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说这事就算了吧,真报了警,咱们院出了个‘敌特分子’,对谁都不好。”一大爷易忠海也跟着打圆场。
“就是就是,棒梗还是个孩子,这事都是许大茂干的,你就不能宽容点?做人不能太自私。”傻柱甚至搬出了一大爷的名言。
李建东听后,心里刚有些松动,又重新紧绷起来。这些人一个个讲得头头是道,可最后吃亏的还是老实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淮如的两个女儿小当和槐花,小时候看着挺乖巧,长大后却学会了院里的那套把戏。娄小娥不想买那间破房子,她们就逼她高价买,还说什么“做人不能只为自己”。
娄小娥态度坚决,威胁要断绝和傻爸的来往。
问题就出在这里。
难怪大家都说这里是“禽兽满院”。
“做人不能只顾自己,孩子犯错就应该受罚!”
“二大爷,你负责看守现场,防止有人破坏,谁动手谁就是共犯!”
刘海忠应声答应,其他人纷纷退到一旁,没人敢靠近那条毒蛇。
李建东说完这话,骑上自行车直接去了派出所报案。
因为涉及毒蛇,警方非常重视,当天晚上就派了两名民警带着捕蛇工具赶到现场。
回到大院时,三位管事大爷——易忠海、刘海忠和闫埠贵脸色都不太好看。
民警频繁上门,说明他们的管理出了问题。
这让三人感到羞愧。作为大院的管理者,本应该维护治安、促进邻里和睦,避免事情闹大。
听完李建东的陈述并查看了现场后,证据确凿。
棒梗、许大茂、傻柱等涉案人员都被带走调查。
李建东、易忠海、秦淮如等人也被叫去做了笔录。
“李建东,你把事情闹这么大,到底图什么?”路上易忠海不满地问。
“最先提议开大会的可是您,一大爷!”李建东毫不客气地回敬。
易忠海顿时哑口无言。如果不是他故意为难李建东,事情也不会发展到这一步。
原本一条毒蛇,找人处理掉就完了,现在却让年迈的他半夜奔波。
要知道他在轧钢厂是个八级钳工,平时都是喝茶看报的清闲日子。
经过连夜审讯,案情基本清楚。关键在于许大茂坚决否认指使行为,目前只能确认是棒梗从野外抓来毒蛇,装进袋子里带进大院,最后放到傻柱家。
精明的秦淮如对着民警哭诉:“孩子就是调皮,跟傻柱开个玩笑罢了。傻柱,你说是不是?”
“没错没错,就是孩子闹着玩的,棒梗年纪小分不清毒蛇。”傻柱赶紧帮着圆场。
这样一来,事情就说得通了。
虽然找到了物证,但毒蛇出现在傻柱屋里,当事人说是玩笑,别人也难以指认棒梗是故意害人。
棒梗反应很快,死活不提许大茂指使的事,一口咬定只是恶作剧。
李建东暗自感叹,这小子在少管所没白待,现在撒谎和察言观色的本事都快赶上他妈了。
民警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按理说放毒蛇比偷钱更恶劣,可偏偏只咬了棒梗自己。加上他还没满十四岁,最后只能调解处理。
李建东没想到会被圣母心耍了一回。
秦淮如确实有点本事,但最关键还是傻柱主动担责。否则棒梗这次肯定跑不掉。
这更让李建东坚定了要让许大茂和棒梗成亲的念头。
傻柱这个蠢蛋真让人火大。
(不如把许大茂和棒梗都变成女人,一个配给傻柱,一个嫁给二大爷家的儿子。
让这些禽兽内部消化,别再祸害外人。尤其是不能让他们欺负娄小娥、于海棠这样的好姑娘。
让“禽满四合院”变成“兽满四合院”!
等到九十年代思想开放时,这个院子准能创收外汇。特别是那个粪坑,得重点保护。
到时候想做变性手术的人肯定排长队。
虽说味道冲了点,但总比动刀子后天天打针吃药强。一时遭罪和终身服药,哪个划算?
想到这里,李建东冷哼一声,对民警说:“行,大半夜的我同意调解。但棒梗这么小就敢抓蛇,必须严加管教。这次吓到邻居,造成安全隐患,还得赔偿损失。”
民警点头:“秦淮如同志,李建东说得在理。这孩子先是偷东西,现在又放蛇,虽然证据不足,但明显是蓄意报复。这次没出大事,你们要再不好好管教,迟早要出事。”
这分明是报复,只是找错了对象。
既然受害人傻柱愿意和解,他们也不好坚持处理。这种邻里纠纷太多了,真要都关起来,监狱早就满了。
“我赔,我赔……”秦淮如抹着眼泪看向傻柱,“可我们孤儿寡母的,实在拿不出钱来。”
“不就一百块吗?李建东说的数,我出了!”傻柱又犯了大方病。
民警摇头:“这小寡妇手段真高明,不仅让受害人放过她儿子,还能倒贴钱。”
一位老民警拍拍傻柱肩膀:“小伙子,你好自为之吧。”
给寡妇养孩子的,十个里头能有三四个善终就不错了。亲生孩子都不一定孝顺,还指望别人的孩子?
