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了沈墨那看似能解决一切困境的“捷径”,林麦的心,仿佛经历了一场彻底的洗涤。那些曾经在暴雨废墟中滋生出的恐惧和不确定,被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坚定的力量所取代。她像是回到了最初创业时的状态,心中别无杂念,只有那片土地,和那些亟待重新生长的绿色生命。
重建大棚的工作,在一种近乎神圣的专注中加速进行。新的钢结构比以往更加牢固,覆盖上优质的塑料薄膜后,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白光,像一个匍匐在麦田边的、巨大的、充满希望的茧。陈实几乎成了她的专属工程师和最强劳力,每一个螺栓的拧紧,每一根压膜线的固定,都倾注着他的汗水与无声的守护。他们之间的话依然不多,但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明了彼此的心意。那种默契,如同藤蔓缠绕着乔木,在风雨过后,缠绕得更加紧密。
而命运的转折,有时就藏在这极致的“无妄”与坚守之后。
那位南方花商沈墨,在离开小林村后,不知是出于真正的欣赏,还是某种商业的试探,抑或是被林麦那种近乎执拗的纯粹所打动,竟在他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发表了一篇长文。文中,他并未提及具体的收购细节,而是以极其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在华北平原一个小村庄里,遇见的一位在暴雨废墟中坚守梦想、拒绝高价收购“伤痕”植株的年轻女孩。他称赞她的多肉植物“带着土地的呼吸与生命的韧性”,更盛赞她“在商业洪流中,守护着一种近乎失传的匠心与纯粹”。
这篇饱含情感的文章,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沈墨在花卉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他的“背书”,瞬间为林麦和她的“麦田多肉小筑”蒙上了一层传奇而又充满吸引力的光环!
流量,如同决堤的洪水,以一种林麦从未想象过的凶猛姿态,向她奔涌而来!
她的直播账号粉丝数开始以几何级数暴涨!每一次开播,在线人数从几百人到几千人,再到几万人!屏幕被滚动的弹幕和密密麻麻的礼物特效所淹没!
“来看守护初心的姐姐!”
“这就是沈总说的那个女孩吗?真的好纯粹!”
“主播,我要买那盆‘初恋’!就是它见证了风雨爱情对不对?”
“麦子,你所有的多肉我全包了!价格你开!”
订单,不再是涓涓细流,而是变成了汹涌的狂潮!手机提示音从早响到晚,打印机疯狂地吐着发货单,几乎要将她淹没。曾经门可罗雀的老宅院外,开始出现一些不远千里、自驾而来的“粉丝”和好奇的游客,只为一睹“麦田多肉”的风采,与林麦合影。
小林村轰动了!村民们看着林麦家门口停着的陌生车辆,看着络绎不绝前来探访的城里人,看着林麦和陈实忙碌得脚不沾地的身影,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震惊,变成了由衷的敬佩,甚至带着一点点与有荣焉的骄傲。
“老林家这闺女,可真了不得!”
“陈实这小子,有眼光!”
“咱们小林村,这下也出名了!”
林麦,这个名字,和她那带着伤痕与坚守的故事,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某种精神象征,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下,被推上了流量的顶峰。
最初的几天,林麦是懵的,是喜悦的,甚至是惶恐的。她看着那些惊人的数据,看着堆积如山的订单,看着银行卡里不断增长的数字,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梦想,以这样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以百倍千倍的规模,实现了!
陈实看着她眼底的疲惫和隐藏在喜悦下的那一丝无措,默默地承担了更多体力活和对外联络的事情,试图为她分担。但他敏锐地察觉到,在这巨大的成功背后,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林麦开始变得异常忙碌,忙到没有时间细细欣赏一株多肉新发的侧芽,忙到没有时间在夜晚静静地看一会儿月光下的麦田。她的直播内容,在粉丝和流量的要求下,也开始不由自主地偏离最初的轨道。她需要不断地重复讲述那个“暴雨中坚守”的故事,需要应要求展示那盆“初恋”,甚至开始被粉丝裹挟着,上架更多“爆款”品种,加快繁殖速度,以满足这巨大的需求。
压力,像无形的藤蔓,悄悄缠绕着她。为了保证供应,她不得不引进一些速成的、并非她最初精心培育的种苗;为了迎合市场,她开始售卖一些虽然漂亮但养护难度极高、并不太适合新手的花卉。包装和发货占据了大量时间,她亲自照料每一株植物的时间被急剧压缩。
一天深夜,连续直播了六个小时的林麦,声音已经沙哑,她疲惫地关闭了摄像头,瘫坐在椅子上。桌上,还堆着上百张待处理的发货单。窗外,月光依旧皎洁,她却连抬头看一眼的力气都没有。
陈实端着一杯温水走进来,轻轻放在她手边。他的目光落在墙角几盆刚刚被退货回来的多肉上——叶片化水,根系腐烂,明显是养护不当加上长途运输导致的损耗。这样的退货,最近开始零星地出现。
“林麦,”陈实的声音带着担忧,“最近……是不是太累了?我看有些订单,要不先停一停?”
