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风卷着冷雨,抽打在七叔公僵硬的遗体上。林九解下道袍,小心覆盖住那张凝固着极致恐惧的青灰色面孔。白流苏离火玉心剑赤芒流转,灼热的气息勉强驱散着小屋中浓得化不开的阴寒与尸臭,剑尖警惕地指向门外风雨中那两点悬在槐树下、死死锁定屋内的惨绿幽光。
“师兄,那东西…在等。”白流苏的声音清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绿光幽幽闪烁,贪婪与怨毒如有实质,却并未立刻扑入,仿佛忌惮着什么,又像是在等待猎物自行崩溃。
林九的目光扫过七叔公紧握的拳头,掰开冰冷僵硬的手指,取出那枚沾着黑渍的“通渊”铜钱,与槐树洞中所得那枚并排放在掌心。两枚铜钱形制一模一样,边缘磨损,布满铜绿,反面那个模糊的“渊”字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寒意。他又从怀中掏出那本薄薄的旧册子,翻到描绘黑龙口河底巨大裂隙、旁边画着醒目朱砂“╳”的一页。
“它在等我们出去,或者…等我们崩溃。”林九沉声道,将铜钱和册子贴身收好,目光锐利如鹰隼,“但七叔公不能曝尸荒野。石头,你既折返过,可知附近何处能暂作安身之所?”
石头跪在床前,额头沾着泥污,闻言猛地抬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交织着恐惧和一丝决绝:“后…后山坳,有个废弃的守林人小屋,比这里还偏…路难走,但…但能避一避。”他声音嘶哑,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
“走!”林九当机立断。
三人合力,用屋内仅有的破草席裹住七叔公遗体。石头在前引路,林九和白流苏抬着草席紧随其后。踏出小屋的刹那,那两点绿光猛地闪烁了一下,一股冰冷的窥视感如同跗骨之蛆般黏了上来。风雨更急,泥泞的山路如同沼泽,每一步都深陷其中,拔脚时带起大片浑浊的泥浆。身后,那沉重的“嘶嘶”声始终不远不近地缀着,如同巨兽垂涎的喘息,压迫着三人的神经。
不知在风雨中跋涉了多久,终于看到半山腰一处背风的山坳里,歪斜着一间几乎被藤蔓和荒草淹没的木屋。屋顶塌了小半,墙壁歪斜,仅剩的木板门也朽烂不堪,勉强能遮挡些风雨。
将七叔公的遗体安置在屋内相对干燥的角落,林九和白流苏立刻动手清理出一小块空地。没有棺木,只能就地取材。林九抽出桃木剑,灌注法力,剑锋金光流转,削砍下几根粗壮的树枝。白流苏则以离火剑气小心灼烧地面,驱散湿寒之气,同时将砍下的树枝削尖一端。
“石头,帮忙挖坑。”林九沉声道。
石头默默点头,抽出腰间的柴刀,三人合力在屋内一角挖掘起来。泥土冰冷湿滑,混杂着碎石和腐朽的树根,进展缓慢。就在挖到约莫三尺深时,林九的桃木剑尖突然“叮”一声磕到一块硬物。
拨开湿泥,下面并非岩石,而是一块巴掌大小、边缘不规则的暗青色物体!入手冰凉沉重,质地坚硬,表面覆盖着细密如蛇鳞般的纹路,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幽冷的微光。这纹路,竟与槐树洞中所得那片护心鳞甲上的纹路如出一辙!
“又是这东西!”白流苏低呼,秀眉紧蹙。她指尖凝聚一丝离火灵力,轻轻触碰那鳞片状硬物边缘,一股极其细微却深入骨髓的阴寒顺着指尖传来,让她体内的离火灵力都微微一滞。
林九脸色凝重,小心将其拾起。这东西埋在此处,绝非偶然。他将其与怀中那片护心鳞甲放在一起,寒意更甚,仿佛两块磁石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他再次看向七叔公的遗容,老人干瘪的嘴唇微张,凝固着无声的呐喊,那深陷的眼窝里,似乎还残留着无尽的悔恨与…某种指向性的暗示?
