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鹤岁抱着刚从书店搬回来的五本日语 N2 真题,瘫在宿舍的椅子上喘粗气。塑料书皮反射着台灯的光,五本书叠在一起比他的数控课本还厚,封面上 “合格必过” 四个大字像在无声地嘲讽 —— 距离考试只剩一个月,他连语法书的一半都还没啃完。学习进度大大的落后。
“原主要是想出国,就应该在国内就把日语学好了,也不至于现在让我临时抱佛脚。” 他拿起一本真题,翻到听力部分,刚按下播放键,里面语速快得像机关枪的日语就把他听懵了。前一秒还在琢磨 “这个助词到底用‘は’还是‘が’”,后一秒对话就跳到了下一个话题,只留下他对着空白的答题卡发呆。
从那天起,郑鹤岁开启了 “沉浸式题海战术” 。每天早上六点,闹钟还没响,他就抱着真题冲到宿舍楼下的小花园,借着晨光背语法;组织仓库的设备调试间隙,只在午休或等待设备运行的碎片时间里,他迅速掏出手机刷几道题,或是默记几个语法点。那几本厚重的真题书,他从来只敢放在宿舍,带到仓库的只有一本写满密麻笔记、外人看不懂符号的薄薄小册子。
这天中午,郑鹤岁在仓库角落的工位上利用休息时间看笔记,一道 “敬语运用” 的选择题难住了他。他对着自编符号代表的 “お愿いします”“お愿いいたします”“愿っています” 反复琢磨,嘴里还念念有词:“为什么同样是‘请求’,要用这么多不同的说法?日本人说话也太讲究了吧!意思到了不就好了嘛”
“在研究什么?这么入迷。” 一个温和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郑鹤岁回头,看到安室透提着公文包站在门口,显然是来对接文件的。他赶紧把笔记合上,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安室先生,是日语 N2 的笔记,这敬语也太难了,比我们组织的加密程序还复杂。”
安室透走过来,看了一眼笔记上密密麻麻的符号,笑着说:“敬语确实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不过掌握规律就简单多了。像‘お愿いいたします’比‘お愿いします’更正式,适合对上级或客户使用,而‘愿っています’更偏向个人愿望,不太适合商务场合。”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平时在组织和便利店接触的人不同,正好可以观察不同场景下的敬语用法,比死记硬背教材管用。我记得有些日语学习论坛会有考生分享这类备考笔记和心得,你不妨去找找看。”
郑鹤岁眼睛一亮,赶紧掏出另一个本子记下这个建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谢谢安室先生提醒!”
安室透看着他认真记笔记的样子,淡淡地说:“看来你很有干劲。不过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别因为刷题累坏了身体,影响工作和学习就得不偿失了。” 说完,他便转身去和 “老鼠” 对接文件。路过郑鹤岁的工位时,他瞥见那本笔记上密密麻麻的符号和标记,心里默默想着:这个留学生虽然看似 “懵懂”,但在 “目标感” 上却异常坚定,只要认定一件事,就会拼尽全力去做,这种韧劲,在组织里反而显得格外珍贵。
下午,琴酒来仓库检查设备,路过郑鹤岁的工位时,看到他正对着一本写满奇怪符号的小册子皱眉思索。“老鼠” 赶紧上前解释:“黑泽先生,小郑他只是在休息时间……”
琴酒没说话,冰冷的目光在郑鹤岁手中的笔记上停留了一秒。郑鹤岁吓得瞬间绷直后背,连忙将笔记收进抽屉。琴酒冷哼一声,什么都没说,转身离开了。那声冷哼像冰锥一样刺入空气,让郑鹤岁和“老鼠”好一会儿都没敢动弹,郑鹤岁更是默默地把自己的私人物品收了起来。
等到晚上兼职结束,郑鹤岁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刚打开真题,就想起了安室透白天的建议。他上网搜索了一些日语学习论坛,果然找到了不少考生分享的N2备考笔记和心得,还有一些实用的学习技巧。他兴奋地整理着这些新发现的资料,感觉学习思路清晰了不少。
接下来的日子,郑鹤岁把论坛里找到的学习资料利用到了极致。他跟着论坛大神梳理语法框架,把易混的敬语用法做成 “对比表” 贴在书桌前;甚至还加入了一个在线学习小组,每天雷打不动地打卡学习;在组织仓库时,他也更加小心,只在确保无人的时候才快速瞄一眼手机上的学习笔记。
“‘老鼠’哥,这个参数你看一下。”郑鹤岁一边调试设备,一边下意识地嘀咕着日语思考。“老鼠”听他一边工作一边嘀咕外语,忍不住啧了一声:“你小子也太拼了,做梦都在说日语吧?”虽然嘴上调侃,但眼里还是掠过一丝佩服。
这天晚上,郑鹤岁做完最后一套真题,看着正确率从最初的 50% 提升到 80%,忍不住在宿舍里小小地挥了下拳头。他掏出手机,犹豫了一下,还是给远在中国的父母发消息:“爸妈,我日语备考很顺利,别担心。等考上了,我就申请日本的大学院,学机械工程专业。”
父母很快回复:“儿子真棒!别太累了,注意身体,我们相信你!”
看着父母的消息,郑鹤岁心里充满了动力。他知道,备考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只要能考上 N2,就能离 “申请大学院”“回国当工程师” 的目标更近一步,未来的可能就更多,否则回国只能是一个高中毕业的青年。
进一步天堂,退一步地狱,和他现在在组织的处境何其相似。
睡前,郑鹤岁把真题和笔记整理好,放在枕头边,双手合十,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考试那天能超常发挥,千万别在敬语和听力上栽跟头!”
这股 “为了考证拼命” 的劲头,不仅让安室透对他的 “单纯目标” 更加放心,也让琴酒看在眼里,这个看似平凡的留学生,身上那股 “不达目的不罢休” 的韧劲,恰恰是组织里很多人缺少的品质。
这场看似普通的 “考证之战”,其实也是他在组织里 “站稳脚跟” 的隐形助力 ,当所有人都以为他只是个 “为了留学证书拼命的普通学生” 时,反而会放下对他的防备,而这,恰恰是他在这个 “危险组织” 里最安全的 “保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