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开荒队的成绩,更是周家屯的荣耀,也是上级领导的政绩!
“赵兄弟,接下来我们从哪儿开始?”
周大宝越想越惭愧,恨不得直接喊赵江一声大哥。
赵江分析说:“只要把耕地机的问题解决了,大家就不用拼命干活了,翻地的事可以先放一放。”
“现在最要紧的是先把玻璃厂建起来!”
“建厂需要的建材设备清单我来列,主要原料石英砂可以从河沙里提取,到时候得动员全村去河边挖沙子。”
周大宝连连点头:“这是应该的。”
“我先回屋准备材料,今晚的电工课就不上了。你们记得复习功课,明天精神好点干活,都散了吧。”
赵江说完就回房画图纸,开始筹备玻璃厂。
众人陆续离开。
……
转眼到了第二天清晨。
晨练结束后,赵江安排道:
“郝冬梅,这几天你和宋高远帮村长处理玻璃厂的物资调配。”
玻璃厂和砖瓦厂完全不同。
砖瓦厂可以就地取土烧制,但玻璃厂需要过滤设备和高温熔炉,这些可不是说建就能建的。
以周家屯的财力买不起现成的。
必须向上级申请调拨关键物资。
既然都要上交利润,这些设备应该能批下来。
要想加快进度,就得靠郝冬梅出面协调。
光靠周大宝层层上报,等审批下来至少要半个月,甚至可能拖上一个月。
郝冬梅此刻显得格外从容。
“交给我吧!”她爽快地答应。
能够发挥关键作用让她干劲十足,这还是她第一次正式参与重要工作,必须全力以赴。
赵江满意地点点头:“辛苦你了。这份材料你和高远送去村委会,事情都写清楚了,照着办就行。有疑问随时来问我。”
接过沉甸甸的文件,郝冬梅郑重承诺:“保证完成任务!”
不久后,周大宝的广播声在村里响起,宣布了筹建玻璃厂的消息。技术指导由赵江负责,参加者可以免费学习工艺技能,表现好的还有机会成为正式工人。
消息一出,全村沸腾。砖瓦厂的成功还历历在目,如今又要建玻璃厂,开荒团的实力果然不简单。既能有工作机会,将来盖房还能享受优惠,真是好事一桩。
冬天农闲,村民纷纷响应号召。很快,开荒团驻地就聚集了许多人。
“厂址定在河滩那片砂石荒地。”周大宝指挥道,“懂建筑的过来,路上我给大家讲施工要点……”
【7玻璃厂建设如火如荼,多余劳力则忙着为新垦荒地打地基。
真正的温室与普通塑料大棚不同,需要打好地基,所有人都埋头苦干。
另一边,
郝冬梅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郝今龙。
郝今龙听完连说了三声“好”,随即召开会议,批准了开荒团的各项申请。
对于他来说,玻璃厂的建设至关重要!
即使没有他,赵江也能完成,只是会多花些时间。
所以,他必须全力支持赵江,确保项目合法顺利进行。
拉住赵江,这对他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会,甚至可能带来更多的好处!
这也是他不让女儿去兵团的原因!
赵江越强,就越说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
周志刚家里。
政策文件已经下来了。
周蓉和周秉坤心情低落。
而周志刚却显得格外轻松。
“分配结果出来了,我们全家都要响应国家号召,参加建设。秉义,你被分到江辽省生产建设兵团。”
“那里能发挥你的优势,你要记住自己的责任,勇于开拓进取。”
周志刚语重心长地对周秉义说。
周秉义听出了父亲话外的深意。
兵团的工作稳定,没有风险,凭他的文化水平,只要踏实努力,积累资历就能逐步晋升。
所谓的专长,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罢了。
想到这里,他不知是该感到难过还是庆幸。
以前,他会庆幸自己有这个机会。
但见过赵江和开荒团的人后,他的想法变了。
好男儿应当自立自强!
开荒团是主动去开垦的,很多人放弃了安稳的工作,自愿去建设国家!
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可惜,他做不到。
即便重来一次,恐怕还是会一样。
他性格保守,缺乏闯劲,能力也仅限于此。
父亲希望他能突破自己,勇敢尝试。
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奋斗与创新,单靠守成很难有大作为。
“爸,我会照顾好自己,不会再做糊涂事了。”周秉义认真地回答。
周志刚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这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长子仍未走出阴影,只求不再犯错。
但男人成长的路上,谁没犯过傻?
