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指尖轻叩案几,眸光扫过跃跃欲试的将领们:“孙将军的好意,孤已知晓。吕奉先虽号称天下无双——”他忽然按剑起身,玄甲在烛火下泛起冷光,“但在孤眼中,不过插标卖首耳。”
年轻君王突然话锋一转,似笑非笑地环视众将:“诸位既想代孤出征,不如先陪孤练练手?谁能胜孤掌中这柄青虹剑,先锋印便交与谁。”说着剑鞘轻震,龙吟声在帐内久久回荡。
方才还战意沸腾的将领们顿时噤若寒蝉。臧洪不着痕迹地退后半步,黄忠白眉微颤,连关羽都低头抚须不语——上月演武时那道犹在胸口的淤青隐隐作痛。
“陛下说笑了!”张飞突然声若洪钟,络腮胡随摇头动作激烈摇晃,“俺老张突然想起营中还炖着羊肉......”
典韦正了正腰间鎏金虎符,肃然道:“末将职责是护卫陛下周全。”余光瞥见案几上三道新斩的剑痕,这位铁塔般的汉子眼角微抽——那是三日前陪练时留下的。
帐中君臣其乐融融的景象之下,郭嘉嘴角噙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他心知肚明,这些时日以来,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将领们没少被自家君主以切磋为名教训得哭爹喊娘。
起初确有些莽夫不服,抱着讨教的心思与王上比试,结果个个都被揍得抱头鼠窜,鼻青脸肿地回家哀嚎。如今燕军将领们虽仍时常切磋武艺,却再没人敢自讨苦吃找王上比试——这条心照不宣的规矩,早已在军中暗暗流传。
这诡异的君臣相处模式,让孙坚与他带来的三位家将惊得眼珠都要瞪出来。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燕王竟能用这种方式轻松化解将领们的请战之争。更令人瞠目的是,贵为燕国三大名将之一的张飞,在听到要与燕王比试时,竟像耗子见了猫似的气势全无,甚至不惜自降身份说着谄媚之词。
孙坚等人可是亲眼见识过张飞、典韦的勇武,连孙坚自己都承认不是二人对手。可这般万人敌的猛将,提起与燕王切磋竟会面露惧色。难不成那位看似文弱的儒生君王,当真深藏不露?
虽然天下都传燕王是帝国战神,但多数人只当天潢贵胄的虚名。任谁看着他那弱质彬彬的模样,都只会当作卢植、朱儁那样的儒将,绝想不到会是皇甫嵩那般的沙场虎将。
孙坚望着这荒诞的君臣光景,半晌才憋出一句:\"燕王殿下这君臣相处之道,当真是...别开生面啊...\"
刘凤天生一双火眼金睛,辩人识色的本事堪称皇室级别,孙坚与三位家将那吃惊的模样,他瞧得真真切切。
刘凤嘴角扬起一抹傲然笑意,昂首道:\"孙将军,这几位不过是想与吕布过过招罢了!将军尽管宽心。世人称孤为帝国第一猛将,绝非虚名。孤这回要亲自上阵会会那吕奉先,自有十成把握斩他于马下!\"
他五指收拢按在胸前铠甲上,铿锵作响:\"非是孤夸口,自十五岁统兵以来,还未曾遇过敌手。过去伤不了孤的,今后更休想!他吕布纵然有万夫不当之勇,也休想动孤分毫!\"
帐内仿佛卷起一阵凛冽杀气,孙坚一时怔住,回过神后急忙起身长揖:\"殿下霸气冲霄,末将佩服!那就预祝殿下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程普、黄盖、韩当三位虎将齐声抱拳:\"末将恭祝殿下武运昌隆!\"关羽、张飞等将亦纷纷贺道:\"恭贺王上马到成功!\"
刘凤朗声大笑:\"好!待孤斩了吕布,定与诸位痛饮庆功酒!\"正说着,郭嘉轻摇羽扇近前提醒:\"王上,诸侯将至,该准备迎客了。\"
众将闻言整肃衣甲,忽闻营门外传来通传:\"报——曹操携孔融等五位诸侯求见燕王殿下!\"
“各位大人,请稍候片刻!”那名校尉恭敬地抱拳行礼。
话音刚落,他便转身快步朝中军营帐跑去。
此时,刘凤正在帐内与众将领闲谈。校尉入帐后单膝跪地,抱拳禀报道:“启禀王上,营外曹操、孔融、陶谦、马腾、张超等诸侯前来求见。”
闻言,刘凤微微一笑,打趣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他们来得倒巧。”
他端坐主位,挥手示意:“寡人知道了,带他们进帐吧。”
“遵命!”校尉领命退出,大步离去。
以刘凤的身份地位,自然无需出营相迎,更不必客套。即便他有意让诸侯在外等候,对方也绝不敢有怨言,毕竟此行是他们有求于人。
不多时,校尉引着曹操、孔融、陶谦、马腾、张超等人入帐。诸侯们刚迈进营帐,便向主位上的燕王恭敬行礼:“外臣拜见燕王殿下!”
