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此番举动有三个目的:一是表达对袁绍袁术兄弟的不满,以及对诸侯联军的失望;二是报答燕王刘凤的救命之恩;三是想学习燕 ** 队的强大之处。
虎牢关下,吕布如鬼神般的武艺让孙坚暗自心惊。自从汜水关惨败后,他再也不敢小觑天下英雄,也不再自诩武艺无双。看到吕布展现的实力,孙坚清楚地知道自己绝非其对手。
但当他注意到燕国将领们跃跃欲试的神情时,心中不免疑惑。于是向刘凤问道:\"燕王殿下,吕布武艺冠绝天下,能与之匹敌者寥寥无几。若殿下要与吕布交手,还望多加小心。\"
孙坚虽久闻刘凤\"帝国第一名将\"的威名,但对其是否真能天下无敌仍存疑虑。碍于刘凤尊贵的身份地位,他只能委婉提醒要重视吕布这个强敌。
此刻孙坚前来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感谢刘凤对他和部下的救命之恩;二是表明与燕国的盟友关系。
时间回溯到几天前:汜水关惨败后,孙坚与袁术彻底决裂,直接来到燕军营地向刘凤致谢。刘凤颇为欣赏孙坚,视其为重要盟友,便邀请他在营中暂住。两人 ** 畅谈天下大势,相谈甚欢。
孙坚深知燕王刘凤身份显贵,手握重权,更是雄踞北疆的一方霸主,内心自然存着亲近之意,断不会轻易开罪于他。
刘凤同样看重这位东吴基业的开创者,对江东孙氏的未来发展颇为看好,自然也是怀揣着结交之心。
二人各怀心思,都想暗中结盟,此番相见便觉相见恨晚,交谈甚欢!
酒过三巡,孙坚饮下不少【天上白玉京】佳酿,略带醉意之际,突然提出一个大胆的念头:“燕王殿下,不是我孙坚狂妄,如今天下能入我眼的英雄豪杰,屈指可数。而能让我真心钦佩的,更是凤毛麟角!可唯独燕王殿下,我是打心底里敬重!”
他略一停顿,直言道:“恕我冒昧,我江东孙氏愿与燕王殿下结为姻亲。小女虽年仅八岁,但品貌出众,绝非常人可比。燕王殿下正值年少,不知可否考虑这门亲事?”
刘凤闻言,一时怔住,根本没想到孙坚竟会提出联姻之请!
他面上虽显醉态,实则清醒得很,不过是借酒意试探孙坚罢了。此刻孙坚这番话,确实让他猝不及防。
孙坚的掌上明珠是谁?可不就是日后闻名江东的弓腰姬——孙尚香?
这位未来的东吴公主,在史书中以美貌与英姿着称,甚至与大耳贼刘备有过一段姻缘纠葛。只是如今,她不过是个八岁的稚 ** 童。
孙坚竟想将其许配给自己?莫非是酒意上头,一时兴起?
刘凤今年二十,在这个时代虽算得上年轻,却已有四位妻室,膝下还有三个孩子……
刘凤心思微动。孙坚持节一方的诸侯,实力雄厚,朝廷钦封的乌程侯,其掌上明珠怎会许人为妾?
他佯装酒意上涌,连忙推辞:\"孙将军厚爱,孤实在愧不敢当。不瞒将军,孤早年已娶妻生子。孙将军乃兵圣后裔,家世显赫,令爱千金之躯,若屈居侧室,岂不有辱门楣?\"
实则他内心暗喜。孙尚香何人?三国赫赫有名的江东【弓腰姬】,这等绝色主动送上门来,岂有不动心之理?
对穿越者而言,能娶到青史留名的 ** ,自然是莫大的 ** 。
他忽然想起,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这位弓腰姬本该嫁给那个卖草鞋出身的伪君子。那位以\"兄弟如手足\"自诩的大耳贼,年近半百却强娶双十年华的孙尚香,实在令人作呕!
