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他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敬意。
尽管平时可能有职场摩擦,但在生死关头,大多数医生的本能都会被激发。
这是使命!
也是荣耀!
就像张凌志,虽然爱打小报告,但当初抢救周大海的时候,赵江亲眼看到他拼尽全力。
无论出于职责还是担当,
白衣战士在危急时刻都会全力以赴!
都值得尊敬!
赵江立刻联系郝今龙,告诉他不用再通话,立刻动身。
“疑似出现特殊病例,必须争分夺秒!”
“明白!”
通话结束后,赵江和郝向阳开车直奔**医院。
路上遇到一辆呼啸而过的救护车。
他们立刻跟了上去。
节省了不少时间。
不到五分钟,就到了**医院。
赵江发现院前已停了几辆救护车。
都是从周边医院紧急调来的。
接着又来了几辆挂着大牌照的校车。
其他**官员来得稍晚一些。
他们一到医院,就看到几位医生在门口等候。
都是年长者。
想必职位都不低。
赵江站在不远处,清楚听见他们的交谈。
“都打起精神来,今天是医学界的重要时刻。”
“那位穿白大褂的老先生,是人民医院的景同甫副院长。”
“旁边那位是中心医院的钟凯歌院长!”
“那边刚下车的是卫生局的领导,宋元良局长、刘文成副局长和顾玲芳副院长!”
“待会儿省长也要来。”
“这不仅是医学界的大事,更关系到人命,你们务必专注,多看少说,明白吗?”
“明白,马院长!”
赵江心想,果然是院长!
门口那位白发苍苍、目光炯炯的六旬老人就是院长!
这么大的年纪还坚守一线,很难得。
其他到场的人也多是年长者。
虽然不如马院长年长,但基本都在四五十岁以上。
少数几个三十出头的,应该是来学习的青年才俊。
车辆陆续开来。
人越来越多。
每个人都直接走进医院,没有停留。
这是为了避免堵塞。
医院不是集市,聚集在门口不合适。
等各院代表和卫生局人员都进去后,赵江和郝向阳才走向医院。
“您好,我是赵江。”
“你好,我叫郝向阳。”
两人简单地介绍了自己。
马院长有些惊讶。
他早就注意到这两位陌生人,毕竟在场的人大多互相认识。
他们是最早到的,却最后进来。
难道是谦让前辈,自己在外面观察?
马院长身边的人也露出诧异。
这就是今天的主角?
竟然这么年轻!
“你好,我是**医院院长马宏旻,既然来了,跟我来吧。”
马宏旻没多客套,直接领着两人往里走。
同时叮嘱副院长在门口接待其他省里的领导。
赵江暗自思索。
这位马院长要么是专心事业的人,要么就是特别重视病人。
对其他行业的领导毫不巴结。
赵江猜得没错。
马宏旻就是这样的人。
骨子里带着一种清高。
同时也是一位尽责的医生。
在他心里,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从不会因为等待领导而耽误工作。
大约两分钟后……
马宏旻带着两人走进了一个大房间。
门口站满了神情紧张的人。
走廊中,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母亲抱着不到三个月的婴儿,脸上满是忧虑。她旁边站着几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赵江觉得这个年轻母亲有些眼熟。
这时,一位医生正和家属说话。
“医生,求您救救我的孩子!”
“我们会全力救治,但这份文件必须签,否则不能手术,陈路远的情况很紧急。”
“签了字就能救活吗?”
“您别急,刚才你也看到了,来的都是省内顶尖的专家团队,我们一定会尽力!”
“我就问你能不能保证治好!”
“这个……我们确实无法保证,但会全力以赴!”
“我现在只想知道……”
“都别吵了。”
马宏旻走上前,向家属深深鞠了一躬。
“我是院长马宏旻,我直说吧。”
“你们看到的,刚刚进手术室的都是全省最顶尖的医疗团队,来自人民医院、中心医院、吉大附属医院,还有我们军医院和卫生局的专家都来了。”
“这样的阵容前所未见,我不是要你们感激,而是希望你们珍惜这次机会。”
“不敢说百年难遇,但我从医六十年从未见过。”
“我以人格和名誉担保,他们都是真正的专家。”
“但我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治愈。”
“可如果他们治不好,我想不出还有哪里能治。”
“而且陈路远同志中枪已经半个月,我们已经用尽一切方法拖延时间。”
“现在每耽误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为了那一线生机,请务必签字!”
