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信天翁号”的舰桥内,荧光屏的蓝光映得林深的眉峰泛着冷色。他指尖敲了敲声呐控制台,回波图上那个持续跳动的光斑像颗埋在黑暗里的心脏——“鹰眼-7”水下机器人传来的多波束声呐信号显示,目标距离科考船正下方米处,移动轨迹呈规则的圆周运动,速度稳定在5.2节。
“陈工,‘鹰眼’的深度到了吗?”他转向左侧的工程师陈默。后者正盯着液压系统的压力表,闻言抬头:“下潜至米,机械臂已经展开,摄像头清晰度正常。”他的声音透过头盔传出来,带着金属质感的沉闷,“周围水温4.1c,压力1100个大气压,符合挑战者深渊的环境参数。”
林深颔首,目光扫过右侧的生物学家苏晚。她戴着薄手套的手指在样本分析仪的触控屏上快速滑动,面前的培养舱里还泡着昨天的样本——一块从热液喷口附近采集的管状蠕虫组织,细胞结构里嵌着罕见的压电晶体。“昨天的样本分析出来了吗?”他问。
苏晚抬头,眼镜片上反射着屏幕的绿光:“那团组织里有压电蛋白复合体,浓度是浅海生物的七倍以上。这种蛋白能将高压下的机械振动转化为生物电能,足以支撑大型生物的低代谢率。”她停顿了一下,指尖划过屏幕上的光谱图,“更奇怪的是,样本里有热液喷口的硫化物痕迹,但蠕虫本身没有接触过喷口——像是被某种生物携带过去的。”
舰桥内的空气突然凝滞了一瞬。林深的指节抵在唇边,目光重新落回声呐屏:“调‘鹰眼’的红外摄像头,聚焦光斑中心。”
陈默的手指在操作台上翻飞,几秒钟后,主屏幕切换画面——黑暗中,一个庞大的轮廓缓缓浮现。它的躯体呈暗紫色,像是浸在墨汁里的绸缎,表面覆盖着半透明的几丁质甲壳,每一片甲壳上都泛着细碎的荧光。最醒目的是它的触腕:八条主触腕直径超过1.2米,末端分叉成无数细腕,每根细腕上都缀着淡蓝色的发光斑点,像串起来的星子。
“我的天……”苏晚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震惊,“这体型……比已知的最大深海章鱼大了三倍不止。”她快速调出生物数据库的对比图,屏幕上,之前记录的“大王酸浆鱿”标本显得格外渺小。
“看它的触腕动作。”林深盯着屏幕,“没有攻击性,像是在……梳理什么?”
画面里,巨型生物的一条主触腕轻轻扫过海底的沉积物,细腕上的发光斑点随之明灭。沉积物中,几个微小的身影钻了出来——是刚孵化不久的小章鱼,体长不过五厘米,身上的纹路与大生物如出一辙。大生物的触腕卷住小章鱼,将它们送进自己的甲壳缝隙里,动作轻柔得像在安抚幼崽。
苏晚的眼眶微微发红:“它在育幼。”她的手指颤抖着指向屏幕上的细节,“看甲壳的缝隙——有未孵化的卵鞘,足足有上百个。”她转向林深,声音里带着颤音,“我们之前以为深海巨型生物都是独居且凶猛的,但这个……它在保护后代。”
陈默突然开口:“声呐有新反应。”他调出频谱分析图,“生物发出低频声波,频率在18赫兹左右,正好是人类低频听觉的下限。”他将耳机递给林深,后者戴上后,耳边传来一阵类似闷雷的低鸣,带着某种规律的节奏。
“是通讯信号。”苏晚凑过来,耳朵贴在另一副耳机上,“我正在解码……像是某种重复的序列,可能是身份标识,或者……警告?”
林深的眉峰皱得更紧。他看向屏幕里的生物,后者已经停止了育幼动作,八条主触腕缓缓抬起,发光斑点的频率加快。“它在回应我们的存在。”他说,“保持‘鹰眼’的距离,不要靠近。”
但已经晚了。
屏幕里,巨型生物的一条细腕突然伸长,像鞭子一样抽向“鹰眼”。陈默惊呼一声,赶紧拉动操纵杆后退,摄像头的画面剧烈晃动,差点失去信号。等画面稳定下来,“鹰眼”已经退到了100米外,而生物的触腕收回时,甲壳上的荧光斑点变得更亮了。
“它没有攻击我们。”苏晚盯着屏幕,“只是……驱赶?”
