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相郑玄作为王师,最重王室血脉,当即朗声奏请:\"臣附议郭大人之策,请王上迎娶蔡琰 ** 为侧妃。\"
(
荀攸领衔的文臣队列率先出列,齐齐拱手禀奏:\"臣等附议郭大人所请,恭请主公纳蔡琰姑娘为侧妃。\"
殿前另一侧,以童渊为首的武将们紧跟其后,抱拳行礼:\"末将等附议文官提案,恳请主公立蔡家女为侧室。\"
端坐鎏金宝座的刘凤以拳抵唇清咳:\"诸卿既无异议,此事便这么定了。\"说罢嘴角微扬——这些日子看着如花美眷却不得亲近,着实令他这位血气方刚的君主暗自郁结。
如今既能拉拢乌桓部落,又能坐拥异族佳人,这般公私两利的买卖,岂有推拒之理?既然穿越到这乱世,他早打定主意要好好享受三宫六院的君王之乐,那些假道学的清规戒律,在他这儿可行不通。
\"郑师。\"刘凤转向殿中那位儒雅长者,\"婚仪筹备就劳您费心了。\"
郑玄捋须含笑:\"老臣定当妥善操办。\"转身对身旁老友拱手:\"伯喑兄,可喜可贺。\"
满朝朱紫顿时围住蔡邕道喜,这位当代大儒脸上每道皱纹都舒展成欢欣的弧度。刘凤见状抬手制止:\"诸位要庆贺,不若晚间到蔡府讨杯喜酒。蔡卿先回府告知令爱早作准备,待择定吉日,本王自当按礼制遣使行聘。\"
(
诺!蔡邕自是毫无异议。眼下婚事既定,纵使心急也需等待,毕竟宗室藩王迎娶侧妃的流程颇为繁琐。不仅要上奏朝廷,待旨意下达,还需宗正卿将侧妃之名录入皇家族谱才可。
见殿内氛围渐显喧闹,刘凤当即提醒群臣:\"诸位且整理仪容,本王即刻召乌桓使臣入玄德殿议事。\"
\"和亲之事宜早作定夺,既可使乌桓部族安心,亦能让其王庭早做准备。\"说罢转向典韦吩咐:\"去将乌桓使臣带来宣明殿。\"
\"诺!\"典韦抱拳领命,大步流星踏出殿外。
此刻宣明殿外,傲尔拉并未如寻常使节那般趁机游览街市,只在宫门处焦灼徘徊,等候好友臧洪将军。他心中疑云密布:先前还和颜悦色的燕王殿下,为何突然神色转冷?莫非对乌桓提出的和亲之议有所不满?若此事不成,自己该如何向王庭交代?更令他不安的是,燕王是否有意要对乌桓用兵?
正恍惚间,一只粗糙大手突然拍上肩头。
\"啊!\"傲尔拉惊跳而起,待看清来人方抚胸告罪:\"失礼了,方才思虑过甚...\"
典韦不耐打断:\"王命召你速至宣明殿,莫要耽搁!\"
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傲尔拉恭敬地躬身应道:\"遵命!臣这就随将军前往宣明殿,万不敢让燕王殿下与诸位大人久候。\"
典韦引路,傲尔拉紧随其后,穿过重重宫门,朝着王宫 ** 的宣明殿快步而去。
宣明殿内,灯火通明。
傲尔拉屏息凝神,跟随典韦踏入大殿,立刻伏地叩拜:\"臣拜见燕王殿下!\"
御座之上,刘凤抬手虚扶,温言道:\"使臣请起。寡人与众臣商议后,深感乌桓部族归顺之诚,故允准和亲之事。\"
\"使臣速返乌桓王庭,转告乌桓王及各部首领,务必妥善筹备和亲事宜。寡人将遣使臣随行,共赴乌桓。\"
傲尔拉紧绷的心弦骤然一松,终于完成了大王的嘱托。他激动地以袖拭泪,颤声道:\"臣定当快马加鞭,将此喜讯禀报大王与诸位大人!\"
刘凤微微颔首,目光转向文臣末席的麋竺:\"子仲,寡人命你为和亲使臣,携聘礼随乌桓使臣同返王庭。速去库房备礼,即刻启程。\"
麋竺出列行礼:\"臣领命!\"
二人再拜,随即退出大殿。
刘凤又望向武将队列中的臧洪,肃然道:\"子源,传寡人令:命关羽即刻止兵,率部返京。\"
臧洪抱拳应诺:\"臣遵旨!\"说罢转身离去。
刘凤的目光落在武官队列末位的麋芳身上,肃然下令:“子方即刻携乌桓降表及张举、张纯首级赴洛阳。将本王与乌桓娜塔公主联姻之事,一并禀奏朝廷。”
“臣遵命!”麋芳强抑内心欣喜,郑重行礼接旨。他深知此番既是燕王栽培,更是难得的建功良机。
高座之上,刘凤扫视群臣:“诸卿可有本奏?”