林麦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勉强笑了笑:“没事,订单多还不好吗?大家喜欢,我们不能让大家失望啊。” 她的语气里,带着一种被流量绑架的无奈,也有一丝沉浸在成功中的惯性。
陈实沉默地看着她,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此刻的林麦,听不进太多劝告。她正被这股巨大的洪流推着向前,身不由己。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周后。
林麦像往常一样,准备开始晚上的直播。然而,当她习惯性地看向手机屏幕时,却赫然发现,在线人数断崖式下跌!同时,几条刺眼的弹幕跳了出来:
“取关了,感觉变了。”
“主播现在眼里只有钱了,东西贵了,质量也没以前好了。”
“买的‘晚霞’根本不对版,就是普通货色!失望!”
“故事讲多了就没意思了,初心呢?”
如同兜头一盆冰水,将她从流量的迷梦中彻底浇醒!她僵硬地看着那些冰冷的文字,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几乎无法呼吸。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起,是负责打包的村里一位大姐打来的,语气焦急:“麦子,不好了!这边好多叶子都掉了,状态不好,这……这怎么发货啊?”
林麦猛地站起身,冲到临时充当仓库的偏房。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如刀绞——因为最近过于忙碌,疏于照料,加上为了赶订单,一些植株并未完全服盆就被打包,好几箱准备发出的多肉都出现了叶片化水、萎蔫的状况,完全失去了她一直引以为傲的鲜活状态!
它们无声地躺在纸箱里,像一群受了委屈的孩子,控诉着她的忽视和背离。
林麦颤抖着伸出手,拿起一株叶片软塌塌的“吉娃娃”,它的核心甚至已经有些发黑。这根本不是她想要给大家的“麦田多肉”!这根本不是她坚守的初衷!
流量来得快,去得更快。曾经的赞誉有多热烈,此刻的反噬就有多尖锐。
再这样下去,不仅她会彻底毁掉自己亲手建立的品牌,更会毁掉她和这片土地、和这些植物之间最珍贵的情感连接!
一种巨大的、彻骨的清醒,伴随着强烈的后怕和自责,席卷了她。
她站在原地,脸色苍白,久久不语。陈实走到她身边,看着她眼中剧烈的挣扎和痛苦,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陪伴。
终于,林麦深深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她抬起头,看向陈实,眼中虽然带着泪光,却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坚定。
“陈实,”她的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帮我发个公告吧。”
“什么公告?”
“从明天起,”她一字一句,斩钉截铁地说道,“‘麦田多肉小筑’无限期停播,所有未发货订单,全部原路退款,并向所有顾客诚恳道歉。”
陈实的眼中,猛地爆发出一种无比明亮、无比赞许的光芒!他没有丝毫犹豫,重重地点头:“好!”
林麦转过身,不再看那堆象征着失败和迷失的残次品,而是走向大棚。她推开棚门,走了进去。里面,新栽种的多肉在补光灯下安静地生长着,那些最早抢救回来的、带着伤痕的植株,也已经焕发出新的生机,伤痕处萌发出了更多侧芽,显得更加丰满和独特。
她蹲下身,像最初那样,用手指轻轻触碰一片肥厚的叶片,感受那真实的、充满生命力的触感。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但这一次,不是悲伤,不是委屈,而是一种迷途知返的释然,和一种重新找到根基的踏实。
月光透过塑料薄膜,柔和地洒在她身上,也洒在这一片宁静的绿色上。
陈实站在门口,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与这片绿色天地重新融为一体的画面,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温柔而深沉的弧度。
他知道,她不是在放弃。她只是在最辉煌的顶峰,选择了最勇敢的转身——转身回归土地,回归初心,回归那生长与守护的、最本质的规律。
停下脚步,是为了更好地出发。而他们的根,始终在这片深爱着的土地里,从未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