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灵打量了一下年轻的姬启,像个小大人一样点了点头。
然后她伸出小手,轻轻一点。
仙术挪移施展,两人身影瞬间消失在原地。
只留下一群还愣住的护卫,面面相觑。
与此同时,姬启只觉眼前一亮,便发现自己已置身于一座雅致的阁楼中。
在他面前,一位身着青色道袍的青年正静静看着他,眼神中带着几分思索。
见到这位气质超凡、身穿青袍的道人,即便没听到渊灵喊“老爷”,姬启也立刻明白了他的身份。
他毫不犹豫地躬身行礼:“鲁国国君姬启,拜见恩人!”
接着,他郑重地行了一个祭祀神明的大礼。
“哦?”
许林闻言,才抬起眼看向这位鲁国国君。
他轻轻挥手,让渊灵出去玩耍,随后抬手虚扶。
一股无形的法力将姬启托起,接着听许林轻声问道:“恩人?”
“国君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杀了你的叔父,这恩又从何而来?”
他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
“恩人之恩有三。”
姬启毫不犹豫地答道。
“其一,庆父篡权,倒行逆施,导致百姓困苦。”
“恩人诛杀他,是拯救国家于危难——这是救国之恩。”
“其二,庆父害死我兄长,辱及我母镞,使我家破人亡。”
“恩人将他除去,是为正道公义——这是家恩。”
“其三,庆父贪欲极重,若他一日不死,我最多一年便会遭他毒手。”
“恩人除他,救我性命——这是私恩。”
“如此大恩,难道还不算我的恩人吗?”
姬启这番话,让许林颇感意外。
首先,姬启的判断非常准确。
按原本的历史走向,鲁闵公在位不过一年,之后便会死于庆父之手。
其次,许林听出了姬启话语中的深意。
既有国恩,又有家恩,还有私恩。
这分明是在向他示好。
这位年轻的君主,似乎有事相求。
虽然许林已察觉姬启有所请求,却没想到对方接下来会说什么。
“我想尊奉山主为我鲁国图腾,不知山主意下如何?”
“图腾?!”
这句话一出,连许林也感到惊讶。
“国君此言当真?”
如今的许林已非初入修行之人,对图腾之说早有了解。
所谓图腾,是一国的象征。
成为图腾者,可自然分享大量王朝气运,且几乎不受任何限制。
简而言之,这是单方面契约。
王朝存在期间,图腾可得巨大气运;
王朝覆灭时,图腾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因此历代王朝对确立图腾一事极为谨慎。
除非对王朝有重大恩情,否则绝不可能被立为图腾。
比如昔日大禹建立夏朝时,龙镞不仅派遣众多真龙协助开凿河道,更在四海各立一座“龙门”。
天下水镞只要沿江河游动,跃过龙门便可化为真龙!
这几乎是将龙镞传承的秘密公开。
最终,在大批水镞协助下,大禹成功治理洪水,完成天命。
龙镞因此成为夏朝图腾之一,气运延续至今。
而如今的邦周,诸侯国几乎已无图腾。
因为无人愿意让他人白占庞大的气运。
但此刻,姬启竟提出要尊奉他为鲁国图腾。
这确实超出许林的预料。
“自然当真。”
姬启郑重地点了点头。
许林又看了他一眼,才轻声问道:“国主请直言——需要本座做什么?”
他不相信会有无缘无故的好处。
姬启既然提出如此优厚的条件,必然有所求。
“不瞒山主。”
姬启直截了当地说:“我拜山主为图腾,只为一个请求。”
“待到未来邦周覆灭之时,只愿山主能庇护我的后代与鲁国百姓,不让血脉断绝。”
闻言,许林再次感到惊讶。
姬启的要求,又一次出乎他的意料。
“你可知天庭与阐教众仙皆是邦周的后盾?”
他低声问道。
“自然知道。”
姬启点头。
“那你为何断定邦周必定**?”
许林最想知道这个。
他知道周朝将亡,是因为他是穿越者。
圣人与准圣们知道周朝会亡,是因为他们明白天数劫运不可逆转。
但姬启不过是个凡人,又是如何知晓的?
“山主说笑了。”
姬启冷笑一声。
“像庆父这样奸诈的人,都能窃取权柄,动用天庭,甚至敕封神灵。”
“这样的世间,怎么可能长久——依我看,数百年内……天下必将大变。”
那时,礼法崩坏已是注定。
显然,在庆父之乱后,年幼的鲁国君主姬启,早已看穿了所谓礼教的真面目。
事实上,元始天尊性格极其偏执。
他所收**,皆是天生根基深厚的生灵,他说这些人是“天生有福德的仙真”。
至于其他存在,哪怕昔日妖师鲲鹏那样的上古妖神,在元始天尊口中也不过是“披毛戴角、湿生卵化的低等之物”。
阐教极为重视正统观念。
元始天尊门下**,乃至三代四代传人,等级森严。
在这种情况下,阐教制定的礼法自然极其严苛。
庆父篡权夺位,祸害鲁国百姓。
但在阐教的礼法观念中,他身为长辈与仙神后裔,本就是“正统”。
兄终弟及是常理,所以他夺取侄子的王位并无过错。
百姓都是低等之辈,庆父作为仙神后裔天生就高他们一等。
因此,像庆父这样的人,竟能得到鲁国气运庇佑。
甚至能请动天上神灵,以及先祖伯禽,替他诛杀“以下犯上”的人。
但在姬启看来,这是何等荒谬?