“臣等无本启奏!”众臣齐声应答。
“退朝!”刘凤振袖起身,在典韦与宫人簇拥下离殿。
“恭送王上!”百官躬身相送。
※※※
婚嫁之仪,自古即为礼制重典。自夏商周三代成形,至秦汉更臻完备,已形成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体系。燕王刘凤与蔡琰婚事已行过聘问之礼,现仅待亲迎大典。
此番婚礼由太傅郑玄总领,蔡邕、童渊协理。张飞、太史慈诸将皆参与仪制筹备。原本刘凤以为聘礼如民间需备金银田契,实则王室婚仪另有章法。
婚礼筹备如火如荼,一问方知聘礼竟需成双成对的大雁、鸳鸯等祥禽瑞鸟,还需备齐五谷吉物。
刘凤闻讯当即调兵遣将,命张飞、太史慈、褚飞燕、黄忠等将领速速捕猎所需聘礼鸟禽。
燕王大婚的喜讯如春风般传遍幽州十一郡,更远播周边州郡。受惠百姓与交好官员纷纷呈递贺表,字里行间皆是真情。
青州刺史龚景率属官集资采办厚礼,车队浩浩荡荡开往蓟城;冀州牧皇甫嵩亦不落人后,备齐贺仪遣使送往;河内太守朱儁同样筹备重礼,派专人押运进献。洛阳清流名士们更是争相购置奇珍,贺仪车队络绎于途。
此刻洛阳皇城崇德殿内,麋芳正呈上乌桓王庭降表,并献叛贼张举、张纯首级,同时奏明乌桓与燕王和亲之事。天子刘宏闻叛首伏诛、乌桓归顺,龙颜大悦。得知和亲喜讯,这位素来吝啬的君主难得大方——当然,这份慷慨仅止于官位封赏。
燕王刘凤原任骠骑大将军兼幽州牧,刘宏金口一开,便将三公之首的太尉虚衔赐作贺礼。虽太尉本当执掌天下兵权,然近年已成虚职。既不舍金银,又需维持朝堂平衡,这空衔倒成了最体面的赏赐。
**
太尉一职历来常驻洛阳,但前有张温外任的先例,如今刘凤在外就职也算不得逾矩。
------
**燕王刘凤与乌桓部族联姻的消息,迅速传遍大汉,朝野上下无不真心祝福这对新人。
然而当朝大将军何进得知此事后,回府便将书房内所见珍玩尽数砸毁。何进与刘凤本就是朝中死敌,刘凤崛起之势过猛,已严重威胁外戚集团的利益。
刘凤十五岁献\"天上白玉京\"、宣纸、汉语拼音,获封平阳县侯;十六岁领兵击溃鲜卑乌桓二十万联军,凭渔阳之战名震天下,受封骠骑大将军、冠军侯;十七岁再平百万黄巾之乱,斩贼首复王爵,成为实权藩王。
何进原想坐观幽州张举、张纯叛乱,不料刘凤一战定乾坤。更离谱的是,号称草原霸主的乌桓竟直接跪降,上表乞恕。何进纵使想使绊子,也寻不到半点由头。
刘凤出征以来,打得鲜卑、乌桓称臣纳贡,创大汉百年来未有之功业。此等开疆拓土之壮举,何人能不热血沸腾?刘凤重振大汉威名,天子刘宏对其信任有加,岂会刻意打压?更何况刘宏本就要借刘凤制衡外戚,何进心知肚明,再不甘也只能咬牙隐忍。
……
幽州·右北平郡·土垠城
公孙瓒面色铁青地坐在主座,一言不发地听着军师汇报的情报。
他本以为刘凤派兵威胁乌桓王庭交出张举等人,必定会遭遇惨败。然而现实却给了他响亮耳光——起初乌桓贵族确实没把刘凤的威胁放在眼里,谁知刘凤竟命令大军横扫整个乌桓草原。关羽和黄忠率领黄金火骑兵展开雷霆攻势,乌桓王庭最终不堪重负,乖乖交出张举等人。