马宏旻直起身,语气沉重,神情恳切。
家属们一时说不出话来。
最后,陈路远的妻子问道:“成功率有多少?”
马宏旻回答:“百分之五。”
这个数字让家属几乎崩溃。
陈路远的妻子愣在原地,久久没有反应。
赵江认出病床上的人是光子片派出所民警陈路远,就是之前被棒梗打伤的那个人。他记得送医时见过陈路远的妻子。
“别担心,”赵江笑着说,“院长说的是百分之五十。” 他在路上已经仔细看过所有检查报告和影像资料。
马宏旻的助手在路上就把资料交给了赵江。经过分析,这个病例确实很复杂。让他意外的是,陈路远的家属到现在还没签字。
听到赵江的话,马宏旻和随行医生,以及病人家属都转过头来看着他。
“我是赵江,”他自我介绍道,“家住光子片周家屯,半个月前我们见过一面。派出所的周大海队长就是我救回来的。刚才看了片子,情况和周大海类似,成功率很高,不用太担心。”
陈路远的家人神色骤变。他们想起在县医院时,派出所的同事曾提起过赵江救回周大海的事。当时抢救陈路远时,还有人感叹要是赵江在就好了。没想到今天竟在这里遇到了他。
“是你们请来的吗?”陈路远的妻子问道。
这个问题让赵江有些为难——如果承认是,会让省医院难堪;如果说不是,又怕家属不放心。
马宏旻立刻接过话头:“没错,赵医生是我们特意请来的专家。我们会一起制定治疗方案,全力救治陈路远同志。我重申,一定会尽最大努力!今天到场的都是省内顶尖的医疗团队!”
“请家属尽快签署同意书,拖延越久对病情越不利!”
原本以为这次能顺利签字。
却只等来一片沉默。
马宏旻气得握紧拳头。
如果不是场合限制,他早就发作了。
这么多天了,还是不肯签字。
到底在想什么?
哐当——
手术室门突然打开。
一名医生快步走出。
虽然眼中满是焦急,面对家属时仍保持着专业冷静:“院长,赵江医生到了吗?”
这句话一出,
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意识到——情况紧急!
赵江听到后心头一紧。
县医院初步诊断认为**紧贴心脏边缘,恰好卡在关键位置,但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省级会诊结果更为详细:
除与县医院一致外,还发现**外壳已破损,拖延可能导致感染坏死。
这绝非普通消炎可以解决,
必须进行开胸清创手术。
患者能撑半个月已是奇迹。
正因如此,马宏旻才争分夺秒!
“我是赵江。”
赵江微微点头:“银针准备了吗?”
“全套器械都备好了,就等手术了!”
马宏旻早已研究过赵江的手术案例,
相关设备自然准备齐全。
此刻他焦急万分——
因为所谓的50%成功率,
其实不过是生死各半的委婉说法,只为安抚家属情绪。
赵江并没有承诺能完全治好,只是问有没有针灸用的银针。
这至少说明他心里有办法!
尽管赵江的把握比其他医生稍大一点。
他仍然不敢拍胸脯保证。
情况确实非常复杂。
不过赵江看起来比其他人更有信心,马宏旻觉得可以让他主刀!
于是他转向陈路远的家人,神情诚恳地说道:
“请签字同意吧,拜托了!”
听到这话。
家人们再次犹豫。
最终陈路远的妻子下定决心:“我来签。”
“胡闹!没有保障怎么能随便签字!”
陈路远的父亲急忙拦住。
马宏旻和其他医生都愣住了。
这时赵江终于明白过来。
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他拿起纸笔,一边写一边说:
“我给你们立个字据,万一出事可以随时找我!”
字条上写着赵江承诺全力救治陈路远,如果抢救失败,家属可以凭此字据找他追责。
上面详细写着他现在的住址和老家地址。
如果陈路远不幸去世,赵江承诺每月给家属五十元赡养费。
写完字据,赵江把它交给陈路远的父亲。
同时从口袋里掏出几百块钱,在家属面前展示了一下又收了回去。
“我向来言出必行,请你们签字吧。”
这一系列举动让马宏旻等人看得愣住了。
但更让他们惊讶的是,不到一分钟,陈路远的父亲就签了字,其他家属也默许了。
郝向阳:“……”
这家伙在周家屯待久了,把老百姓的心理摸得真透。
其实家属不签字,并不是不了解病情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