“不。”林深的眼神变得锐利,“它在展示力量。”他转向陈默,“启动‘深海探测器’,投放基因采样器。我要知道它的dNA序列。”
陈默点头,按下投放按钮。一个拳头大的采样器顺着钢索下沉,很快消失在黑暗中。几分钟后,采样器传回信号:“已接触目标甲壳,正在采集表皮细胞。”
舰桥内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苏晚盯着分析仪的进度条,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衣角:“需要二十分钟才能出结果。”
林深走到舷窗边,望着漆黑的海面。海风卷着浪花拍在船身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他想起出发前,导师对他说的话:“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的最后秘境,里面的生物可能藏着生命起源的钥匙。”那时候他还不太懂,直到今天看到那只育幼的巨型章鱼,才明白导师的意思——深海从不是生命的荒漠,而是另一种文明的摇篮。
二十分钟后,苏晚的欢呼打破了寂静:“dNA序列出来了!它的基因组里有古菌的共生基因,还有热液喷口微生物的水平转移片段!”她指着屏幕上的基因图谱,“这说明它的祖先可能与热液喷口的古菌共生,逐渐进化出适应高压的体质。而且……”她停顿了一下,“它的基因序列里有我们从未见过的片段,像是……某种标记。”
“标记?”林深走过来,看向屏幕。
“是的。”苏晚放大基因图谱的某一段,“这段序列重复了七次,像是身份证号码。而且,它和我们之前在管状蠕虫里发现的压电蛋白基因高度同源。”她抬头,眼睛发亮,“这说明,整个热液喷口生态系统的生物,都和这个巨型章鱼有亲缘关系。它在保护自己的家族。”
林深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所以它驱赶‘鹰眼’,不是因为攻击性,而是因为我们在靠近它的领地。”
就在这时,声呐屏上的光斑突然消失了。
“‘鹰眼’的信号断了!”陈默的叫声响起,“摄像头里什么都没有——它把‘鹰眼’吞了?”
林深的心一沉,赶紧看向屏幕。但“鹰眼”的画面已经变成一片雪花,声呐回波也消失了。“切手动操控,拉钢索!”他说。
陈默的手指飞快地在操作台上跳动,钢索开始缓慢回收。几分钟后,屏幕上重新出现画面——“鹰眼”的摄像头被一层半透明的膜包裹着,正挂在巨型生物的触腕上。生物的甲壳缝隙里,小章鱼们探出头来,好奇地盯着摄像头。
“它在展示。”苏晚轻声说,“它在让我们看它的孩子。”
林深的目光柔和下来。他拿起通讯器,对着全船广播:“所有人员注意,‘鹰眼’安全返回,目标没有攻击性。明天上午九点,准备下潜,我要亲自去看它。”
通讯器里传来队员们的欢呼声。林深放下通讯器,看向窗外的海面。月光穿过云层,洒在海面上,像铺了一层银纱。他想起刚才屏幕里的生物,想起它发光的触腕,想起它温柔的动作——那不是深渊的怪物,是深渊的信使,带着生命最本真的秘密,等待着人类去解读。
深夜,林深坐在舰桥里,整理今天的数据。苏晚端着咖啡走过来,放在他面前:“基因分析出来了,它的线粒体dNA和热液喷口的古菌完全一致。”她坐在他对面,“也就是说,它是古菌和软体动物的共生体,诞生于热液喷口的极端环境。”
林深喝了口咖啡:“所以它守护热液喷口,是在守护自己的起源。”
苏晚点头:“而且,它的发光斑点频率和我们昨天收到的异常声波一致。”她调出频谱图,“那些声波不是地震的前兆,是它在和同类通讯。”
林深的眉毛挑了挑:“同类?”
“是的。”苏晚指着频谱图上的另一个峰值,“这个频率是回音,来自更深的海域。”她抬头,眼神里带着神秘,“林队,可能还有更大的群体在那里。”
林深笑了:“明天下潜,我们就去会会它们。”
窗外的月光更亮了,照在林深的脸上,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深渊的秘密,正在一点点揭开面纱,而他们,是第一批见证者。
(本章完)
使用说明
可根据剧情需要补充队员互动细节,强化团队氛围
生物行为逻辑可结合更多深海生态学知识调整
结尾悬念可延伸至“更深海域的同类”或“古菌共生起源”
正式风格下,专业术语需保持准确性,避免口语化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