更令人震惊的是,乌桓部族竟要将公主嫁给刘凤以结盟好。公孙瓒怒拍桌案吼道:\"可恨的刘凤!平定张举叛乱时我冲锋陷阵,若非我率军血战,大半个幽州早沦陷了!如今功劳全归他,我反倒损兵折将!\"
暴怒的公孙瓒在众部下面前破口大骂,指责刘凤抢夺战功。虽然刘凤在民间威望极高,但他也只能在太守府内发泄愤懑——毕竟在场都是心腹,不必担心传出去。此刻的公孙瓒,除了咒骂之外已无计可施。
【势力悬殊】
无论军中势力、朝堂权柄、个人武艺还是声望名望,公孙瓒与刘凤相较都判若云泥,二者根本不在同一层级较量。
【暗室詈骂】
纵使公孙瓒胸中积郁万千愤懑,面对刘凤时却连当面争辩的胆量都没有,只得在私密处捶墙咒骂,靠这等腌臜行径泄愤。
【帐前肃杀】
中军帐内,公孙瓒踞坐帅位怒容满面。两侧文武连同他两位胞弟俱屏息凝神,犹如泥塑木雕般垂首而立,唯恐触怒主公。
【长史献策】
长史关靖捻须思忖片刻,忽而上前深揖:\"主公差矣。燕王刘凤虽占尽天时人和,却非无隙可乘。今我军平叛折损甚巨,岂能让彼安坐锦绣堆中?\"
【毒计初现】
听闻心腹之言,公孙瓒陡然前倾:\"士起已有良策?速速道来!\"关靖嘴角牵起阴鸷弧度:\"刘凤既欲纳乌桓公主,又急聘蔡邕之女,显见不愿娜塔居侧妃之位...\"
【连环杀局】
\"可遣精骑截杀双方信使。\"关靖五指猛然收拢,\"不仅要毁其姻盟,更要让乌桓与燕地结下血仇!另当联结雒阳清流,刘凤今日之势,半赖阉党与士族扶持...\"
【朝堂暗手】
最后一语如淬毒 ** :\"主公在朝中孤立无援,方致处处受制。若能得世族奥援...\"话音未落,公孙瓒眼中已燃起幽绿火光。
若主公欲扭转当下困境,需在洛阳朝堂寻得外援相助。\"
经心腹谋士点拨,公孙瓒豁然开朗。他深知此刻绝非刘凤敌手,若贸然与之正面对抗,必败无疑。
公孙瓒尚有自知之明,未行与刘凤死磕到底的愚举。然其亦不愿见刘凤过得顺遂,对谋士所献损人不利己之策大为赞同。
他本非宽宏大量之人,如今能见刘凤受挫,自然求之不得。
但公孙瓒仍存忧虑,皱眉询问谋士:\"士起此计虽妙,然吾尚有一虑。吾在洛阳朝堂无甚倚仗,那刘凤深得圣眷,更有十常侍等宦官倾力相助。\"
\"此外,吾师卢植与清流官员亦站在刘凤那边。纵使寻求朝堂奥援,又该找谁?若寻宦官集团或吾师清流一脉,彼等终究会支持刘凤,这般寻援又有何用?\"
关靖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进言道:\"主公是否忘了关键人物?当朝最忌惮燕王者,非大将军何进莫属!\"
\"如今朝中重臣皆知,未及弱冠的燕王能位极人臣,除却宗室身份与赫赫战功,更因圣意欲以其制衡外戚势力。\"
\"主公当知,陛下龙体近来每况愈下,传闻时常昏厥萎靡,恐有不测......\"
(
皇帝素来偏爱皇次子,有意立其为储君。然而皇长子的舅父何进身居大将军要职,手握重兵,权倾朝野。
若立皇长子为太子,何氏外戚的势力必将如虎添翼。皇帝初登大宝时曾饱受外戚掣肘,岂愿后世之君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