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就有应柱子家的大女儿——应秋,应宝家的二女儿——应翠翠,应全家的大女儿——应珊珊。
她们能有这样的名字还是村长取的,在他们村中也不允许有叫招娣,盼娣这样的名字出现,若是有,直接孤立他们一家。
或许这些人家中的姑娘们更加重视得之不易的机会,只要让他们抓住,就会拼命的往上爬。
对于几个女娃的卷子,应成业很是满意,卷面干净整洁,字迹虽谈不上漂亮,但是工整。
当天,应成业就和村长去通知这十个人。
应彻得知自己可以参与第二关时,兴奋的不行,差点抱住应成业转个圈。
应秋,应翠翠,应珊珊得知自己可以参加第二关时,哭得泣不成声,天知道他们有多兴奋,他们终于有机会过自己的人生,不再是大丫,二丫,不再是谁的姐姐。
他们通过了第一关,即使第二关没有过,他们依旧可以留在铺子里,或者作坊里当个小管事,协助大管事做事。
应成功在家左等右等没有等来自家大哥,其他人都已经知道结果,他们这亲侄子却还不知道,应成功等不了,干脆直接去大哥家问问。
带着应川和应波去了大哥家。
应成业刚从外面回来,还没来的及喝口水,就见自家二弟带着侄子们过来了。
“大哥,小川和小波通关了吗?”他脸上带着笑,见云苓把茶水端过来,赶忙给自家大哥倒茶。
见他这么直接,应成业也不瞒着,也很是利索的道:“没有。”
应成功还想说什么,脸上已经有不快,应川和应波拉住自家爹,知道自己没有通过,虽然很难过,但他们还是问道:“大伯,我们是哪里做的不好,还望大伯指教。”
两孩子都很虔诚,虚心求教,应成业脸上神色这才缓和些,冷淡瞥了眼二弟,这才对两人道:“你们没有哪里做的不好,唯一的不好就是字要多练练。”
一听这话,应成功当即就急了:“大哥,既然两个孩子只要练字就好了,为什么不让他们通关?”
他很生气,就连刚刚自家大哥看向自己的眼神不对劲,都被他忽视掉,只想着自己儿子能够有个好前程。
应川见大伯脸上隐隐有怒气,赶忙把自家爹拉到一边,很是歉意的道:“大伯,您别生气,我爹也是着急我们。”
应成业没好气的道:“老二,你真是越活越糊涂,还不如两个孩子,你之前是怎么和我说的,现在我对你有几分好脸色就蹬鼻子上脸是不是。觉得我不顾及自家人,把好处都留给外人?铺子是我家的,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容不得你来置喙。你要是觉得我不公平,那咱们以后也别往来了,我这辈子不欠你的。”
应成功脸色煞白,此刻已经想起自己之前对大哥的承诺,结结巴巴道:“大,大哥,我错了,我就是太着急了,我可不能没有你啊,大哥,你是我的主心骨,没有你,我可怎么活啊。”
“行了行了,当着孩子们的面也不害臊,滚一边去坐着。”
让应川和应波上前来,坐到他身边,应成业这才问道:“应川今年十七,应波也十六了吧。”
两人点头,很是不解,大伯问他们年龄干什么。
“再过一两年你们就要成亲娶媳妇了……”
他这话刚一出口,两人吓得当即摆手:“不,不,不,大伯,我们还小,不像那么早成婚,再说三叔都还没成家呢。”
刚进门的应成杰听到这话,脸面都有些维持不住:“臭小子,拿你三叔当挡箭牌,你们想成家,关我什么事。”
两人挠挠头,笑着对应成杰道:“咱们是最好的叔侄,您可千万不要生我们的气,我们就是还不想成婚,我们要先立业,再成家。将来取个知书达理的姑娘。”
说这话时,还偷偷瞥了眼自家爹,没看出爹有什么反应,才对视一眼,偷偷松了口气。
应成业继续道:“既然你们有自己的计划,我也不多说,我这两天准备去趟县城看铺子,准备在那里开铺子,我意思是让你们直接去新铺子那里历练,至于怎么做,在家里会让你们应磊哥给你们讲讲学,等你们上手了,在过去城里,前期你们两个先在一块,等城里稳定下来,在做其他的。你们可愿意?”
“愿意愿意,大伯,太谢谢您了。”两人脸上是遮不住的笑意,嘴角都咧到耳后根,完全看不到自家爹在一旁憋得脸色通红。
应成杰在一旁捅捅二哥,小声道:“怎么?又误会大哥了?挨大哥教训了?”
他脸上是遮不住的幸灾乐祸,看的应成功咬牙切齿,但也不敢说什么。
只扭过头不搭理他。
“行了,事情也知道了,后天一早过来,我和一起去县城转转。没什么事,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应成功欲言又止的走了,生怕现在说话被大哥再骂一顿。
应川和应波满脸喜色回家,丝毫没有帮自家爹说好话的意思。
看的应成功是一阵气愤,他这是为了谁啊。
他怎么这么命苦,没有闺女疼,全都是臭小子,就会给自己添堵。
晚上吃饭时,应成功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一家人。
几个小的听说要去县城,一个个都很是兴奋,也很想去,眼巴巴的看着应瑾瑜,等着她开口,求带带。
应瑾瑜也不负众望,开口道:“爹,后日我们可以和您一起去吗?正好我们明日考试,考完试就不用去书院了,等成绩出来再去拿奖品。嘿嘿。”
她笑的一脸谄媚,应成业拿她没法,想着这些时日孩子们当真也是辛苦了,索性就带他们一起去转转。
“好,都去,后日一早出发,和你应川哥和应波哥一起去。”
应开霁:“太好了,爷爷,您可真是我们的好爷爷,等我们长大了一定好好孝顺您和奶奶。”
应开运赶紧接着:“对对,给爷爷奶奶买好吃的。”
应开诚:“买新衣服。”
应开远笑嘻嘻:“我要给爷爷奶奶银子花,他们想干什么干什么。”
应开心:“我给爷爷奶奶金子,哼。”
几个小的当即攀比起来,看的应磊和应山夫妻俩既好气又好笑,孩子们知道孝顺是好事,可惜压根没想起他们当爹娘的。
更扎心的是,他们爹还道:“别忘了你们还要孝顺小姑姑。”
依旧没提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