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父考虑了一晚上,和青龙商量一下,让青龙回家,准备调派家里的人和良种,送来这边发展。
青龙点头答应后,连夜赶回家。
两天后,见到楚二伯说明情况后,将庄子上王柱一家三口送到永清县,帮着楚父做前期育苗准备。
楚二伯将王柱一家三口的卖身契给了青龙,让他帮着楚父收着,随后走镖局的路子送往永清县五车红薯和土豆。
楚大伯这边进展顺利,招来的新师爷和文书都还不错。
各个村庄已经有育苗成功得了,还有其他村子开始跟风学习,再加上这边是红薯和土豆的发现的地方,还有楚二伯带着村里年轻的小伙子们偶尔去帮忙育苗指导。
楚大伯顺利交接工作,发展前途可谓是平稳顺利的。说起李师爷,就不得不感叹这有些人的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李师爷,名叫李世泽,是楚父同窗好友李鑫的亲叔叔,这是李鑫最小的四叔叔,年纪和楚二伯差不多,有三十岁左右了,家里有一个十岁的儿子,叫李乐。
郑文秋,童生,有四十岁了,家里人口简单,现在家有两个儿子,父母去世,妻子生二儿子时落下病根,前两年去世,现在家里就是一个十五岁的大儿子,和一个十岁的小儿子。
楚大伯知道郑文书家有个十五岁的儿子后,询问了情况,将这孩子招到身边做书童,当然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还是找县衙的衙役去办,或者是找刘青去跑腿。
不过这个叫郑晓东的男孩子还是比较懂眼色的,知道刚来县衙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一直在虚心学习。不骄不躁的样子,楚大伯很满意。
话说回来,青龙回到家后,楚二伯安排了运送红薯和土豆的事情后,便一起找到楚大伯。
楚大伯了解了三弟那里的情况后,让县衙支持了两车红薯和土豆的良种。
当然,这是需要付银钱的。
永清县县衙
楚父得到高衙役的禀报后,接手了远行镖局押送过来的东西,同时接到了王柱一家三口。
吴师爷和步文书看到这七辆马车的东西后,各个目瞪口呆,高衙役转头后,嘲笑了一下他们,随后,一本正经的帮着卸车。
卸车后,楚父让王柱一家三口去县衙后院客房休息,喊来了吴师爷,问道:
“吴师爷,大牢里有多少犯人?”
吴师爷摸不到头脑,迷茫的说道:
“大人,现在大牢里有偷窃犯十人,闹事者五人。”
楚父点头道,问道:
“这偷窃者都是偷盗了什么东西?”
吴师爷低头行礼,如实道:
“大人,有五人是偷吃食,还有三个是去邻居家偷粮食,另两个是偷村里邻居家的银钱。”
楚父疑惑道:
“哦?那闹事的几人呢?”
吴师爷如实回答道:
“是家里人受了委屈,找人打架,人家肯定不依不饶的,便告上了官府,现在刚关上十天,再有二十天就可以出狱了。”
楚父详细询问道:
“那五人不会是一家的吧?”
吴师爷迟疑片刻,还是如实的说道:
“是一大家子人,他们是堂兄弟。”
楚父又问道:
“那告他们的人家里是不是有钱?”
吴师爷抬头看了一眼楚父,低头闷闷的说道:
“是的,家里有田有钱。”
楚父又问道:
“知道是什么原因?”
吴师爷点头答应道:
“关于突然长地税的事,他们后来不想种了都不行,所以就……”
楚父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不想租种土地了,也情有可原,可也不至于闹矛盾告县衙啊?
楚父回想自己这二十几年,也没有遇到过这种事,不好评判好赖,便没在多做询问,说道:
“大牢里的守卫在不在,让他把那五人带过来吧!”
吴师爷迟疑的说道:
“大人,狱卒回家种地了,而且大牢的门锁的很结实的。”
随后说道:
“我去将他们带过来吧!”
楚父点头答应,说道:
“就来书房的院子里吧!”