不过……
有了兵团这份工作,将来应该不会太差。
虽然难有大成就,但安稳度日也不错。
周志刚把目光转向周秉义和周蓉。
还没开口,周蓉就抢先说道:“我是姐姐,让秉义留下吧。我文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秉坤正在跟着赵江学建筑,刚入门,留在这里更合适!”
周秉坤立刻反驳:“爸,我现在能设计普通房屋,也会施工。开荒团更需要二姐这样的人才,他们新建了学校,正缺教师。团里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的发展空间更大!”
周蓉正要争辩,看到父亲抬手示意。
想起赵江说过不要顶撞父亲,她便压下了话头。
他们曾经对八级工的重要性一无所知,经过赵江的解释才明白。
这是工人中的最高级别,真正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光子片,八级工极其罕见。
父亲的坚韧远超他们的想象。
周志刚有些意外,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
“不错不错,都有进步,这两个月在开荒团没白吃苦。”
他转头看向周秉坤,笑着说:“老三,你学的是建筑?”
“嗯。”
“爸也是干建筑的,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既然选择了这行,就要好好钻研。搞建设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事。”
“可是……”
周秉坤心里发慌,父亲这话明显是想让他留下。
他正要开口,周蓉却插话道:“做人要有规矩,团长说过不能跟八级工的父亲顶嘴!”
周秉义撇了撇嘴,狠狠瞪了周蓉一眼。
周志刚笑得更开心了:“你们怎么突然这么听话,原来是怕团长啊!我还以为你们终于知道我爸的厉害了呢。”
他心情大好,看着两个孩子说:“告诉你们个好消息,不用争,你们俩都能留下!”
“啊??”
“爸,您说什么?”
“我是说你们兄妹俩都能留下,还能继续留在开荒团!”
“真的吗?”
“当然真的。周家屯的开荒团现在划归知青点了。开荒团代表着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精神,和别的兵团、知青点不一样。只要你们主动申请去开荒,证明有吃苦的决心,就能被批准。”
周志刚得知这个消息时也挺意外,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支援农村建设不一定非要到外地去。
他们是第一批响应号召的知青,在去向选择上有一定自 ** 。
既然开荒团并入了知青点,自然可以申请加入。
虽然他不太明白为何要把开荒团划为知青点,但既然是上级决定,也不必深究。
不过有件事他必须提醒周蓉和周秉坤:
“周家屯情况特殊,你们要注意几点。”
“知青点并入开荒团后,肯定会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办公室主任可能是本地干部,也可能是外调的,未必认识赵江。”
“最坏的情况是,知青点内部可能会分成两派。”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你们一定要记住——绝对不能跟赵江闹矛盾!”
周志刚神情严肃。
周蓉和周秉坤虽然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还是点头答应了。
毕竟只有傻子才会去招惹赵江。
“赶紧写申请材料吧。知青点名额有限,后面还会来其他插队的知青,动作慢了可能就赶不上了。”
周志刚反复叮嘱着。
周秉坤回头望向周蓉。
周蓉不耐烦地挥手:“知道了!我替你写不行吗?连份报告都做不好,你这水平还好意思留在本地,要是分到外地,这辈子别想翻身。”
“二姐说得对,还是您厉害。”
“少在这儿贫嘴,一边去!”
“好嘞好嘞。”
……
同一时间,几道偷偷摸摸的身影在周家屯开荒团附近转悠。
他们走遍全村,最后停在开荒团围墙外。
看着院里挂着的腊肉、干蘑菇,还有那栋显眼的砖瓦房,眼里露出贪婪的神色。
【7冬天白天短,开荒团已经点亮了灯。
晚饭后是学习时间,周大宝抱着鼓鼓的邮包跑来。
来自帝都的信到了。
那时候长途电话费用昂贵,书信仍是远距离联系的主要方式。
因为吉春和帝都相隔很远,加上邮递周转,一封信常常要两个月才能送到。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收到了家信。
赵江和赵颖也拆开了各自的信封。
【敬启吾弟妹,兄赵林谨致……】
字迹工整,语言规范。
用词正式却带着朴实。
由于穿越的原因,赵江写信时只用了日常的白话。
没有开头的“亲爱的”,也没有结尾的“此致”。
果然如此!
大哥在信里特意提到了这件事。
说让小妹教他写信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