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休整后,苏渺的精神力恢复了不少。她没有浪费时间,立刻重新投入对“缓冲式平衡容器”的构思中。开阳则继续在那些晦涩的禁忌记载里,挖掘着关于“虚空遗蜕”和规则漏洞的蛛丝马迹。
秘库内,两人各据一方,精神力的微光在玉璧和悬浮器物间闪烁,构成一幅奇异的科研图景。
苏渺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她摒弃了最初追求完美模拟“阴阳平衡”的复杂构想,转而专注于一个更实际的目标:制造一个能暂时“容纳”并“隔离”炎阳与寂灭之力,防止它们因外界失衡而剧烈冲突的“稳定壳”。
这就像为一个极度不稳定的化学混合物找到一个耐压、隔热的临时容器。
她回忆起“疯贤”长老的那个“永恒星璇”构想,虽然其核心的“混沌晶核”无处可寻,但其中关于能量涡流和结构稳定的部分论述很有启发性。结合现代物理中对磁场约束等离子体的原理(她穿越前接触过的知识),她开始尝试设计一个由纯净星纹金(观星阁特有的一种能导引和稳定能量的金属)构成的双层球壳模型。
内层刻印引导寂灭之力的“静滞”符文,外层则铭刻疏导炎阳生机的“流转”阵图。两层之间,则设想填充一种名为“空冥砂”的特殊材料,这种产自陨星深处的物质对绝大多数能量呈惰性,可以作为绝佳的缓冲隔离层。整个容器核心,预留一个微小接口,用于未来可能接入的“调控单元”(即解决意识引导问题的后续方案)。
这个设计相对简洁,所需材料虽然珍贵,但观星阁的库存中似乎都能找到。关键在于符文刻印的精度和能量引导的稳定性,这需要极高的工艺水平和反复测试。
她将初步构想用精神力勾勒成三维能量模型,展示给开阳。
开阳从一堆古老卷轴的虚影中抬起头,凑过来仔细端详,手指在模型关键节点点过,星力渗入,测试其结构稳定性。
“嗯……思路不错,化繁为简。星纹金和空冥砂的组合也算稳妥。不过……”他指着内层的“静滞”符文,“寂灭之力是终极的‘静’,你这符文虽然能引导,但想真正‘容纳’它,恐怕力度不够,就像纸袋想装岩浆。得加点料……”
他沉吟片刻,突然跑到一个陈列架前,取下一块不起眼的、表面有螺旋纹路的暗蓝色矿石残片:“把这个磨成粉,掺入星纹金熔炼内层。这是‘止水寒髓’,对极致静止的能量有奇特的亲和性,能增强容纳效果。”
他又指向外层:“生机流转的阵图没问题,但接口处最好用‘阳炎玉’的粉末做导引,更契合炎阳晶核的特性。”
苏渺认真记下这些宝贵的建议。开阳虽然看似不靠谱,但在这些奇物应用和能量细微操控上的经验,远非她可比。两人的合作,开始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就在他们进一步完善设计图时,秘库的门再次被推开。这次进来的,是伤势已大致痊愈的萧玦。
他穿着一身干净的青翼营劲装,脸色仍有些苍白,但眼神锐利,气息沉稳,显然恢复得不错。他看到苏渺和开阳正在讨论的能量模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凝重。
“玉衡统领派我回来送一份紧急情报,并协助你们。”萧玦言简意赅,将一枚记录着信息的玉简递给开阳,“我们在清理影宿最后一个重要据点时,发现他们似乎通过某种血祭仪式,短暂打开过一个极不稳定的空间裂隙,目标很可能就是搜寻‘虚空遗蜕’。仪式残留的能量波动非常诡异,带有强烈的‘虚无’特性,这是记录下来的频谱。”
开阳接过玉简,精神力一扫,脸色微变:“果然是虚空能量的痕迹!虽然很淡,但没错!这帮疯子,居然真的在尝试接触那个层面!”
苏渺也感应到玉简中传来的一丝令人极度不适的空旷、冰冷感,与她感知过的任何能量都不同。
萧玦继续道:“另外,根据对俘虏的审讯和截获的密信碎片,影宿总部似乎对北疆的进展极为不满,派来了一位‘掘秘者’中的顶尖人物——代号‘幽墟’,此人精通风水堪舆、空间秘术,尤其擅长寻找和利用各种‘遗迹’和‘遗蜕’。他的目标,很可能就是永冻湖深处的寂灭之根,以及……那个‘虚空遗蜕’。”
幽墟!又一个强大的敌人即将登场!
“还有,”萧玦的目光转向苏渺,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玉衡统领提醒,时间流速差异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大。他那边才过去七八天,但根据星象观测和各地异常报告推断,外界可能已过去近一月!渊门波动的频率明显加快了!”
一个月!苏渺心中一震。这意味着留给他们的时间更加紧迫了!
压力如山般袭来,但同时也激起了更强的斗志。
开阳咧嘴一笑,眼中却毫无笑意:“来得正好!正好用这帮不见光的家伙,试试咱们的新玩意儿!”他拍了拍苏渺勾勒的能量模型,“‘稳定壳’的构思基本可行,我这就去准备材料,咱们尽快弄出个样品来!就算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先有个能装‘炸药’的盒子也是好的!”
他又看向萧玦:“小子,你回来的正好。你对北疆地形和影宿活动规律熟悉,协助苏姑娘分析‘虚空遗蜕’可能出现的区域。影宿既然大动干戈,这东西肯定就在北疆某处,或者说,北疆有能接触到它的‘点’!”
双线并进的策略更加明确:开阳主导“稳定壳”的炼制;苏渺和萧玦则负责分析“虚空遗蜕”的线索,寻找可能的突破口。
苏渺看向萧玦,点了点头。多一个可靠且了解情况的帮手,无疑是雪中送炭。
萧玦看着苏渺清澈而坚定的眼眸,郑重回应:“必尽全力。”
新的分工已定,三人立刻行动起来。秘库中,炉火(能量熔炉)悄然升起,材料的精炼与模型的打磨开始进行;而玉璧前,关于空间裂隙、能量频谱、北疆地质古籍的交叉比对分析,也紧张地展开。
一张应对危机、与时间赛跑的新蓝图,在这风雪笼罩的秘库中,缓缓铺开。前路依旧艰险,但伙伴的加入和清晰的计划,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