吴师爷点头答应,随后出了书房去找人去了。
楚父和青龙在逛县城时,就看到县衙后边的山坡上有荒废的土地,询问过后,知道是县衙专门留下给每任县太爷家人耕种的土地后,便想着自己种一些粮食,可是经力不足。
现在好了,有免费的劳动力,正好教教他们育苗,这样他和青龙也不会太累了。
半盏茶后,五人来到了县衙书房外的院子里站好,楚父在书房门口观察着五人的表情。
五人刚进来时,是不情愿的,片刻后,又是一脸茫然。
楚父直接走出书房,背着手,围着五人转了一圈,问道:
“你们五个谁是老大?”
随后站出来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局促不安的说道:
“大人,我是。”
楚父站在他面前盯着他看了片刻,吓得这个老大出了一脑门汗,楚父说道:
“你回家和你的家人说一下,你们兄弟五人要留下帮着种地,正好也算是服徭役了,但是你要是想跑了不回来,你四个弟弟就都要把命留下了。”
吴师爷惊的猛抬头看向楚父,楚父斜了他一眼,没说话。
这个自称是老大的人,拍着胸脯保证道:
“大人,你放心,俺韩达是条汉子,是俺的责任俺不会推卸,不是俺的责任俺可不认。”
楚父点头,问道:
“你回家需要多久?”
韩达憨笑着挠挠头,说道:
“大人,俺脚步快,来回一个时辰就行。”
楚父看了看天色说道:
“行,今天你就回去,告诉家人不用担心,该干嘛干嘛去,你们在这里还要待一段时间,明天卯时初能回来吧?”
韩达点头答应,笑着说:
“大人放心,俺晚上偷偷摸摸的进家门,不会张扬的。”
楚父满意点头,说道:
“去吧,有什么需要带过来的,自己想办法带来吧。”
韩达高兴的拱手行礼,感激道:
“谢谢大人!”
身后的韩氏四兄弟同时拱手行礼,齐声说道:
“谢大人!”
楚父点点头,转身回了书房。
吴师爷一脸恍然的笑了笑。带着其他韩氏四兄弟回了大牢旁边的两间偏房。
这里有两个大通铺,是为了衙役们和狱卒平时休息的地方。现在里面空荡荡的,除了一些干草和席子,就是一个能睡十多个人的火炕。
韩氏四兄弟放松下来,也不怕冷,烧了暖炕,四人挤挤挨挨的在草堆里睡着了。
晚饭时,吴师爷过来喊人出去吃饭,四人才醒过来。
次日天光微亮时,韩达头上顶着一头的雾水,背上背着五个小行李卷出现在县衙门前。
上手轻轻敲了两下门,大门“吱呀”一声来了,高衙役看到是韩达,没有多说什么,指了路,便又回去睡觉了。
韩达看着兄弟四人拥挤着睡在一起,眼睛红红的,随后,摸了一把脸,笑着将行李卷放到炕上。
韩氏四兄弟听到声音,立马起身做出防备姿势,看清楚是大哥回来了,便放心下来,开始你一句我一句的问起话来,知道家里人没有再被强迫种地,便放心了。
随后想着一家人一年的口粮又各个愁眉苦脸起来。
五人躺在炕上,唉声叹气,就连暖和的被窝都暖不到心里了。
半个时辰后,高衙役过来喊他们五人去吃早饭,他们才没有露出愁眉苦脸的脸色,扯出一个假笑跟着高衙役去了厨房吃饭。
五人看着碗里的杂粮粥,心里五味杂陈,随后看到一个年轻的妇人送来了咸菜和一筐杂粮馍,心里更不好受了。
顾大丫看着韩氏五兄弟的穿着,想起了自己一家三口人当初被卖出来的场景,深呼吸一口气,说道:
“几位兄弟快吃吧,一会还要去干活呢!”
话落,转身离开,韩氏五兄弟抬头看了一眼大嫂子,连忙起身拿起杂粮馍吃了起来。
一盏茶后,楚父带着王柱一家三口,和韩氏五兄弟来到田边,叮嘱一番后,便回了县衙。
王柱一家三口带着韩氏五兄弟开荒耕地。
两天后,青龙从老家回来了。
这次青龙带来了两包玉米种子,大概有个百十来棵。
楚父看到这黄白交加的种子,不确定的问道:
“青龙,这真是种子吗?怎么没见过?”
