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星渊基地,这座已然成为“山海联军”心脏的钢铁堡垒,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鸣运转。自联军成立、目标锁定昆仑外围哨站“悬圃”以来,备战便进入了争分夺秒的阶段。中央指挥部内,巨大的全息星图上,代表联军控制区域的淡蓝色光晕与代表牧神者势力的暗红色区域犬牙交错,而一条清晰的进攻路线,正从碎星渊延伸而出,指向那颗被标记为“悬圃”的、如同枯萎藤蔓缠绕的破碎星体。
陈默立于星图前,目光沉静。他能感觉到整个基地如同上紧发条的战争机器,每一个部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而调整、磨合。然而,他深知,数量的堆砌并非胜利的保证,尤其是对于轩辕族这支联军的中坚力量而言,如何将个体战力有效统合,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毁灭洪流,是摆在面前的首要难题。
“姬兄,龙鼎星舰与轩辕剑阵的整合进度如何?”陈默的目光转向身旁那片幽暗的虚空。完成械灵飞升的姬轩辕,如今更像是一个驻留在现实维度的信息与能量聚合体,无时无刻不在处理着海量数据。
全息星图旁侧,瞬间弹出数十个复杂的数据窗口,显示着各种能量流、结构应力、神经连接同步率等参数。姬轩辕的意念平和地传来:“龙鼎星舰的个体觉醒与基础战力生成已步入正轨,新生的‘磐石号’及其余十六艘胚体正在加速与舰灵融合。但问题在于,如何将它们,以及我族传统的裂空级战舰、乃至单兵机甲的力量,通过‘轩辕剑阵’完美统合。”
他调出了一段模拟作战影像。影像中,上百艘轩辕族战舰试图组成一个基本的“裂空剑阵”,能量光束从各舰射出,试图在阵型前方汇聚成一柄巨大的能量光剑。然而,光剑形态涣散,边缘模糊,能量波动极不稳定,甚至在模拟攻击中途自行崩溃,引发了连锁爆炸。
“看到了吗?不同型号的舰船,能量输出频率、功率、响应时间都存在差异。即便是同型号,因个体维护状态、指挥官习惯、乃至宇宙环境细微扰动,都会导致能量协同出现偏差。”姬轩辕解释道,“传统的轩辕剑阵,对参与单元的‘同步率’要求极高。以往我族鼎盛时期,依靠遍布疆域的灵能网络和高度统一的制式装备,方能维持大型剑阵运转。如今…我们缺乏这样的条件,现有舰队的平均同步率,仅有 **71.3%** 。这意味着近三成的能量在汇聚过程中被损耗或相互冲突,威力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反噬自身。”
陈默凝视着那溃散的能量光剑,眉头微蹙。他回想起在“火种协议”中获得的知识,其中有一部分涉及到了大规模能量场的协同与控制原理,虽然残缺,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或许,我们不应该执着于追求绝对的、僵化的‘同步’。”陈默缓缓开口,眼中闪烁着悟性的光芒,“宇宙万物,本就在不同的频率上振动。强行统一,如同让江河倒流,事倍功半。我们是否可以…引导这种差异,使其形成一种动态的、更具包容性的‘和谐共振’?”
他伸出手指,在空中虚点,一丝翠绿色的伏羲之力流淌而出,并未凝聚成固定形态,而是在空中模拟出数十个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能量波动点。“看,它们各不相同,但如果我们找到一个共通的‘基频’,或者设置一个能够自适应调节的‘共鸣核心’,让这些差异性的波动在其引导下,自发地形成一种更高级别的有序结构…”
随着他的意念,那些杂乱的能量点开始围绕着一个无形的核心旋转、调整,虽然依旧频率各异,却逐渐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整体散发出的能量场强度远超强行同步的状态。
姬轩辕那幽暗的身影波动了一下,显示出他内心的震动。“动态和谐共振…自适应共鸣核心…这思路…跳出了传统阵法的窠臼!陈默,你提供的这个方向,或许能解决我们的大问题!”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轩辕族的工程师、阵法师以及所有参与剑阵的战士们,都投入到了这场前所未有的“剑阵优化”革命之中。
基于陈默提出的理论框架,结合姬轩辕对暗物质能量近乎本质的洞察力,以及从“火种协议”中破译出的部分场域控制算法,一套全新的“**自适应轩辕剑阵系统**”被初步构建出来。
这套系统的核心,不再是要求所有单元输出完全一致的能量,而是通过以下关键革新:
