温声道:“娘来点菜,挑些合您口味的。”
赵母接过那装帧精美的菜单,细细一看,不禁暗暗咋舌。
这里最便宜的一道清炒素菜竟也要两三百文。
她只点了一道时蔬和茯苓蒸鸡,便将菜单递还给儿子,低声道:“这价钱……还是二郎你来吧。”
实在是肉疼,不敢再看下去。
赵惊弦接过菜单,并不急着点,而是侧头让玉娘一起看菜单,轻声问:“可有想尝的?我看这玉竹鸽子汤似是招牌,清热润肺,正合这时节。”
玉娘边看菜单边点头:“给小鲤和团团上一份冰糖燕窝。”
赵惊弦又选了百合炒虾仁、当归炖羊肉两道菜。
至于赵攸和虎子,长辈和兄嫂点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等候上菜的功夫,几人慢慢啜饮着酸梅汤,聊着家常。
不知是否因菜肴工序繁复,等得稍久了些。
伙计又进来贴心续了一轮酸梅汤,菜式才陆续呈上。
每道菜皆盛在温润的白玉瓷器中,更显食材本真的精致与讲究。
守在雅间的伙计每上一道,便温声介绍一番,语调和缓清晰:“这当归炖羊肉,选用的是岷县上等当归,河西羔羊更是文火慢炖了足三个时辰,最是温补益气……”
就连赵母点的那道清炒时蔬也毫不含糊,伙计介绍说是只取菜心最嫩的三寸尖,以提炼的鸡油快火急炒,方能保持这鲜脆爽口。
一家人用饭时,伙计给每人的汤盅里细心盛好汤后,便安静退至一旁垂手侍立,非唤不上前,既周到又不扰人清净。
赵母尝了一口鸽汤,只觉汤清味醇,肉质酥烂脱骨,不禁连连点头:“这汤炖得真是入味,火候恰到好处。”
初时她还极为心疼银钱,但几道菜尝下来,也不禁真心称许:“果然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味道、这口感,确是寻常食肆远远比不了的。”
她活了大半辈子,在陵州府城也算见过些世面,却从未在任何酒楼见过这般讲究的做派。
其余人也是一边吃一边赞叹,从没想过这般清淡的、没放多少调料的菜,也能做得这么好吃。
玉娘尝到百合炒虾仁时,眼中一亮,虾仁饱满,百合剔透,口感鲜甜。
别的菜味道也好,可她确是最喜爱这道百合虾仁。
只是一家子吃饭,她不好一直同一道菜下筷。
赵惊弦留意到她吃着虾仁时,眼里与小鲤如出一辙的亮光,给她夹了几个又大又饱满的虾仁。
饭后,伙计贴心地上前,见窗外日头正毒,便躬身道:“几位客官若不急着离开,小店一楼备有清凉雅座,可品茗听曲,稍作歇息。凡在店内用饭的客人,每人还可免费任选一份菜单上的冰饮子。”
赵惊弦先征询地看向赵母和玉娘,见她们都颇有兴致地点头,才含笑对伙计道:“那便有劳安排了。”
结账时,虽花了近乎家中两个月的菜钱,但见一家人都高兴,赵惊弦觉得偶尔这般破费一次,能换得家人开怀,也是值当的。
下了楼,只见一楼布置得更为风雅疏朗。
座间客人皆低声细语,台上有伶人抱着琵琶,轻拢慢捻,奏着清婉的江南丝竹。
几人落座后,伙计再次恭敬地呈上那份精美的冰饮菜单。
几人依次选了自己中意的,不过片刻,那些光听名目就觉清凉的冰饮便一一呈上。
莹白剔透宛若珠玉的冰雪冷元子、堆叠如小型雪山的酥山冰酪、色泽深浓的虎杖饮、还有铺满了蜜豆的沙冰……
摆放在众人面前。
小鲤和团团立刻被那造型可爱的酥山冰酪吸引了全部注意,不一会儿嘴角便沾上了亮晶晶的果酱。
赵惊弦并未急着品尝自己那碗虎杖饮,而是先偏过头,含笑注视着身旁的玉娘。
赵惊弦见玉娘小口品尝着碗里的冰雪冷元子,便倾身过去,低声笑问:“味道可好?”
玉娘抬眸,眼中带着餍足神情,点头:“清甜不腻,冰冰凉凉的,很是爽口。”
虎子和赵攸吃的也是冰雪冷元子。
赵母看着面前那碗用料实在、香甜沁心的蜜豆沙冰,感慨道:“京城真是富贵迷人眼,连碗冰饮子都做得这样精巧细致。”
她吃了一口,又忍不住小声添了一句:“就是什么都贵得吓人,若不是免费送,我可舍不得吃这个,刚才在单子上瞧见了,这么一碗就要六十八文呢!”
正说着,她瞥见赵攸正一勺接一勺吃得欢快,连忙出声提醒:“小攸,少吃些冰的,这么一大碗,你吃半碗就行了。”
赵攸嘴里嚼着q弹的元子,乖巧点头,即使赵母没说的太明白,她也知道这是在关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