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河村的雪还没停。
一辆在村里人看来稀罕无比的吉普车,顶着风雪,稳稳当当地停在了李家大院的门口。
司机是昨天送姚和韵来的那位,他跳下车,恭恭敬敬地帮着打开车门。
“哥,我们......我们真的要去县长家啊?”
李青书穿着一身新换的干净衣裳,小脸兴奋得通红,却又带着点近乡情怯般的紧张,小声地问李默。
李雪和李铁虽然没说话,但那双紧紧盯着吉普车的眼睛,也暴露了他们内心的不平静。
那可是县长家!
在他们过去的认知里,是跟传说中的皇宫差不多的地方。
“去。”李默言简意赅,伸手揉了揉李青书的脑袋,“怕什么?我们是人家正经邀请去的,又不是去什么龙潭虎穴。
就算退一万步而言,哪怕是龙潭虎穴也罢,有你们大哥我在,难道这天还能塌下来不成?”
李默的话像是一剂强心剂,很快让所有人镇定了下来,大家目光不约而同的扫了过来,眼里满是浓浓敬佩之意!
你大哥果然还是你大哥!
李默转头看向苏晚晴,她今天也特意打扮了一番。
姚夫人送的那件新棉袄还没舍得穿,依旧是自己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棉袄,但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两条麻花辫油光乌黑,衬得一张素净的脸庞愈发清丽动人。
她的神色很平静,但那双微微攥紧的手,还是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别怕。”李默凑到她耳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你是女主,她们是客。”
苏晚晴的脸“腾”地一下红了,心里却像被灌了一罐蜜,甜得发齁。
她嗔怪地瞪了李默一眼,那点紧张,瞬间烟消云散。
是啊,怕什么?这里是她的家,李默是她的男人。
就算要去见县长的千金,她也不是去应战的,而是以女主人的身份,去接受客人的拜访。
心态一变,整个人的气场都不同了。
一行人上了车,吉普车在村里人艳羡和惊奇的目光中,溅起一路雪泥,朝着县城的方向驶去。
清河县县委大院,那层独门独户很是气派又显得低调的楼房,便是姚和韵的家。
没有想象中的奢华,反而处处透着一股朴素和书卷气。
院子里种着几株梅花,在雪中傲然挺立。
车刚停稳,小楼的门就开了。
宋妙梦和姚虞花母女俩,并肩站在门口迎接。
宋妙梦依旧是那副温婉贤淑的模样,脸上带着亲切的笑意。
而她身边的姚虞花,则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穿着一件红色的呢绒大衣,衬得肌肤胜雪,眉眼如画。
她的美,不是苏晚晴那种江南水乡般的温婉,而是一种带着英气的明艳,像一团在雪地里燃烧的火焰,夺目而炽热。
尤其是那双眼睛,黑白分明,清澈得没有一丝杂质,却又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锐利。
当她的目光和苏晚晴的目光在空中相遇时,时间仿佛静止了一瞬。
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
姚虞花在打量苏晚晴。
这就是那个让李默在姚家提出那般“无理”要求时,都要护在羽翼下的女人?
很美,是一种让人很舒服的美,温润如玉,恬静如水。
她站在李默身边,有一种天然的和谐,仿佛他们本就该是一对。
姚虞花的心里,没有嫉妒,反而生出了一股棋逢对手的战意。
她看上的男人,果然眼光不俗。
这个女人,是个劲敌。
而苏晚晴也在打量姚虞花。
县长的女儿,果然名不虚传。
她就像太阳,光芒四射,让人无法忽视。那份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自信和骄傲,是自己无论如何也学不来的。
苏晚晴的心微微一沉,但随即,她想起了李默在耳边说的话。
她是女主。
她挺直了腰背,脸上露出一抹从容淡雅的微笑,迎着姚虞花的目光,不闪不避。
“快进来,外面冷。”宋妙梦笑着打破了这片刻的寂静,热情地将众人迎进屋里。
屋里烧着炉子,温暖如春。
“李默,总算又见到你了。”姚虞花的声音清脆爽朗,她没有先跟李默客套,而是直接走到了他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上次的事,还没来得及当面谢你。
这份恩情,我姚虞花记下来就不会忘记的!”
她行事落落大方,没有丝毫小女儿的忸怩作态。
“举手之劳,且我们是有约的。”李默淡淡地应了一句。
姚虞花很是巧妙没有接李默后面的话语,而是一双目光随即转向苏晚晴,脸上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
“这位就是晚晴姐姐吧?你好,我叫姚虞花。早就听我爸妈提起你,说你温柔又善良,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她的态度坦荡,言语间满是善意,仿佛她们不是情敌,而是相见恨晚的姐妹。
可苏晚晴却从她那双过于明亮的眼睛里,读出了一丝不加掩饰的挑战意味。
“虞花妹妹过奖了。”苏晚晴微笑着回应,同样不卑不亢,“我也常听李默提起你,说你聪慧过人,精通算术,是难得的奇女子。”
李默:“......”
算术好是真的,我只是简单说了一下。
但是后面的那些我什么时候说过?
两个女人之间的第一次交锋,就在这客客气气的商业互吹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大人们在客厅里说着话,李家三兄妹则显得有些拘束。
姚虞花似乎看出了他们的窘迫,笑着对李雪说道:“小雪妹妹,我听我爸说你喜欢读书,我书房里有很多初中高中的课本,还有一些小说,要不要去看看?”
