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刚厉声喝道:“你是他妈吧?也跟我们走一趟。”
扑通!
秦淮如双腿一软,坐在地上。
她怎会不清楚自己儿子的品性。
这下可糟了,事情怕是真成了。
早知道这样,就不该让棒梗去炫耀惹事。
“大爷,您快想想办法啊。”
“好好好。”
大爷额头冒汗,现在只能回去请老太太出面了。
“棒梗,你冷静点,好好配合警……”
“配合你大爷!要不是你,我也不会落到这地步!”
大爷本想劝棒梗配合调查,话还没说完,就被棒梗带着恨意和辱骂堵了回去。
棒梗浑身剧痛,这种痛不仅来自身体,更源自内心的委屈——凭什么要他忍着?
“易忠海你这个老光棍,你和傻柱是一类人,都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我恨你们!”
被带走时,棒梗还在不断咒骂。
秦淮如脑袋嗡嗡作响,想向一大爷解释,却看到他脸色已经极其阴沉。
这孩子,到底做了什么孽啊。
……
与站台的混乱相比,火车上气氛热闹而欢快。
“咱们都是首都来的,这次肯定分到一起。虽然刚才有点小冲突,但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兄弟。之前赵江和赵颖同志打盹没赶上介绍,现在重新认识一下。”
“我先来!”小平头猛地站起来,“王志刚,十九岁,初中文化!”
瘦猴似的青年甩了下头发:“李广发,十八岁,高中文化,江湖人称城北小后羿!”
角落里一个铁塔般的大汉站起来:“俺叫李大牛,大概……初中毕业吧。别的本事没有,就是能吃能干!那个……二十岁!”大块头摸着后脑勺嘟囔。
“噗——大牛哥,‘芳龄’是形容姑娘的,您该用‘高寿’!”
“哦,那俺今年高寿二十!”李大牛笑着搓手。
车厢里顿时笑成一片。
“哎哟喂,这位大哥真实在!”
“不行了不行了,大牛哥你这是要把我笑死的节奏?”
“谢啦!俺娘常说傻人有傻福。”
“……”
“好了好了!”浓眉大眼的青年拍了拍椅子起身,“张志成,十八岁,高中毕业。”他旁边像竹竿一样的眼镜青年扶了扶眼镜:“宋高远,十九岁,和张志成是同学。”
精瘦小伙蹦起来抱拳:“吴大茂,十八岁,高中文化!”
此起彼伏的自我介绍声中,整个车厢充满青春活力。就连看起来精明的眼镜青年宋高远,在赵江眼中也透着一股天真——矮墩墩的吴大茂、文质彬彬的宋高远、英气十足的张志成、机灵古怪的李广发、魁梧结实的李大牛、规规矩矩的王志刚……
这些年轻人大多十七八岁,最小的才十六岁。
在赵江看来,他们虽然刚高中毕业,却都是朴实热情的少年。
放在后来,这些人还都是毛头小子。
偶尔装出一副成熟的样子,其实离真正长大还差得远。
不过赵江挺喜欢这群人。
尤其是和四合院那边的人比起来,他觉得能遇到他们是运气。
虽然队伍里除了妹妹赵颖全是男的,反而让整个集体更有生气。
“我叫赵江,十八岁,刚初中毕业。这是我妹妹赵颖,前阵子刚满十六,也是初中毕业。”
“哥!我自己会说!”
赵颖翻了他一眼,娇俏的样子惹得大家直乐。
刚介绍完,李大牛就急着问:“赵同志,你真初中毕业?刚才那番话说得头头是道,思想觉悟高,文采也好,太厉害了!还有,你是不是练过武?”
“对了,那个叫棒梗的是你邻居?你这么厉害的人,怎么会有那种不入流的邻居?”
李大牛一连串的问题让大家都忍俊不禁。
什么叫“有本事却有不入流的邻居”——这两件事有什么关系?
但大家也觉得奇怪:赵江的思想和口才真的不像初中生,更别说那身本事了。
这时赵颖挺起胸膛说:“我二哥虽然只读到初中,但文化水平早就超过去了!他最爱看书,要不是政策限制,现在上大学都没问题!”
虽然她对二哥突然展现出的能力也感到意外,但这不影响她替二哥撑场面。
李大牛挠着头笑:“我说呢,他这么厉害,我还以为我上的假初中。”
李广笑道:“大牛哥,别疑神疑鬼的,哈哈。”
宋高远点头赞同。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李大牛不在意,转头问赵江:“赵江同志,你会武术吗?”