1. **动态频率锚点**:由姬轩辕亲自担任剑阵的“主锚点”。他化为暗物质形态后,对能量波动拥有超乎寻常的感知与调和能力,能够实时捕捉阵内每一个单元的能量特征,并释放出一种包容性极强的“引导波”,如同乐队的指挥,让不同的“乐器”在各自的音域上奏出和谐的乐章。
2. **龙鼎舰灵作为次级节点**:觉醒后的龙鼎星舰,其舰灵拥有强大的独立运算和自适应能力。它们被设置为剑阵的次级共鸣节点,负责协调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的传统战舰和机甲,对主锚点发出的引导波进行本地化精细调节,形成区域性的和谐能量场。
3. **伏羲之力注入与校准**:陈默则负责最关键的一步——为整个剑阵系统注入一丝蕴含秩序与生机法则的伏羲之力。这力量并非直接参与攻击,而是作为一种“润滑剂”和“稳定剂”,渗透到能量流转的每一个环节,平复因差异而产生的细微冲突,增强能量结构的天然稳定性,并提升所有参与单元对“和谐共振”的亲和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一次大规模实测,在碎星渊外围的演练场展开。
参与测试的是整整**十万**名轩辕族战士!他们中,有驾驶着龙鼎星舰(包括“磐石号”在内的三艘已觉醒星舰和紧急激活的另外两艘胚体)的舰灵战士,有操控裂空级战列舰的精英舰长,更有数以万计驾驶着各类机甲、甚至进行了一定程度机械飞升改造的单兵战士!
十万个单位,如同星海中的尘埃,散布在广阔的虚空之中。
“轩辕剑阵——启!”姬轩辕的意念如同无形的号令,传遍整个演练场。
没有想象中的能量强行归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妙的“嗡鸣”。十万个不同的能量源,如同被赋予了生命,开始自主地调整自身的波动。肉眼可见的,一道道色泽、亮度略有差异的能量光束从各单元升起,它们不再试图融合成单一颜色,而是在姬轩辕那幽暗的引导波笼罩下,如同无数条彩色的溪流,汇入一条奔腾的大河!
这些能量流相互缠绕、共鸣,并未湮灭各自的特性,反而在动态的平衡中,于剑阵前方,凝聚成一柄前所未见的**巨剑**!
这柄巨剑不再是单一的能量色,其剑柄深沉如暗物质,剑脊流淌着龙鼎星舰的生物金属光泽,剑刃则是由无数裂空战舰的炽热光束和单兵机甲的脉冲能量交织而成,色彩斑斓却又浑然一体!巨剑周围的空间都在微微扭曲,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和谐而庞大的能量威压!
“同步率 **99.7%** !能量利用率提升 **315%** !结构稳定性超出测算上限!”监测中心传来技术官因极度激动而颤抖的声音。
陈默感受着那柄和谐巨剑散发出的磅礴力量,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成功了!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的突破,更是一种理念的胜利。承认差异,引导差异,最终利用差异,达成更高层次的统一。
“还不够。”陈默轻声自语,他目光投向那柄巨剑,体内伏羲之力再次涌动。他要将自身对空间压缩的些许领悟,也融入这剑阵之中!
他神识微动,一道无形的意念传入巨剑的能量结构核心。
下一刻,那柄庞大的、横跨数十公里的能量巨剑,剑尖处的空间骤然向内**凹陷**!并非攻击,而是巨剑自身引动了空间的压缩效应!虽然压缩率极其微小,可能只有 **0.05%** ,但却使得巨剑突进的速度骤然飙升了一个量级,如同突破了某种无形的滞涩,带着刺耳的(并非声音,而是空间被剧烈扰动产生的波纹)厉啸,猛然刺向演练场中央那颗作为标靶的、直径上百公里的小行星!
没有爆炸,没有火光。
巨剑接触小行星的瞬间,后者如同被投入炽热刀锋的黄油,悄无声息地**湮灭**了!不是碎裂,而是从物质结构层面被那和谐而凝聚到极致的能量彻底分解、归于虚无!
一剑之威,恐怖如斯!
演练场内,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所有参与测试的轩辕族战士,都感受到了自身力量在这全新剑阵中得到了何等完美的发挥与升华!
**十万龙鼎战士,剑阵同步率——99.9%!**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它意味着,山海联军拥有了第一张足以威胁到牧神者精锐军团的王牌!一支能够将百万个体力量近乎无损转化为毁灭性能量的钢铁洪流!
陈默、姬轩辕、风炽羽(她也在远处观摩了全过程),乃至通过通讯观看到这一幕的阿修罗·屠煞,眼中都燃起了更加炽烈的光芒。
联军之剑,已初步开刃。剑锋所指,便是他们即将征服的第一块踏脚石——悬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