刘凤和颜悦色,抬手示意:“诸位免礼。”
“谢燕王殿下!”众人再次行礼,随后直起身来。
刘凤故作疑惑:“眼下战事正紧,诸位怎会有暇来我燕军大营?若无要事,想必不会专程求见吧?”
曹操等人闻言,面露窘色,显然被一语道破心思。
曹操正色拱手道:\"启禀燕王,西凉军中有员大将名曰吕布,其勇冠三军,恰似项王再世。联军虽遣多员战将出阵,却皆非其敌手,或阵亡或负伤。如今联军士气低迷,将士畏战,竟无一人敢与吕布交锋。长此以往,讨董大业恐将功败垂成。外臣素闻燕王乃当朝第一名将,麾下猛将如云。恳请殿下为天下计,为除董卓,亲率精兵对阵吕布。\"
刘凤闻言浅笑:\"九原吕奉先,若寡人所记不差,此人当是前并州刺史丁原之义子。早闻其弓马娴熟,力大无穷,号称'飞将',曾镇得南匈奴不敢南下牧马。联军无人能敌,倒也在情理之中。也罢,既然诸位前来相邀,为天下苍生,寡人便出兵会会这吕布。\"
曹操等人闻言欣喜,齐声拜道:\"殿下深明大义,臣等感佩。\"
刘凤淡然道:\"讨伐董卓原是顺应天命之举。寡人既率五万大军至虎牢关,自当为国效力。诸位放心,定叫那吕布败阵而归。\"
众诸侯再拜:\"恭祝殿下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刘凤霍然起身,目光灼灼道:\"有寡人亲自出马,必取吕布首级!\"略作停顿,又挥手道:\"孟德,且将这好消息告知各路诸侯吧。\"
\"臣等先行告退!\"曹操、孔融、陶谦、马腾、张超五人朝着上首的燕王郑重行礼,随后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营地,赶去向其余诸侯报喜。
此时刘凤身披七海蛟龙甲,手握天龙破城戟,腰悬凌虚宝剑,胯下烈焰马侧挂着霸王弓。只见他利落地翻身上马,血色披风迎风招展,率领诸将及三千铁骑威风凛凛地出营列阵。孙坚亦身着赤红战甲,手持古锭刀,披着猩红战袍,亲率家将及千名亲卫紧随其后。
联军中军大帐内,曹操将燕王应战的消息如实禀报。众诸侯闻讯皆松了口气——只要这位殿下肯出手就好。虽说未必能战胜吕布,但至少能与之抗衡。若能两败俱伤,自然再好不过。不过这等心思,众人心照不宣罢了。
袁绍起身环视众人,含笑相邀:\"诸位不妨同往观战,且看燕王如何阵斩吕布。\"韩馥立即谄笑着附和:\"盟主所言极是!既号称帝国战神,正该让咱们开开眼界。\"袁术也起身应和:\"兄长说得在理,都去瞧瞧咱们这位燕王殿下究竟有几分真本事。\"
孔融赞同盟主的提议,笑眯眯地说道:\"诸位别闲坐着了,咱们都去营外瞧瞧吧!\"
袁绍当即领着十六路诸侯起身离席,众人都想亲眼见证燕王殿下的武艺。
虽说诸侯们早听闻燕王\"帝国第一名将\"的威名,天下公认实至名归,但真正见过他亲自出手的却寥寥无几,在场众人也不例外。
......