“先让老人家入土为安。”林九压下心头翻涌的疑云,将新挖出的鳞片状硬物也收起,继续挖掘。
坑成,三人合力将裹着草席的七叔公安置下去。没有香烛纸钱,林九只能以指代笔,在坑边泥地上迅速画下一道简易的安魂符,口中低诵往生咒文。白流苏则在一旁,离火玉心剑斜指地面,赤红剑芒在潮湿的空气中蒸腾起丝丝白气,形成一个微弱却坚定的守护圈。
“尘归尘,土归土,七叔公,一路走好。”石头跪在坑边,重重磕了三个头,额头沾满泥污,声音哽咽,“您…您留下的东西,我们…我们一定想法子弄明白…”
填土掩埋,堆起一个小小的坟包。做完这一切,三人已是筋疲力尽,浑身湿透,寒意刺骨。那两点惨绿的幽光,不知何时已悄然隐去,但那股无形的、冰冷的窥视感,却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并未消失。
“此地不宜久留。”林九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回周村长家。”
返回的路比来时更加艰难。风雨未歇,山路泥泞湿滑,三人深一脚浅一脚,每一步都需拼尽全力。石头走在最前,高大的身影在风雨中显得异常沉默。快到村口时,他猛地停下脚步,转过身,布满血丝的眼睛看向林九和白流苏,嘴唇翕动了几下。
“林道长,白姑娘…”石头的声音干涩紧绷,“我…我就送你们到这了。”
林九看着他:“石头兄弟?”
石头低下头,避开两人的目光,双手无意识地攥紧了湿透的衣角:“我爹…他年纪大了,昨夜又受了惊吓…我…我得回去守着他。这村子…这黑水河的事…我…我真的不想再沾了…”他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深切的恐惧和一种近乎崩溃的疲惫,“十三年前的老王头,现在的七叔公下一个…下一个不知道轮到谁…我怕…我真的怕了!道长,姑娘,你们本事大…希望你们能将此地的这些事情做个了解!”说完,他猛地转身,不再看林九和白流苏,一头扎进侧面一条通往陈家坳深处的小路,身影很快消失在凄迷的雨幕中,只留下泥泞路面上几个仓惶的脚印,迅速被雨水冲淡。
林九和白流苏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复杂。石头的恐惧深入骨髓,他的选择无可厚非。只是,这唯一的本地知情者离去,线索似乎又断了一截。
两人不再停留,加快脚步朝周村长家赶去。
推开那扇熟悉的、歪斜的木门,一股混杂着草药味和湿木头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屋内,油灯如豆,三个徒弟挤在墙角,脸色苍白,眼神惊惶未定。李秋生和王文才一看到林九和白流苏,如同见了救星,差点哭出来。
“师父!师姑!你们可回来了!”李秋生带着哭腔,“那…那绿眼睛刚才在村口老槐树那边闪啊闪的,吓死人了!”
“石头哥呢?”张晓光相对镇定些,探头看向两人身后。
“他回家了。”林九简短道,目光扫过屋内,“周村长呢?”
“在里屋,”王文才推了推滑到鼻梁的眼镜,声音发颤,“刚才…刚才好像又吓着了…”
话音未落,里屋的门帘掀开,周村长佝偻着背走了出来。他脸色比昨夜更加灰败,浑浊的眼睛深陷,眼袋浮肿,显然也是一夜未眠,饱受惊吓。他看到林九和白流苏,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亮光,随即又被更深的忧虑淹没。
“道…道长,姑娘…你们…你们没事就好…”周村长声音嘶哑,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后怕,“那…那东西…没跟来吧?”
