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恒思绪有点乱,将手中的情报给给众人看,想让大家一起想想应对之策。
其实李显恒心里很矛盾,黑甲军很神秘,你不知道他们的具体人数,也不清楚他们的实际战力。
这对一个,要争天下的人来说,不是件好事。
不管是谁坐拥天下,都不希望有不可控的力量存在,而罗宾的黑甲军,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
如果李旭能削弱他们,让他们能被自己所掌控,那是最好的。
但是万一,黑甲军还有更强的力量,那么这一次,算是彻底得罪了他们,他们要报复怎么办。
另外,要是他们将这件事前因后果传出去,那么他李显恒就背负上一个,忘恩负义无耻小人的名声。
他的担忧,一众谋臣看完情报,也很快想到。
倒是武将没想到那么多,有的是叫好,有的是直接骂李旭,忘恩负义。
叫好的人,基本上都是看不惯罗宾的人,他们的看法和李旭差不多,他们认为,这天下就应该是李显恒的。
而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皇臣,你罗宾一个最低贱的商人,凭什么不听恒王号令。
竟然还敢赚恒王的银子,和恒王平起平坐。
而骂李旭的人,也认为,罗宾和恒王称兄道弟,恒王都不在乎,他们那么在乎干什么。
而这一次,人家是去救你李旭,结果你刚逃出生天,反手就把救你的人,推进火坑,这也太无耻了,这是在丢恒王的脸。
万一以后恒王还需要帮助,谁还敢帮。,
众人分成了两派,有支持李旭做法的,有骂李旭忘恩负义的,都有观点和理由。
双方争吵不休,李显恒也是头疼不已,这时候一谋臣上前一步,清了清嗓子。
众人见他,似乎要给恒王提什么建议,纷纷收声,看向此人,他是就是李显恒十个谋臣之一的徐茂。
徐茂向恒王行礼道:“王上,这件事王上并不知晓,又何必担忧呢?”
李显恒和众人都是不解,等待着徐茂的下文。
“王上,这事儿,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就好,接下来的事,无非那么几种情况。
其一,那罗宾得知他的人马,被李旭和唐储翼的八九要联军,围杀于山谷,面对如此兵力,他无力救援,让那三万人自生自灭。
若是如此,说明他没有足够的实力,以后只要稍微警惕些就好。
甚至有机会,可以吞并他剩余的黑甲军,那下海边那座城。
其二,他出兵去营救,这样我们也刚好看看他的实力,若是营救失败,或者惨胜,我们也可以趁机拿下他们。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只要我们能获胜,这里面的经过,还不是我们说了算吗。
其三,他出兵了,而且还大胜了,那说明他的实力跟强,那么王上可以在得知此事后,先表示感谢,后为李旭的私自行动,道个歉。
这事也就过去了,以后交往中,多注意些便可。”
对徐茂提出的第三种可能,后面说让恒王给罗宾道歉,很多人心里很不爽。
“呵,他罗宾算个什么东西,让王上给他道歉,他配吗?”
“就是,王上自降身份,叫他一声兄弟,他还真以为他真可以和王上称兄道弟了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他担得起王上的道歉吗,他要是真能,将他的那几万人救出来,那就必须要对我们的兵马出手。
我们是不是应该找他要些补偿,不然他以为我们是好欺负的呢。”
李显恒也很无奈,他从以往黑甲军的战绩来看,他们的战力应该不俗。
只是黑甲军的每一场战斗,周边的探子都没法靠近很少知道他们的打法,也不清楚他们具体人数。
和他们交战过,然后能逃跑的,又没有人能清晰的说出他们的具体情况。
所以李显恒,是不太愿意,跟罗宾撕破脸的,他更愿意以一种,朋友的方式,和罗宾交往。
这也是当年他父王交代的,而他自己,这些年和罗宾这样交往,也确实的到不少好处,至少是没有任何坏处的。
在他看来,到目前为止,只要你诚心跟罗宾做生意,他不会坑害你,只要让他有的赚,你绝对不吃亏。
但得罪他的人,似乎他很记仇啊,最后的结果不太好,前不久的成王,就是很好的例子。
对于成王,他李显恒在没有绝对实力和机会之前,都没有打算赶尽杀绝,
结果罗宾一路追杀,到小雀山北边几十里,将成王最后的几万人,全灭了,成王也就此陨落。
他是真心不想得罪罗宾不,奈何李旭这货走了这一步,只能如徐茂所说,静观其变吧。
实在不行,到时候就让李旭,去负荆请罪。
派出更多刺候继续关注此事后,天阳城,这件事,就暂时告一段落。
另一边的罗宾,在半路加了两次油之后,终于到了三万黑甲军,被围困的山谷,东面谷口十里之外。
罗宾放出两万人,让他们骑马赶往一边的一线天,占领那里,顺便从西边进攻翼王后方。
据探子回报,那里已经为有大军把守,罗兵让他们去占据那里,不能让翼王从那里跑了。
同时放出两万人,往山谷东谷口去,从李旭后面进攻,配合山谷里的黑甲军战斗。
罗宾自己也往山谷北面去,他要从北面小路进入山谷。
这个山谷的南北两边不是不能通过,而是不适合大军通过,但罗宾一个人,就可以带着大军过去。
空间还有两万三千多黑甲军,等进去山谷后,北面的山上,能站多少人,就放多少人出来。
这几年参加了不少战斗,黑甲军也有不少损伤,人数也只剩九万五千,这其中还有一千多是重伤员,没法在参加战斗了,但罗宾并没有取消他们黑甲军的身份。
两边四万黑甲军分开行动,绕行西边的,是骑马而行。
往东边出口的,小跑行进,而罗宾则继续拖拉机往北面山脚行进。
半个时辰后,东面的两万人,最先和李旭交战,还是一贯的做法,先来波箭雨洗礼。
这次,罗宾为了减少直接接触,给大家准备了更多箭矢,所以,除了专门的弓箭手带一百支箭矢外,每人五十支箭矢。
不管如何,接敌前,先将手中的箭矢射出去,减轻身上的负担。
凭什么黑甲军,带这么多箭矢,这是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考虑,负重赶路的问题。
他们根本就没什么赶路,罗宾带着他们直达战场,到了这里,把箭射出去,就可以减轻负担,身上留个十支,以备不时之需就可。
一波接一波的箭雨,让李旭和翼王的联军应接不暇,箭雨洗礼的时候,黑甲军不断推进。
手中还有一半箭矢的时候,已经离敌军不到二十米,箭矢直接平射了。
到正面接敌时,李旭面色阴沉得很,这种箭矢洗礼,让他们折损了五千多人。
原本三万二千人,守这边的出口,后来加上恒王派来救援的一万人,就是四万二千人
经过一夜一天的战斗,已经减员近五千,
再经历这么一波,就只剩下不到三万二千人了。
但增援的黑甲军就有两万人,这一仗,很难了,至少他这边是撑不了多久的。
在决定背刺黑甲军的时候,李旭就想过一些问题,黑甲军还有多少人,他们要是增援,要多久能到。
他和唐储翼大军,多久能灭掉这三万人,等等这些,他都有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