青龙肯定点头,说道:
“是种子,不过不是咱们这里的东西。”
随后交代道:
“这东西是我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商人送我的,说是谢谢我的帮忙,当然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他那车轮坏了,我提醒了一下,要送我银子我没要,他那个管家说有西域带来的种子,就给我了。”
话落,青龙又拿出一包南瓜种子,说道:
“这是一种瓜的种子。”
随后坚定的说道:
“那商人没说这瓜种上后长什么样子。”
楚父看着这三包种子出神,青龙低头默默不语。
青龙遇到商人是真的,送种子是假的。这还是青龙回来时,楚梓柠交代下来的事情。
同样,楚二伯在家已经开始育苗,这还是青龙带回来的,和楚二伯说了同样的借口。
楚二伯看到了这玉米种子,当然是同意种植了,毕竟收多少都没关系,主要是发现了新良种,这是政绩。
不过青龙还是做了准备的,就是往商人车队里放了同样的玉米种子,顺势和商人的管家交换了消息。
当时那个管家一脸迷茫的看着青龙,不知道他们的车队里为什么有种子这种东西,不过青龙讨要时,管家大方的送了出来。
话说回来,楚父拿起种子,吩咐道:
“青龙,你将这种子送到王柱那里去,让他们看着育苗。”
青龙点头答应,保证道:
“好的,三爷,我去看着他们。”
楚父点头后,青龙转身出了书房。
楚父来了十几天了,县里没有什么案子处理,不知道是没发生冲突,还是有矛盾后私下解决的?
天色微暗,院子里开始传来说话声,看来是种地的几人回来了。
青龙禀报了王柱他们八人开荒的情况。
楚父知道他们再有半天就能开荒结束,下午就能育苗了,随后问道:
“青龙,你这次回来除了带回来玉米种子和瓜种,还有什么发现吗?”
青龙觉得用到自己的机会到了,说道:
“三爷,今天开荒的田地有些贫瘠,可以去山坡上背些黑土回来,多少都有些养分,再加上农家肥。”
随后挠挠头,说道:
“小姐提出来今年要养猪的,不知道咱们这里能不能做这个事,还有养鸡和养兔子,这些应该都可以养殖吧!这肥料不就有了吗!”
继续说道:
“还有这里的山地多,可以改造梯田种植粮食。”
楚父沉思片刻,想起以前看的游记,点头答应,说道:
“这梯田的事要慢慢来,这会大家都在春种,可能没多余的时间去做这个。”
随后说道:
“养兔子,养猪应该可以,这些动物产生的粪便可以用到地里。”
青龙点头答应道:
“要不,我去山上抓几只兔子回来。”
随后说道:
“我们还可以回村里买一批兔子回来。”
楚父回想了一下县衙的账目后,觉得还是先自己抓兔子回来吧,县衙的支出有点大。
楚父考虑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兔子咱们自己抓回来吧,虽说咱们有经验,可是其他人不知道啊,更不可能相信咱们这初来乍到的人。”
随后说道:
“咱们再养两头小猪吧,需要煽过后的,这事还是需要你去跑一趟,正好养大后可以做县衙的福利发给他们吃肉,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后,养猪的人就会多了起来,明年咱们种植的红薯土豆都有了收获,红薯藤蔓还可以喂猪,喂鸡,喂兔子!”
青龙点头答应。
此时,文书过来喊楚父和青龙吃饭,楚父询问后才知道今天是文书在县衙值班。
桃花村
此时,楚梓柠借回来的医书,捧在手上,认真学习!
今天上午没事,楚梓柠出门去还张大夫的草药集,桂香婶子看到楚梓柠过来,热情的将她行进家门。
张大夫没在家,楚梓柠问好后,说明来意,桂香婶子随手拿了一本医书,温柔的笑着,说道:
“你讲这两本书都拿回去吧,等我家当家的回来后,他要考教一下你的,你要认真学习啊!”
楚梓柠笑眯眯的点头答应,说道:
“谢谢张奶奶,谢谢张大夫!”
桂香婶子笑着摸了摸楚梓柠的小脑袋,摇摇头,说道:
“不客气,等你都看完了,多少能学一些简单的医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