听闻姬启之言,许林微微点头。
他已经确信,这位年幼的鲁闵公,确实是人间难得的明理之人。
而姬启提出的条件,不得不说,许林确实心动了。
他看不上零星的气运,所以不愿入邦周为官。
但若成为鲁国图腾,那就完全不同了。
于是,
“国君所说,我答应了。”
“待将来邦周覆灭之时,我会保护国君后裔与鲁国百姓。”
他轻声承诺。
随后,袖袍一挥。
很快,那枚人朝印玺缓缓飘到姬启面前。
姬启微微点头,伸手接过印玺,随即——
“吾名启,武王之后,人朝国君。”
他咬破舌尖,一滴精血落在印玺之上。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三皇为证,五帝昭昭。”
“今我敕令,拜泉山主为我鲁国图腾——国运共承,气运永昌。”
“敕!”
话音落下——
“嗡——”
天地间隐隐传来威严之气,鲁国气运随之流转变化。
而在那枚人朝印玺上,“鲁”字旁边,赫然浮现出一座山的虚影。
正是象征图腾的“泉山”。
与此同时,许林清楚地感受到——
一股强大气运瞬间降临,几乎承载了鲁国一半的运势!
他毫不犹豫,将所有气运引入混沌珠中的许林界。
“冲!”
姬启离开了。
这位年轻的君主走得果断,毫无迟疑。
这个决定,让许林对他更加欣赏。
他明白,这位君主其实另有打算——
拜许林为鲁国图腾,却只请他在将来邦周动荡时保护子民与后裔。
表面请求简单,
实则暗藏深意:
既然成为鲁国图腾,那么即便只为自身所得气运,
许林也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庇护鲁国,
至少,会保护姬启这位君主。
---
**而这件事本身,也是一种收获。**
要知道,如今的鲁国君主年仅十岁。
上卿庆父刚刚去世,国内局势必然动荡不安。
周边诸侯必定虎视眈眈。
但姬启这样安排之后,各国自然会知道——
那位神秘的泉山主,已成为鲁国尊崇的象征。
整个国家的局面,多半因此稳定不少。
年幼的君主姬启,也能借此机会,夺回原本被庆父掌控的权力。
这些道理,许林都清楚,但他并不在意。
人间国度的权谋斗争、算计谋划,他从不放在心上。
相反,若姬启这个对礼教不满的聪明人真能掌权,
对他未来的计划反而有利。
不过显然,许林此刻无暇深思。
确认姬启离开泉山后,他唤来渊灵,告诉对方自己即将闭关。
随后,他直接走进许林阁内的静室。
身形一闪,已进入许林界中。
刚踏入许林界,许林便愣在原地。
“轰隆!”
随着地水火风不断演化,原本只有数百里大小的许林界,正在迅速扩张。
道道混沌之气被撕裂,无数奇景接连出现。
“这是……达到了那个‘临界点’?”
许林立刻意识到关键所在。
事实上,他早有察觉:
自从第一次开辟以来,许林界一直保持稳定。
这段时间,他也因截教身份多次获得气运,
再加上之前改造泉山所得的地道功德,几乎全部投入许林界中。
然而,许林界始终未能进一步扩展。
许林自然明白原因。
若将许林界当前几百里、空旷的状态称为“初始阶段”,
那么要进入下一阶段,必须跨越一个关键界限。
他此次获得的气运颇为丰厚。鲁国虽只是周朝诸侯之一,但自周朝建立五百年来,鲁国的气运即便屡次被仙佛分走,仍不断积累。如今,这积累了五百年的王朝气运,竟有大半落入许林手中。
如此庞大的气运,显然已触及推动许林界进入第二阶段的“临界点”!
“嗡——”
然而许林无暇深思。眼前天地初开的玄妙景象,让他再次感受到久违的顿悟之境——天地法则万千,造化奥义纷呈,一切皆清晰可触。他当即在混沌虚空之中盘膝而坐,专心参悟这开天辟地的法则。
一如往常,他周身法力涌动,头顶象征天仙道果的圆满光晕隐约浮现。随后,那道果中竟氤氲出五朵金云,托举着道果缓缓上升。而沉浸在顿悟中的许林对此毫无察觉,依旧专注于参悟之道。
时光飞逝,许林界内一年已过。许林仍旧**虚空,而下方世界却已发生巨变——原本仅有数百里范围的荒凉空间,如今已扩展为浩瀚天地,目力难及边际。
与许林界几乎融合的神识,能够精准测算这片世界:“十二万九千六百里……这是小千世界。”
十二万九千六百,正是一个元数。
许林界的疆域之广,已接近小千世界的层次。
天地之间,无数先天一炁流转盘旋,遍布每一处角落。
然而,就在许林界突破至小千世界的那一刻——
“嗡——”
一阵深邃的波动自虚无中传来,回荡在这片辽阔天地之间。
与许林界关系最深的许林,第一时间感知到了这股异动。
“这是……”
他从闭关中猛然惊醒。
抬头望向高远的天穹,眼中带着疑惑。
紧接着,他清楚地看见——
整个世界中的先天一炁仿佛受到某种召唤,纷纷升腾而起,汇聚于天幕之上。
正如之前所说,先天一炁本无属性,也无法则,只是最原始的灵气。
但此刻,它们却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只见漫天先天一炁,渐渐分化成两种相互对立的新灵气。
整片天空被一分为二:
一边洒落银辉,
一边翻涌赤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