“懂一点,是从书上学的。”
“这叫懂一点?兄弟你不知道自己刚才多厉害!那身手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一个翻身就跳出了窗外,擒拿动作干净利落,让我想起三国里那个……叫什么来着?”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对对对,就是温酒斩华佗!”
“……”
“赵江同志,能跟我们说说你的经历吗?我特别好奇,一个初中毕业生怎么会表现得这么沉稳,还会这么好的功夫。你刚才一把把棒梗扔出去的样子,太震撼了!”
“没错没错!不过我觉得最帅的是他对警察说的那句话——‘没有你们负重前行,哪有我们岁月静好’!”
“你学得不像,别糟蹋这句话。”
“我不管,反正我觉得特别帅,当时好多人都被震住了。”
“……”
大家围着赵江,看起来一时半会儿不会散开。
年轻人的想法很简单。
他们都佩服真正的实力,对赵江的外貌反倒没怎么注意。
赵颖开心地坐在二哥旁边,时不时替他回答问题,脸上满是骄傲。
这群年轻人充满活力,而且还没被电子设备束缚。
车厢里笑声不断。
大家互相打听彼此的经历和家庭情况。
赵江之前表现得非常出色,让大家觉得开垦荒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于是纷纷热烈讨论着如何干一番事业,憧憬着未来充满希望的日子。
出门在外难免有些不安,现在有了主心骨,大家都围在赵江身边,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不知不觉聊了一整天。
直到实在撑不住了,才躺下休息。
第二天清晨。
赵江暗自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精力真旺盛,睡一觉就恢复了精神。
大家又兴致勃勃地聊起天南海北,讲起前辈们的奋斗故事。情绪高涨时齐声合唱,甚至有人激动得流泪,立誓要为国家出力。
赵江既感慨又欣慰。
能穿越到这个时代,经历这些事,也算是种幸运。
“哥,我想家了。”
“嗯,到了就写信,过年请假回来。”
“你不想吗?”
“我比你还想,但我是哥哥,得忍着。”
“听你这么说,我心里舒服多了,不然总觉得我不懂事。”
“别担心,有哥在。”
“妈在家不会被秦淮如他们欺负吧?”
“放心,有一大爷在。还记得站台上那位警察吗?”
“记得,你们说了好久,差点误车。怎么了?”
“他答应把见义勇为的锦旗送过去,还会经常去看望妈,不让妈和一大爷受委屈。”
“真的?你是怎么说服他的?我好像看到你塞钱了?”
“这个……不能说,说了就不灵了。”
“好吧,不问了,一定很灵!”
“嗯。”
“哥,让我**会儿,困了。”
“好。”
赵江并不知道,站台上的对话早被赵颖听到了。
不过知不知道,似乎也没那么重要。
还有一件事——
因为刚来到这里,很多观念还需要适应,赵江还没有完全融入大家的热闹氛围。
他觉得大家都不错,但车厢里二三十人,并不是每个人都很热情。
有些人对他心存不满。
有人觉得他对棒梗的惩罚太重。
有人看不惯他上车就睡觉,也不打招呼,以为他摆谱。后来露了一手就想当领头人,不过是个初中生,力气大点罢了,凭什么出风头当头儿!
还有人觉得他太做作,明明都是半大孩子,偏要装得老成,装模作样给谁看?
这些心思都藏在心里,眼下没人会说出来。
夜深了。
火车哐当哐当地行驶在铁轨上。赵颖靠在赵江肩上睡着了,赵江望着窗外,发现越往北走,寒气越重。
他轻轻扶正妹妹,从包袱里拿出外套给她披上。
翻找包袱时,发现里面有一些锉刀和零碎工具,还有几个未完成的木雕——有小人,也有小动物。记忆告诉他,这是原主的技艺,平时喜欢摆弄这些。
他没理会周围人的目光,赵江拿起工具慢慢摸索起来。
【叮,触发木工技能,是否激活?】
系统提示在脑海忠响起。
赵江心中明白。
“激活。”
【叮,木工技能+1。】
【叮,木工技能+1。】
【叮,木工技能+1。】
……
……
与此同时另一边。
四合院里灯火依旧未熄。
秦淮如一家毫无睡意,屋内气氛比熄了灯还要压抑。
【沉默许久。
怒骂声再次响起。
“该死的!还我孙子!”
“你还有脸回来?赶紧想办法啊!”
贾张氏骂累了,喘口气,又扯着嗓子喊起来。
秦淮如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我真的无计可施了,虽然那件事还没定论,但其他罪名都已经坐实……”
“你不是一直很有办法吗?不是挺会讨好别人吗?平时跟那些男人眉来眼去,现在为了孩子就不能再拼一次?”
贾张氏这话彻底击垮了秦淮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