李雪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她渴望地看向李默,得到大哥的点头后,才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李青书是吧?我屋里有从我爸那拿来的军用望远镜,还有一副象棋,你会下吗?我们去杀一盘?”姚虞花又转向李青书。
“会!我会!”李青书这个小炮仗立刻被点燃了,什么紧张全都抛到了脑后。
最后,姚虞花看着沉默的李铁,“铁子弟弟,我后院有个靶子,还有一副我小时候玩的弹弓,准头比你的好,要不要去试试?”
李铁眼睛同样亮了。
至于轮到李囡囡了,姚虞花很是熟稔地将小姑娘抱了起来搂在怀里,笑呵呵道:“囡囡呀,姐姐这里有好吃的点心,可好吃了呢。待会儿给你尝尝,保证你喜欢,要是喜欢吃以后姐姐天天送你好不好?”
小囡囡的口水顺着嘴巴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三言两语,姚虞花就将四个小家伙安排得明明白白,各自找到了乐趣。
这份察言观色和社交能力,让苏晚晴心里暗暗佩服。
等一切井然有序地都安排好了。
客厅里,只剩下了李默、苏晚晴、姚和韵和宋妙梦四人。
气氛再次变得微妙起来。
“晚晴啊,在村里还习惯吗?当知青苦吧?”宋妙梦拉着苏晚晴的手,慈爱地问道。
“还好,有李默和弟弟妹妹们在,不觉得苦。”苏晚晴回答得滴水不漏。
“李默这孩子,确实是好样的。”宋妙梦话锋一转,看向李默,“不过他一个大男人,心思粗,怕是很多地方照顾不到你。
不像我们虞花,从小就细心,懂得疼人。”
来了。
苏晚晴心里一紧。
李默却像是没听出弦外之音,他拿起桌上的一个橘子,慢条斯理地剥开,掰了一半,自然而然地递到了苏晚晴嘴边。
苏晚晴下意识地张嘴接住。
酸甜的汁水在口腔里爆开。
这个动作,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
宋妙梦的笑容微微一滞,随即又恢复了自然。
她看了一眼身旁的姚和韵,姚和韵则给了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姚和韵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开口道:“李默,宁光县的事情,你办得很好。
高建民倒了,新上任的钱三江是我以前的老部下,为人踏实肯干,以后清河、宁光两县的合作,就顺畅多了。”
他这是在点明李默的功劳,也是在拉近关系。
“我只是做了点该做的事。”李默不居功。
“不。”姚和韵放下茶杯,神情严肃起来,“你不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你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不光是对我,更是对宁光县十来万的老百姓带来了光明。”
他看着李默,一字一句地说道:“所以,我不能让你这份功劳白费,更不能让你这身本事,埋没在小河村那片山沟沟里。”
话题,终于转到了正题上。
苏晚晴的心提了起来,她知道,接下来姚和韵要说的话,可能会彻底改变李默,以及他们所有人的命运。
她紧张地看着身旁的男人。
而那个男人,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仿佛即将面对的,不是什么泼天的富贵和机遇,而仅仅是明天要不要上山打猎一样的小事。
这份定力,让她心折,也让她心安。
姚和韵的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客厅里漾开了一圈圈涟漪。
宋妙梦停下了和苏晚晴的寒暄,目光专注地看着丈夫和李默。她知道,今天的重头戏,现在才真正开始。
苏晚晴更是屏住了呼吸,手心沁出了一层细汗。
她能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从县城铺开,要将李默这个人,连同他的未来,都网罗进去。
而她,作为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也将被这股力量裹挟着,走向一个完全未知的方向。
李默终于放下了手里的茶杯,抬起眼帘,迎向姚和韵审视的目光。
“姚叔,有话不妨直说。”
“好!我就喜欢你这爽快的性子。”姚和韵赞许地点点头,身体微微前倾,整个人的气场变得锐利起来,“我问你,小河村为什么穷?”
这个问题,问得突然,也问得宏大。
李默没有立刻回答,他脑中闪过小河村那片贫瘠的土地,闪过村民们被生活压弯的脊梁和麻木的眼神。
“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他缓缓吐出八个字。
“说得好!”姚和韵一拍大腿,“靠天吃饭,土地贫瘠,人心涣散,各自为政,一盘散沙!这样的地方,神仙来了也富不起来!”
他站起身,在客厅里踱了两步,语气变得激昂起来:“但是,我不信这个邪!清河县要发展,就不能留下任何一个掉队的角落。
我打算,在全县范围内,选取几个最穷、最困难的村子,作为农业改革的试点。
县里出政策、出资金、出技术,集中力量,打一场脱贫攻坚战!”
他的目光重新锁定在李默身上,灼灼逼人。
“小河村,就是我选的第一个试点!也是上头给予我的任务之一,我也不妨告诉你。”
“而你,李默,”他一字一顿,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需要你来当这个试点的带头人!我准备向县委提议,成立‘小河村农业生产互助小组’。由你,来担任第一任组长!”
“轰!”
这个提议,不亚于一声惊雷,在苏晚晴的脑海里炸响。
组长!
这虽然不是什么正式的干部编制,但在七十年代的农村,一个由县里亲自批示成立的生产小组组长,其分量和权力,甚至比村长还要大!
这意味着,李默将拥有调配资源、指挥生产的权力。
他画在那些草纸上的引水渠、暖棚、区域种植......所有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都有了实现的可能!
姚和韵这是在给李默搭台,一个让他尽情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苏晚晴激动得脸颊绯红,她猛地看向李默,以为会看到他同样兴奋的表情。
然而,李默的脸上,依旧古井无波。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姚和韵,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
ps.来吧大家,我需要更多的催更,这是我码子的动力,有条件的可以上一上礼物什么的,也算是我给大家写那么多字的一种肯定与支持
在这里我感谢所有送过礼物的读者们,你们就是我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