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院后堂,檀香萦绕。
包拯轻抚着胡须,与王勃、敖曌围坐在青玉圆桌旁,案几上铺满了关于金箍棒案的卷宗。烛火摇曳,将三人的身影在墙上拉得老长。
“诸位,这金箍棒之事,依我看,还是归还东海为妥。”敖曌率先打破沉默,“定海神针本就是东海镇宫之宝,如今四海暗流涌动,降雨之事又不容有失,此物回归方能保一方安稳。”
王勃微微颔首:“敖曌所言极是。况且斗战胜佛如今已成正果,再以金箍棒为武器,恐有失身份。方才询问时,他竟说将如此神器用作掏耳勺,实在荒诞。”
包拯神色凝重,沉吟片刻道:“虽不宜定其侵占之罪,但从大局考量,归还确是上策。若他能主动归还,此事便可圆满收场。”
正商议间,一道金光突然闯入后堂,孙悟空手持金箍棒,威风凛凛地立于众人面前。
“好个天理院!”他怒目圆睁,“放着三界大事不管,却在我一根棒子上大做文章,真是可笑至极!”
包拯面色一沉,拍案而起。
“孙悟空,天理院岂是你撒野的地方!未经传唤,擅闯后堂,该当何罪?”
“罪?”孙悟空冷笑一声,“要说罪,天理院才是最大的罪人!三界之中,犯下滔天罪行的妖魔数不胜数,你们为何不去问罪?偏偏盯着我这根金箍棒不放,分明是避重就轻,看人下菜碟!”
王勃眉头紧皱:“休得胡言!天理院向来秉公执法,你可有证据?”
“证据?”孙悟空纵身一跃,跃上案几,“西天取经路上,多少妖魔鬼怪残害生灵,可如今他们大多逍遥法外。白骨精三番五次害人,黄袍怪强占公主、祸乱国家,金角银角大王私逃下凡作恶多端……这些,天理院可曾追究?”
敖曌冷哼一声:“取经乃佛门之事,与我天理院何干?”
“好一个与你何干!”孙悟空怒不可遏,“当初观音菩萨请我保唐僧西天取经,不也是为了三界太平?那些妖怪背后,说不定就有天界仙神纵容,天理院却视而不见,这不是包庇是什么?”
包拯神色严峻:“你既说有仙神纵容,可有真凭实据?若无证据,便是诽谤天庭!”
“证据?”孙悟空跳下案几,金箍棒在手中化作绣花针大小,“就说那青牛精,仗着太上老君的金刚琢,连如来佛祖都奈何不得。还有那玉兔精,假扮公主招亲,若不是太阴星君出面,只怕又是不了了之。这些,难道不是证据?”
王勃一时语塞,敖曌却道:“即便如此,也不能成为你拒不归还金箍棒的理由。定海神针事关重大,你身为斗战胜佛,理应以大局为重。”
“大局?”孙悟空仰天大笑,“什么是大局?难道任由妖魔横行,却要我交出金箍棒,这就是大局?我这金箍棒,不仅是武器,更是我降妖除魔的见证。若今日交了出去,他日妖魔再兴,谁来守护苍生?”
包拯断然喝道:“孙悟空,你莫要混淆视听。金箍棒归属一事,与妖魔审判是两码事。你若真有证据,大可另案起诉,天理院自会秉公处理。但在此案中,你必须正视自己的责任。”
“另案起诉?”孙悟空嗤之以鼻,“只怕到时候,天理院又会以各种理由拖延。我看你们就是怕得罪那些有背景的妖魔,只敢拿我这样的‘草根’开刀!”
此言一出,后堂气氛骤然紧张。敖曌气得浑身发抖:“大胆泼猴,竟敢污蔑天理院!”
包拯却抬手制止了她,目光深邃地看着孙悟空道:“孙悟空,你说天理院避重就轻,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很简单!”孙悟空将金箍棒重重一杵,“先将我取经路上遇到的妖魔一一审判,不论他们背后是谁,都要严惩不贷。至于这金箍棒……”他顿了顿,“若天理院真能做到公平公正,我自会考虑归还。但在此之前,休想得逞!”
说罢,孙悟空一个筋斗云,消失在夜色中。后堂内,包拯等人面面相觑。这场关于金箍棒的纷争,似乎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对天理院公正与否的拷问。而更大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