傻柱平时挺精明,一碰上秦淮如就糊涂。老民警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爽快地掏出十张大团结递给李建东,催着他赶紧撤案。
李建东掂量着钱,疑惑:“你哪来这么多钱?”
“老太太给的。”傻柱一脸得意。
原来是聋老太太。这老太太是院里唯一真心对傻柱好的,当初也想让李建东给她养老,幸亏被他用“伸腿瞪眼符”打发了。最近安分了,看来是死心塌地认准了傻柱这个**。
也就傻柱这种人,才会照顾素不相识的老人直到去世。没伺候过老人的人,根本体会不到其中的辛苦。
时间一长,老人越来越糊涂,这和抚养孩子正好相反——孩子越长大越聪明,能帮着干活;而老人却越来越成为负担。
只有真正孝顺、心地善良的子女,才能坚持到底。
聋老太太和易忠海没有看错人。这对“吸血鬼”虽然一直压榨何雨柱,但至少还知道回报,把退休金全给了他。反观秦淮如一家,贾张氏嘴上说为死去的儿子反对婚事,结果每月才三块钱的赡养费就让她改变了主意。
民警出具撤案证明后,大家纷纷离开。
“李建东,你半夜折腾一通,有什么好处?”易忠海边走边讽刺道。他暗自得意,总算赢了对方一次——报警哪能次次都管用?上次是人赃并获的案子,这次虽然有蛇作证,但受害者明明是何雨柱。
等等……易忠海突然觉得不对劲:怎么赔偿金会落到李建东手里,而不是真正的受害者?
“这事有问题……”他正要回头,却被秦淮如拦住:“大爷,别折腾了。棒梗被吓了一夜,您总不能让徒弟的孩子出毛病吧?”她只顾着庆幸儿子又逃过一劫。
何雨柱也附和道:“让李建东高兴几天吧。做人要是不懂得与人为善,迟早会自食其果。”他不知道,若不是娄小娥,他早就断了后,晚年也可能会饿死在桥洞下。
“算了!”易忠海甩了甩手,“反正这次他没得逞,真当派出所是他家开的?”
前方骑车的李建东听着身后吵闹,嘴角露出冷笑。
好戏还在后头——贾家婆媳珍视的棒梗,早已被宠得不成样子。
小当和槐花从小不敢偷东西,长大后却变得忘恩负义,因为她们清楚,小时候如果犯错,秦淮如和贾张氏不仅不会替她们求情,还会动手打她们。
回到四合院,李建东当众宣布:“棒梗放蛇影响大院安全,已经赔了一百块。这笔钱作为全院的补偿。三大爷,麻烦您列个清单,大家凑点粮票,明天由您带队去买些粮食和肉分给邻居们。”
这个消息让大家都很高兴。
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谁不缺油水?也就傻柱仗着是食堂大厨,会做谭家菜,才能吃得好喝得好,还天天给秦淮如家送饭盒。可就连他亲妹妹何雨水都沾不上光,饿得面黄肌瘦,更别说其他人了。
傻柱其实并不傻,谁要是真把他当傻子,那才是真的傻!没有寡妇那样的姿色和身份,想从他那儿占便宜根本不可能。正经人家的姑娘,谁会用美色换粮食?除非实在活不下去了。
“还是李建东够意思!”
“建东真是好样的!”老实人刘海忠竖起大拇指。
“这一晚上没白忙活。”
大家心里都有了主意,以后有事还得跟着李建东。要是跟着易忠海、秦淮如、傻柱他们,能有什么好处?就像今晚的事,要是听易忠海的调解,哪来的这一百块钱买粮买肉?这可是普通人家大半年的伙食费!
三大爷闫埠贵也挺高兴,李建东这小子还挺看重自己,把这么个好差事交给他办。稍微动点手脚,给自己多分十几斤粮食、几斤肉,完全说得过去。
李建东并不在意让闫埠贵占点小便宜。三位大爷里,就数三大爷最规矩。他虽然爱算计,但主要是为自己家里打算,没干过偷鸡摸狗的事,也没故意为难过谁。
唯一一次被傻柱算计,是因为秦淮如暗中捣鬼,让傻柱误以为他们是在谈恋爱,他怎么会因此得罪人?
毕竟是个读书人。
后来养老院入不敷出,他还主动放下身段去捡废品贴补开销。
对知识分子来说,当街拾荒有多难堪?
换作别人,宁可饿死也不愿弯腰捡破烂,这世上真有这样的事。
之后他把十张大团结当众交给刘海忠保管,由三大爷闫埠贵记账,又派几个实在人负责采买。
众人这才信服——如果李建东想耍花样,绝不会把钱交出去。
看到厚厚一沓钱到了刘海忠手里,住在后院、名字只差一个字的二大爷刘海忠赶紧跳出来:“我好歹是后院的二大爷,建东,这钱该交给我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