“暂时退了。”林九沉声道,走到屋内唯一那张破旧的木桌旁,“村长,我们在七叔公处,又寻得些东西,还请村长过目。”
他小心地从怀中取出那两枚沾着泥污的“通渊”铜钱,以及那片暗青色的护心鳞甲和新挖出的鳞片状硬物,一一摆在油灯昏黄的光线下。又将那本旧册子翻到描绘黑龙口河底裂隙、画着朱砂“╳”的那一页,推到周村长面前。
铜钱冰凉,鳞片幽光流转,册子上的朱砂“╳”在灯下透着一股不祥的血色。
周村长的目光落在铜钱上,身体猛地一颤,如同被烙铁烫到:“又…又是‘通渊’钱!”他枯瘦的手指颤抖着,想碰又不敢碰,“老王头一枚…七叔公一枚…这…这是催命符啊!”
“通渊?”白流苏敏锐地抓住这个称呼,“村长,这‘通渊’二字,究竟何解?是地名?还是…某种指代?”
周村长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铜钱反面那个模糊的“渊”字,嘴唇哆嗦着,仿佛那个字蕴含着莫大的恐怖。他沉默了许久,久到油灯的火苗都开始不安地跳跃,才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梦呓般说道:“…黑龙口…渡船翻下去的地方…那底下…最深…最深的河眼…就叫…‘通渊’…”
“通渊…”林九低声重复,目光锐利如电,“是那河眼的名字?那这铜钱上的‘通渊’,是指通向那河眼?还是…镇压那河眼?”
周村长猛地摇头,脸上皱纹挤成一团,充满了痛苦和迷茫:“不…不知道…没人知道…那地方…邪性得很…十三年前船翻下去,连个泡都没冒…十三条汉子…十三条精壮的汉子啊…就这么…没了…后来…后来那游方道士…丢下那黑牌子…说是‘镇河’…可镇的是啥?是河眼?还是…还是河眼里的东西?”他语无伦次,显然所知也极其有限。
林九的视线又落到那片护心鳞甲和新挖出的鳞片状硬物上:“村长,您昨夜曾说,这鳞片是‘她’的护心鳞?‘她’是谁?”
周村长浑浊的目光触及那片暗青色的鳞甲,身体又是一震。他枯瘦的手指悬在鳞片上方,剧烈地颤抖着,眼中翻腾着震惊、恐惧,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仿佛陷入了某种久远的回忆。
“她…”周村长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干瘪的嘴唇翕动着,那个名字仿佛卡在喉咙里,带着千钧的重量和禁忌,怎么也吐不出来。最终,他颓然垂下手臂,长长叹息一声,充满了无尽的疲惫和认命般的绝望:“…不能说…提不得…提了…‘它’会知道的…”
线索再次陷入僵局。屋内陷入一片压抑的沉默,只有屋外风雨的咆哮和油灯燃烧时细微的噼啪声。三个徒弟大气不敢出,挤在一起,只觉得这小小的屋子比外面风雨交加的荒野还要令人窒息。
就在这时——
笃、笃、笃。
一阵轻微却清晰的敲门声,突兀地响起,打破了死寂。
所有人悚然一惊!李秋生和王文才吓得差点跳起来,张晓光猛地握紧了手中的硬木棍。林九和白流苏瞬间进入戒备状态,桃木剑与离火玉心剑同时嗡鸣,金光与赤芒在昏暗的屋内流转。
“谁?”周村长声音发颤,惊恐地看向那扇歪斜的木门。
门外,风雨声似乎小了些。一个温婉柔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的女声,穿透门板传了进来,如同幽谷清泉,在这阴森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过路的,雨大迷了路,想讨碗热水暖暖身子…不知主人家,方不方便?”
声音温婉,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疲惫和恳求,听不出任何恶意。
周村长犹豫地看向林九。林九眉头微蹙,灵觉提升到极致,却并未感知到门外有强烈的阴邪之气,反而有一种…淡淡的草木清气?