虎牢关城楼上,西凉军正摆宴庆功。
吕布连战连捷让董卓喜不自胜,觉得胜局已定,正大摆酒席犒赏三军。这肥胖的相国高坐主位,举着\"天上白玉京\"美酒,当着众将的面把吕布夸得天花乱坠。
酒酣耳热之际,忽有传令兵慌张奔入:\"报——!关外联军又来叫阵!\"
厅内霎时鸦雀无声。董卓拧着眉头暗自嘀咕:才吃了败仗就敢再来?莫非这群乌合之众还没被打服?
他搁下酒杯,转头看向下首的吕布:\"奉先意下如何?\"
吕布仰头饮尽杯中酒,霍然起身,方天画戟在地面震出铿然声响:\"义父放心!有西凉雄师镇守,鼠辈休想跨过关隘半步。上午那几场不过小试牛刀,此刻酒足饭饱,正该去杀他个痛快!\"
感受到义子的豪言壮语,端坐主位的董卓捋须朗笑:\"好!果然是我董卓的儿郎,气魄非凡!\"
他环视众将:\"诸位随本相一同登城,亲眼瞧瞧吕将军如何驾驭赤兔宝马,挥动方天画戟,带领十万并州铁骑杀得叛军溃不成军!\"
西凉众将闻言立刻簇拥上前,争先恐后地向董卓父子献上溢美之词。
\"在相国统领下,我军必能大破关外叛军!\"
\"有吕将军这等绝世猛将坐镇,那些叛军只怕要望风而逃!\"
\"吕将军武艺冠绝天下,有他镇守虎牢关,叛军休想前进半步!\"
\"相国乃天命所归的当世圣人,定能率领我等剿灭叛军!\"
此起彼伏的奉承令董卓父子满面红光。吕布郑重抱拳:\"儿臣这就率一万铁骑出击,扬我军威!\"
董卓含笑颔首。吕布当即转身下城,跃上赤兔马,方天画戟遥指前方,猩红披风迎风飘扬:\"全军出击!\"
虎牢关大门洞开,吕布率领精锐骑兵列阵而出,肃杀之气弥漫战场。
虎牢关城头,董卓在女婿李儒及一众西凉将领陪同下观战。当目光触及远处猎猎作响的燕字旗时,他瞳孔猛然收缩。
「全军备战!」董卓突然攥紧垛口,铁甲发出刺耳摩擦声,「传令各部整军待发,准备出关接应奉先。」
西凉诸将面面相觑,飞熊军统领张济上前抱拳:「相国何出此言?连日斗将,吕布将军戟下已斩联军十六员大将......」
城头朔风卷起董卓的玄色披风,他转身时腰带兽首金饰叮当作响:「尔等是要违抗军令?」声若闷雷炸响,惊得将领们甲胄铿锵跪倒一片。
董卓扶墙的指节已然发白。他望着关外遮天尘烟,喉头滚动道:「那面燕字旗......怕是燕王刘凤亲至。」
帝国战神燕王刘凤五年戎马未尝败绩,每每以寡敌众扭转战局。
燕地铁骑威震神州,我西凉将士恐难当其锋芒。
而今燕王亲率百战精锐陈兵虎牢关下,必是来者不善!
其赫赫威名,想必无需老夫赘述?
诸位现在可知为何要整军备战,随时策应吕奉先的并州铁骑了?
董卓猛然转身,盯着城外猎猎作响的燕字王旗,一拳砸在青砖上,从齿缝里迸出低吼:\"果然来了!这位天子皇叔终究要为宗室出头!\"
自镇守虎牢以来,本相总觉战局缺了关键一环——原是一直未察燕王动向!
言及此处,董卓眼前浮现黄巾之乱时初见燕王的场景。那支战无不胜的铁骑,那位所向披靡的亲王,至今想起仍觉胆寒。
他董仲颖可以睥睨天下豪杰,却始终忌惮这位集王爵、兵权、州牧于一身的皇叔刘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