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鹤岁蹲在组织仓库的加密打印机旁,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他手里攥着扳手,地上是打开的工具箱,眼睛盯着打印机内部错综复杂的线路,嘴里碎碎念:“技术部的人到底怎么调试的?这驱动兼容性也太差了,加密模块的报错日志都快堆满了!”
昨天“老鼠”特意叮嘱,这台打印机是总部刚调配来的“核心设备”,专门用来打印加密文件,必须在今天黑泽先生派的检查人员到来前确保万无一失。郑鹤岁从早上开工就扎在打印机旁,他做不了核心的驱动修改,但凭着数控编程基础和对设备的敏感,做了十几轮压力测试,终于找到了报错规律和性能瓶颈,整理出了一份详尽的《设备测试报告与优化建议》。
“总算搞定了!”他擦了擦手上的灰,看着测试文件顺利吐出,掏出手机给“老鼠”发消息:“哥,压力测试完毕,找到三个稳定性隐患和五个优化点,报告发你邮箱了。设备目前可以正常运行,但建议尽快让技术部根据我的报告做深层调试。”
刚收起手机,仓库门口就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郑鹤岁回头,看到一个身材壮硕、戴着墨镜的黑衣男人站在门口,气场强硬——正是他第一次在仓库夜班时遇到的“鱼冢先生”。
“鱼冢先生!”“老鼠”赶紧上前,点头哈腰地汇报,“设备都准备好了,这是负责测试的郑鹤岁,特别细心!”
郑鹤岁立刻站直身体,鞠躬道:“鱼冢先生您好,我是郑鹤岁,负责本次设备的验收测试。”
鱼冢三郎没说话,径直走到加密打印机旁,拿起测试打印的文件翻看。他的动作专业而迅速,直接调出加密模块的日志界面查看——这才是他此次检查的重点。
“报错频率怎么样?”鱼冢三郎开口,声音低沉而直接。
郑鹤岁定了定神,拿出自己整理的测试报告:“鱼冢先生,这是详细的测试记录。在连续打印100页加密文件时,共出现7次缓存溢出报错,主要集中在处理复合型加密协议时。我建议优化驱动程序的内存管理算法,详细参数和建议在报告第3页。”
说着他又调出手机里的性能监测曲线:“这是实时监测数据,目前设备在常规负荷下运行稳定,但峰值负荷下的错误率仍超警戒线3.5%。建议在技术部完成优化前,控制单次打印任务量。”
鱼冢三郎仔细翻阅着报告,墨镜下的眉头微皱。这份报告的专业程度远超他的预期,不仅精准定位问题,连解决方案都给出了具体方向。他走到监控设备前,看着屏幕上自动标记的“可疑区域”:“这个系统,也是你优化的?”
“老鼠”赶紧补充:“是的!小郑给监控系统加了智能追踪和区域判定功能,现在效率翻倍!”
鱼冢三郎站在原地,沉默地打量着郑鹤岁。这个年轻人比他想象中更有能力——不只是会修设备,更懂得如何系统性地评估和提升设备性能。
就在郑鹤岁以为检查要结束时,鱼冢三郎突然对“老鼠”说:“他的名字,是郑鹤岁?”
郑鹤岁愣了一下,赶紧回答:“是的,郑国的郑,仙鹤的鹤,岁月的岁。”
鱼冢三郎微微颔首,对“老鼠”说:“他的测试报告,转发技术部。以后的设备验收,可以让他多参与。”说完,便拿着那份报告转身离开。
直到脚步声远去,郑鹤岁才松了口气。“老鼠”兴奋地拍着他的肩膀:“可以啊小郑!鱼冢三郎先生可是黑泽先生的左膀右臂,他能认可你的报告,这可是大事!以后咱们这边设备的发言权就更大了!”
“只是份报告而已……”郑鹤岁摸了摸后脑勺。
“你懂什么!”“老鼠”压低声音,“鱼冢先生最看重实效。之前技术部的人就知道说‘没问题’,结果设备一到关键时就掉链子。你这份既说实话又有解决方案的报告,正对他的胃口!”
晚上下班,郑鹤岁特意去便利店买了冰镇可乐奖励自己。他坐在路边长椅上,想起鱼冢三郎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忍不住笑了——虽然这位“鱼冢先生”看起来冷硬,但至少是认认真真来看技术的。
他掏出手机给室友发消息:“今天又被大佬检查工作了!这次是技术型大佬,肯定了我写的测试报告!”
而此时的保时捷356A里,伏特加也就是我们的鱼冢三郎,他将那份报告递给后座的琴酒(黑泽阵):“大哥,这是那个中国人做的设备测试报告,比技术部那帮废物写的明白多了。”
琴酒接过报告,墨镜下的目光扫过那些详细的数据分析和优化建议。“郑鹤岁……”他淡淡开口,“以后设备的初步验收,让他先过一遍。”
“但是大哥,他的背景……”
“能找出问题的人,比制造问题的人有用。”琴酒将报告扔回给伏特加,“继续观察。”
郑鹤岁这份看似普通的测试报告,已经让他的名字进入了组织真正的核心视野,也不知是好是坏。但是这种“用技术说话”的务实态度,正是他在组织中最有效的通行证。
回到宿舍,郑鹤岁把今天的技术心得记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小小的齿轮图案。他对着笔记本心想:“以后要继续提升技术水平,这样不管在哪里都能站稳脚跟。”
郑鹤岁的这个“技术至上”的信条,可是在不久的将来,让他成为连组织的核心成员琴酒都会直接指派任务的“技术专员”。而这一切,都始于这份交给伏特加的、写得密密麻麻的测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