刘凤本就厌恶刘备,如今既成死敌,自然要夺取对方的一切——包括其未来的妻室。
据史载,刘备共有四位夫人:甘氏、糜氏、孙尚香与吴氏。
甘夫人闺名甘美,温良贤淑,诞下刘禅。糜夫人出身东海富豪之家,其兄长糜竺兄弟如今已举族投效燕国,在蓟城担任要职。
此时麋贞已许配给帐前首席谋士郭嘉,看来刘备是注定无缘这位继室了。
吴氏乃吴壹胞妹,后成为刘备第四位正妻。作为东州派核心人物,吴壹在益州政局中举足轻重。刘备初定益州,亟需借助吴壹稳定局势;而吴壹亦需在新政权中谋得立足之地。双方利益驱动下,这段政治联姻便水到渠成。
正当神思游移之际,忽闻孙坚朗声笑道:\"燕王殿下,大丈夫三妻四妾本是常理。您贵为诸侯之长,又领骠骑将军等要职,多纳妻妾再寻常不过。小女能侍奉殿下,实乃我孙氏之幸。\"
说着突然正色道:\"除非殿下嫌弃我江东门第,若真如此,孙某不敢强求。\"这番半真半假的佯怒,实则是深思熟虑之举。毕竟燕王刘凤不仅是宗室领袖,更是坐镇北疆的实权诸侯,手握重兵位居三公,乃当朝仅次于董卓的强大势力,更是皇位最有力的竞争者。
【
说白了,燕王要名声有名声,要财富有财富,燕国与北疆的力量更是当世无双,足以傲视天下诸侯。
最关键的是,燕王的势力覆盖黄河以北多个州郡。
而孙坚的掌控范围则延伸到长江以南数州之地。
这两大势力在未来十几年内,根本不会出现直接的利益冲突,更不至于兵戎相见。
若江东孙氏能与燕国联姻结盟,孙坚便可借燕王之力迅速夺取江东,简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他不过付出一个女儿罢了——女儿嘛,本就是用来拉拢部下或结盟的筹码。
所以孙坚真心实意想促成这场联姻。虽说疼爱女儿,但为了宏图霸业,牺牲一个女儿又算什么?
听孙坚这么说,刘凤完全确定:对方是真打算把孙尚香嫁给自己,以此缔结燕国与孙氏的联盟。
既然孙坚铁了心要嫁女,若再推辞反倒显得虚伪。
未来的“弓腰姬”将成为自己的妻子,刘凤自然是求之不得!
他郑重端起酒杯说道:“承蒙孙将军厚爱,若再推脱便是矫情了!本王愿迎娶孙氏千金,许她燕国夫人之位。待讨伐董卓后,即刻派使团赴江东迎亲入蓟城。”说罢将酒饮尽,盟约就此敲定。
得到燕王亲口承诺,孙坚大笑着连道三声“好”:“如此江东孙氏与燕国便是盟友了!”他同样痛饮一杯,随即朝帐外高喊:“程普、黄盖、韩当,都进来!”
帐帘掀起,三位家将疾步上前抱拳:“主公!”
帐内五员大将同时上前行礼。赵云、张飞、关羽、周泰、典韦齐声抱拳:\"参见大王!\"
孙坚满面春风,对心腹将领朗声道:\"程普、黄盖、韩当,今日有桩喜事要说与你们知晓!我江东孙氏已与燕国结为同盟,更将小女尚香许配燕王。从此两家便是姻亲之好,永结同心的关系了!\"
他特意选在双方众将齐聚之时宣布此事,正是要借众人见证,将这桩婚事坐实。
刘凤何等机敏,早将孙坚这番心思看在眼里。对方唯恐自己反悔,才要当众定下此事。殊不知能迎娶这位擅骑射的江东公主,正是他求之不得的美事。孙尚香这三个字,已在他心头萦绕多时了。
当下帐中程普三人初闻此言略感诧异,旋即面露喜色,纷纷拱手道贺:\"恭贺主公!恭贺燕王殿下!\"赵云等五将也同声道贺:\"恭贺王上!恭贺孙将军!\"
刘凤含笑抬手:\"诸位不必多礼。\"随即转向周泰吩咐:\"幼平,去马厩精选五百匹草原良驹,作为聘礼送往孙将军营中。既是提亲之礼,自当厚赠,方显我燕国气度。\"
周泰朗声应诺,转身便去操办。
孙坚抚掌大笑:\"燕王厚赐,本将就却之不恭了!\"他生性豪爽,不似文人那般推辞客套。倒是程普等将领听到这份厚礼,都不免暗自咋舌——五百匹战马的重礼,当真是前所未闻的豪阔手笔。
五百匹草原战马对江东军而言,可谓厚礼重馈!
