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军大典的肃穆气氛尚未完全散去,墨城枢密院最深处的战略议事厅内,灯火已然通明。巨大的南海及周边海域沙盘取代了往日的地图,五十艘代表“惊澜”舰队的微缩模型,如同黑色的棋子,静静陈列在沙盘一侧。与会者仅有五人:东方墨、青鸾、李恪,以及被紧急召来的水师都督萧锐和墨影首席玄影。
厅内弥漫着一种混合着兴奋与凝重的气息。力量的诞生,同时也意味着责任与抉择的开始。
东方墨立于沙盘主位,目光如炬,率先定下基调:“舰队已成,锋刃已开。然,刀需鞘藏,亦需知斩向何处。今日,便需定我华胥海权之基石。” 他的手指轻点沙盘上代表华胥七州的区域,“首要之务,确保本土万全。七州岛链,乃我等立国之根,不容有失。”
青鸾会意,上前一步,拿起数艘黑色模型,精准地放置在华胥七州的关键水道与港口附近。“据此,我建议组建本土防御舰队,下辖二十艘惊澜舰,由萧锐都督直接指挥。”她声音清越,带着军人的干脆,“其使命有三:日常巡逻,扼守要冲,震慑任何敢于靠近我核心海域之敌。以墨城、链州(冲绳)、盘州三处为主要基地,形成三角防御体系,确保相互策应。”
萧锐,这位原唐军水师将领,投效华胥后因其卓越能力备受重用,此刻面色凝重地点头:“末将明白!必使华胥海域,固若金汤!”
东方墨微微颔首,目光随之南移,掠过广阔的南洋诸岛。“其次,南洋,乃我华胥血肉延伸,资源命脉所系,商路往来之枢纽,必须牢牢掌控。”他的手指划过婆罗洲、苏门答腊等区域,“此地岛礁密布,航道复杂,旧有势力盘根错节,需以强力清扫、维持秩序。”
无需东方墨多言,青鸾已然拿起另外二十艘模型,部署在南洋的主要航线和重要岛屿节点。“南洋巡逻舰队,同样配属二十舰,由我兼任指挥。”她凤眸中闪过一丝锐芒,“其任务更为主动:肃清海盗,护航商船,弹压不服王化的土着势力,并监视西方(指大唐)及南方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基地设于云崖州及爪哇三洲,保持高频次、大范围的巡航存在,让华胥龙旗,成为南洋的法则!”
这一部署,无疑将青鸾这位武力与智慧并存的副帅推向了开拓与威慑的前沿。
最后,东方墨的目光变得愈发深邃,投向了沙盘上那片更广阔、也更未知的深蓝色区域,尤其是东北方向的倭国,以及更遥远的,与大唐本土隔海相望的航线。“至于剩下的十艘惊澜舰,”他缓缓说道,拿起最后十枚模型,并未立刻放下,“组成远洋警戒舰队。此舰队不为守土,不为拓疆,而为前出预警,战略威慑!”
他看向玄影:“玄影,倭国分支需全力配合,提供一切可能的海上情报。远洋舰队将以前沿基地链州为跳板,定期巡弋东海,乃至倭国周边海域。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宣告——华胥之眼,已可洞察远洋;华胥之剑,已能饮血千里之外!令所有潜在对手,在轻举妄动之前,皆需掂量我钢铁舰队之锋芒!”
玄影躬身领命,眼神冰冷如刀。
战略框架已定,东方墨转向李恪:“丞相,舰队一动,金山银海。燃煤、弹药、维修、粮秣,此等后勤命脉,便托付于你了。”
李恪面色肃然,他早已有所筹划:“陛下放心,臣已初步规划。将于墨城、链州、云崖州设立三大核心补给基地,并沿主要航线建立数个隐蔽的中继点。燃煤开采与运输已列为最高优先,确保舰队无后顾之忧。此外,工匠团队将随舰队行动,建立海上应急维修能力。”
“甚好。”东方墨最后环视众人,声音沉凝如铁,“即日起,启动‘三三制’战备方案。本土、南洋、远洋三支舰队,需确保任何时候,都有三分之一舰艇处于最高战备状态,人员齐整,补给充足,可随时投入战斗!其余舰只进行维护、训练,轮换休整。”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新生的力量融入胸襟:
“蛰伏经年,潜龙已备。今朝出渊,非为逞强斗狠,乃为在这弱肉强食之世,为我华胥,争得一片永续安宁之海空!诸君,勉之!”
决议已下,战略初定。五大核心人物步出议事厅时,窗外已是深夜。墨城军港的方向一片寂静,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五十头钢铁巨兽已然苏醒,它们的航迹,将从明日开始,真正烙印在这片浩瀚的海洋之上,开启华胥国运的全新篇章。无形的惊澜,正以战略的名义,向着既定方向,汹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