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降谷零的加密日记 |(降谷零 \/ 波本 \/ 安室透 视角)
[日志初始化…]
[身份验证:Zero]
[加密层级:深影 (Shadow deep)]
条目 #734 | 时间戳:[郑鹤岁入职后一周]
…观测目标G出现。背景干净得反常,数控专业,目标明确。被置于R(指代琴酒)身边。
初步判断:一张白纸,或一种极其高明的伪装。紧张与专注不似作伪,像误入猛兽巢穴的草食动物,还在学习伪装牙齿。
指令:保持接触,评估其成为“裂隙”的潜力。一个在R身边却又非典型战斗单元的位置,值得投资。
而我看到的,是一个可能被轻易撕碎的普通人。
条目 #741 | 时间戳:[咖啡事件后]
…他向我展示了他的“管理系统”。用Excel,甚至设计了可笑的考勤图标。
在这种地方看到这种纯粹基于效率的天真,产生了一种诡异的割裂感。
他搞砸了R的咖啡,因为选择了“快捷”而非“正确”的方案。他求助时,那种技术性的执着,让人恍惚。
我指导了他。扮演了“可靠前辈”。
这是在加固人设,还是在将他更深地推向齿轮的中心?动机不再纯粹,令人警惕。
风险评估:目标认知层级极低。可利用其“解决问题”的思维惯性,进行初步引导与压力测试。
条目 #758 | 时间戳:[平板系统成功导入后]
…他成功了。将R那套陈旧的体系电子化,效率跃升。
R用更多的工作作为回应,这本身就是最大的认可。
必须重新评估其价值。他并非白纸,而是一台高效的“处理器”。若能施加影响,其战略价值远超普通内线。
风险同步加剧。他越亮眼,R的掌控就越紧,周围的黑暗也越浓。
赠予《日语商务会话大全》。理由充分。
一半是计算,一半是…某种补偿。这种情绪上的杂质,需要清除。
条目#767 | 时间戳:[白鲸围捕时间]
…时间对冲,他的应对方式是“工序优化”。用工程思维处理R任务的突发情况,擅自修改R的任务是时间,帮助他避开了围捕行动。
报告会将其定义为“临时决断能力”。
为他庆贺,观察他。
半是恭维,半是担心,G的成长速度太快了,他已经给R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我看到的是,一种深藏不漏,我认为,这是他思维模式的必然产物。
R升级了他的“权限”,而我也需要想想该如何绑定他。
条目 #779 | 时间戳:[敌袭事件发生后]
…危机中,他的应对方式是“系统防护”。用工程思维处理生死关头,将包括R在内的所有人视为需要保护的“组件”。
报告会将其定义为“应急处理能力”。
但我看到的是,一种可悲的、将自身非人化的纯粹。
R升级了他的“工具”。
而我,给了他一杯名为“星空”的糖水,并用语言进行了“标记”。
我在用温和,编织一张更难以挣脱的网。
条目 #792 | 时间戳:[某次计划受挫后]
…他的“优化”,无意中干扰了一次来自“外部”的试探”。
这很有趣。他的“最优解”逻辑,成了最有效的护盾。
内部反馈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伪装,有人认为是偶然。
我认为,这是他思维模式的必然产物。
再次给予警告。看着他依旧不完全明了的神情,无力感滋生。
我像一个站在悬崖边的引导者,既需要他靠近边缘去看清下方,又害怕他失足坠落。
条目 #801 | 时间戳:[安全屋谈话后]
…越界了。
给出了承诺。“留一条生路”。
这超出了剧本,掺杂了私心。
他需要这个锚点来维持稳定。而我,或许也需要这个借口,来区分“任务”与“底线”。
“有限信任”是我给他的定义,也是我为自己设下的枷锁。
这份重量,是自找的。
条目 #810 | 时间戳:[通讯维护任务前]
…他即将接触核心模块。这是我推动的“试点”成果,符合“波本”的人设。
递给他一本《工业级设备维护安全规范》。
书页间,有微不可察的痕迹。那是一个“标准操作建议”,遵循它,可能会在庞杂的系统内留下一个微不足道的、可供观察的“窗口”。
我没有要求任何事。这只是一次……无心的引导。发现与否,行动与否,交由命运。
看着他专注于技术图纸的侧脸,一个与任务无关的念头浮现:
活下去。在看清一切之后,依然有能力,也有意愿,选择抓住光。
[日志保存…]
[加密同步…]
[会话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