江南之地素乏良驹,马匹稀缺至极,江东军至今未成建骑兵之师。若得此五百骏马,立可组建铁骑劲旅,军力骤增。
在燕国北疆,区区五百战马不过寻常交易,值不了几个铜钱。北疆毗邻大草原,盛产牛马牲畜。燕王刘凤更在草原筑绥北城,掌控草原八成马匹贸易。对燕军来说,草原本土马匹不过是寻常军需。
然对帝国南方乃至中原而言,优良草原战马实乃稀世珍宝。昔大汉帝国三处产马要地:凉州、并州、幽州。
古时战马乃 ** 辎重,价抵百金,折合五铢钱足百万之巨!纵使价昂,若诸侯肯斥资购得战马以壮军威,倒也值得。
可惜自刘凤执掌北疆,尤其在草原建绥北城,与各部族互市后,马匹贸易格局骤变。绥北城坐落草原腹地,各部族交易牲畜、采买汉地物资,既便利又公道,绝无奸商盘剥。更何况城主乃\"草原屠夫大汉战神北疆霸主\"燕王刘凤,哪个部族敢造次哄抬?
故北方部落皆驱赶牲畜至绥北城交易。此城因买卖公道、货殖丰富,兼有强权为倚,声名渐传遍草原,远播西域诸国。
最初的贸易始于臣服于燕国的乌桓部落,随后逐渐拓展至鲜卑部落、贝加尔湖畔的丁零部落、远东的扶余部落以及三韩部落。
后来,盘踞在河套地区的南匈奴部落也驱赶着数十万头牛羊来到绥北城进行交易。
刘凤可以毫不谦虚地拍着胸脯,豪气十足地说:整个大汉帝国境内,乃至北方草原,八成左右的马匹买卖都在他的绥北城中完成。
这种对草原牛羊马匹贸易的垄断,甚至直接影响并州地区的牲畜交易,使得并州军队想要购买优质草原战马变得极其困难!
若仅仅是购买战马麻烦且价格高昂倒也罢了,但真正令人愤懑、忍不住破口大骂的,是燕王刘凤定下的交易条令:
**第一条**:优质草原战马属于战略物资,禁止私人大量采买,严格控制其流通。
**第二条**:所有草原战马,优先由燕 ** 队挑选购买。
**第三条**:军队挑剩的战马,由流沙商会接手收购。
**第四条**:流沙商会筛选后剩下的战马,才允许流入中原及南方市场。
这些被挑剩的战马,售价却高得离谱——每匹达百金(100万钱)。
试问,中原或南方的诸侯们,谁会耗费巨资购买一批劣等战马来组建骑兵呢?
过去并非没有地方太守、刺史或朝廷重臣向汉灵帝上奏,弹劾燕王刘凤。
毕竟,即便是洛阳南北两军想要采购草原战马,也得遵守同样的交易规则,怎能不叫人恼火?岂非欺人太甚!
然而,汉灵帝却丝毫没有怪罪燕王的意思——开什么玩笑?绥北城可有他刘宏的股份!
更何况,绥北城盈利越多,他刘宏的私库就越充盈。
洛阳城的南北两军采购草原军马,支出皆由国库承担,与刘宏的私帑毫无干系,这位 ** 自然乐得慷慨。
各地州郡太守、封疆大吏及朝中重臣弹劾燕王刘凤的奏章,终究如泥牛入海,再无半点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