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知现在有一种被很多事情烦心,以至于不知道该先处理哪件事情的焦躁感。
他做事习惯性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做完一件事再安排下一件事才是他惯常的行为模式。
此前的许多年,在无休沉睡之后,冰川也随之被封藏,他就开始一个人行走于这世间。
由于他一个人独来独往,所接受的信息与事件也都是被他筛选后的。后来他被唐宋邀请来到特管处就职,和各个机关的领导都有了联系,慢慢开始着手为他们处理一些异常之事。
但在那个时候,灵气的枯竭也导致了许多事本就只是人族自己的阴暗面作祟继而推给鬼怪。
建国后不许成精可不是一句戏言。
因为他的能力特殊,他们对他抱有希望的同时,更多的却是忌惮。在此之前,卜知曾不止一次因为祭出法器为人族抵御灾害而被“秋后算账”。
他们议论他,他们畏惧他,他们抗拒他,他们驱逐他。
所以在他加入特管处以来,都不曾再使用过无休给他的法器,大多时候都纯靠武力打服对面。许多时候各个部门也不会大事小事都来麻烦他,只遇到实在棘手的事情才会找上他。特管处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他只是武力值爆表的特殊人才。
卜知倒从来没有恃才傲物过,他向来很亲近人族,比那些鬼啊、怪啊的,不知道对人族有多掏心掏肺了。
到这几年,卜知间断地忙碌起来,他虽然有时候也会因为一些事情凑到一块儿感到烦躁而面露不虞,不过也从来没有因此迁怒过谁。
人族不像他这种猫妖,做完一件事才能开始做下一件事,他们总是能同时处理好几件事还都井井有条的不出乱子。卜知由衷佩服他们。但这是种族优势,他只是一只猫,无论外表修炼的再像人,也没能长出人类的脑子。
在人族面前,他好像天生就缺乏长教训这根神经,要是冰川得知了他在这短短数百年之内的经历,肯定会说他是斯德哥尔摩之类症候群,一句“人族虐你千百遍,你待人族如初恋”指不定要被冰川说到下一次天雷劈向世间灵物。
卜知优待人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被他们伤害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
他曾被人在食物中下药,昏睡过去后有一群人来将他五花大绑,放在一堆浇了火油的柴堆上。
那天的雨格外的大,降临的也突兀至极。在人群中举着火把的人将火把伸向柴堆的那个瞬间,卜知在睡梦中也感受到了滚烫的热意,他睁开眼睛,雨降了下来。
大雨浇灭了火把,也浇灭了卜知睁开的眼睛中那团燃烧着,不曾熄灭的火。
事后他回想,那次他们对他下手的原因是什么呢?明明吃饭的时候他们都还在与他把酒言欢。
哦,好像是因为有一只黄鼠狼精向人讨口封失败了,没能修出它的道因此怨气大盛,先后吃了那个未允它得道的人全家。之后它被同村的另一家供奉。
当卜知循着线索找到灭门一家的始作俑者是黄鼠狼精时,他没做任何考虑,直接按功德簿的黑笔记载将对方连身带魂地打散丢去了忘川。
那家供奉黄鼠狼精的人就开始散播关于他的言论。
众口铄金,差点烧毁猫猫。
有许多个瞬间,卜知都理解了他的主人为何要在经历那么多事之后选择独居冰原。明明无休那么爱热闹。
但又有更多的瞬间,卜知无比热爱这群真诚善良的人们。
猫猫对真诚毫无抵抗力。他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人族机会。或许直到他消耗掉最后一条命,也都心甘情愿。
……
卜知第一次去抓捕异兽时,心中也有过淡淡的疑惑,异兽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否则也不至于在灵气式微之后,那些山山海海的沉到地底,有主的、没主的异兽们也都纷纷选择了跟随。
他无比好奇,因此才做了推演,又耗了半数心血,终于窥探出半分天机。
轮回。
他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于是他找到了白一泽,顺利打服他,把他拉入了特管处。
当时的白一泽比他还不如,看着他写的“轮回”两个大字跟他大眼瞪小眼。
这世间本来就是一个轮回堆叠着无数个新的轮回,所以他们只以为他窥探出的天机便是他们正处于两个轮回的交点。
在那其中,无论发生什么奇异的事情都不算意外。
卜知感到了沮丧,不出意外的话,卜知可以在这种重复的、无望的日子中一直过下去。
他一个人的时候总是很将就,如果不是还对无休醒来可能不会丢弃它这件事抱有幻想,就连唐宋要准备给他的这个冰室他也是不会要的。
他积累下来很多财富与宝藏,一开始都被妥当地收在无休身边,后来东西越来越多,无休一度被金灿灿、闪亮亮的物件们环绕着,无休滋养着它们,它们也在无形之中消耗着无休。
卜知发现了这件事,于是他把所有的东西全部都收到一个很大的袋子里,他进不去无休的储物袋,只好自己刨了个山洞把那些东西放进去,渐渐地填满了它。
如果成为弃猫,那山洞里所有的东西,会在冰川化形的那一刻成为冰川的所有物。卜知这么想着。
唐宋和他一起出过几次任务,每次总要因为他的出行用度太过随意而不由吐槽他。
卜知浑身上下最值钱的是那件套上就能隐藏行迹的斗篷。唐宋管它叫隐形斗篷,但其实那个斗篷的隐形能力只在他们两个身处危险之境时,被卜知应急拿来用过一次。平时他用上这件斗篷的时候基本都是月圆那几天。
唐宋总对他产生不可抑制的好奇,他无法理解一个人是怎么在没有家庭也没有伴侣的情况下,能力滔天,法宝多得是个修者就眼馋,日子还能过得这么苦巴巴。
但他旁敲侧击问过很多遍,都没能得到回答。
人类的脑补能力不亚于他们的创造力,唐宋把卜知想象成一个需要被帮助的对象,于是力排众议在特管处专门辟出了一个房子供着卜知这个大善人。
卜知再三推辞,终于在唐宋的那句“往后你有家人了也能一起搬进来有个落脚点”中,接受了这个房间。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似乎已经快要成为卜知唯一慰藉的冰室才能渐渐地被他整理成当初冰原的模样。就连他的身上也或多或少的有了无休以及冰川的影子。
他总算也在这日复一日中等回了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