白流苏也微微蹙眉,离火玉心剑的赤芒并未感应到强烈的威胁。
“开门看看吧,村长。”林九沉声道,示意徒弟们退后,自己和白流苏一左一右,隐在门后阴影中,剑尖斜指。
周村长深吸一口气,颤抖着手,拉开了门栓。
吱呀——
木门被推开一道缝隙。风雨裹挟着湿冷的气息涌入,门外站着一个女子。
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粗布衣裙,身形窈窕,却略显单薄。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绾起,几缕湿漉漉的发丝贴在白皙的颈侧。肩上背着一个半旧的竹篓,里面似乎装着些草药。一张脸算不上绝色,却清秀干净,尤其是一双眼睛,清澈得如同山涧溪水,此刻带着几分迷途的茫然和雨淋后的狼狈,正怯生生地望着屋内众人。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撑在手中的一把旧油纸伞,伞面是素净的青色,边缘已经磨损,在风雨中微微晃动着。
“打扰了…”女子声音轻柔,带着歉意,“雨实在太大了,山路难辨,看到这里有光,就冒昧过来了…”她的目光扫过屋内手持利剑、神情戒备的林九和白流苏,以及缩在墙角、满脸惊恐的三个年轻人,清澈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恰到好处的讶异和不安,微微后退了半步,“我…我只是想讨碗热水…若是不便,我这就走…”
她的神态、语气、乃至那沾着泥点的裙角和湿透的布鞋,都毫无破绽,完全是一个在风雨中迷路的寻常采药女。
然而,就在她目光掠过林九胸前道袍微微鼓起的位置时——那里正贴身放着那两片冰冷的鳞甲——她那清澈的眼底深处,一丝难以察觉的、冰寒彻骨的怨毒,如同毒蛇吐信般,一闪而逝。
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她微微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掩去所有情绪,再次抬起时,只剩下温婉的恳求:“我叫青娘…是山那边采药的…真的,只是避避雨…”
周村长看着这温婉柔弱的女子,又看了看林九和白流苏,犹豫了一下,侧身让开:“进…进来吧…外面雨大…”
青娘道了声谢,收起油纸伞,小心地放在门边,走了进来。她身上带着一股淡淡的、混合着雨水和草木根茎的清新气息,与屋内原本的陈腐药味截然不同。
她走到火堆旁——那里只剩下微弱的余烬——有些局促地站着,目光再次扫过屋内众人,最后落在林九身上,轻声问道:“道长…还有诸位,也是…避雨的吗?”
林九的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紧盯着这个自称“青娘”的女子。她的出现太过巧合,就在他们刚刚安葬七叔公、带着关键线索返回、石头离去、线索陷入僵局之时。而且,她身上那股草木清气虽然自然,却隐隐让他怀中那片护心鳞甲传来一丝极其细微的、如同共鸣般的冰凉悸动。
白流苏离火玉心剑的赤芒并未完全收敛,剑尖低垂,灼热的气息若有若无地笼罩着青娘。青娘似乎毫无所觉,只是微微瑟缩了一下,仿佛被屋内的寒意侵袭。
“贫道林九,与师妹及徒弟途经此地。”林九声音沉稳,听不出情绪,“姑娘独自一人,在这风雨天入山采药?”
青娘微微颔首,清秀的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家里…就剩我一个人了。靠山吃山,采些草药换点米粮…今日走得远了些,没想到近来这雨,一会一阵,一会一阵的时大时小,即不好判断,又来的突然…”她说着,目光不经意间再次扫过林九胸前,随即迅速移开,看向周村长,“老伯,能…能给碗热水吗?”
周村长连忙应声,转身去灶台边拿碗舀水。
屋内气氛微妙地凝滞着。三个徒弟挤在墙角,警惕地打量着这个突然出现的陌生女子。张晓光总觉得这女子温婉得有些过分,尤其是在这鬼地方。李秋生则被那双清澈的眼睛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又觉得她孤身一人可怜。
白流苏的灵觉如同最精密的丝线,细细探查着青娘周身的气息。草木清气浓郁,生机勃勃,确实不像邪祟。然而,在那生机之下,似乎又潜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阴冷?如同深埋地底的寒泉,被温暖的土壤覆盖。
林九的指尖在桃木剑柄上轻轻摩挲。他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青娘姑娘,可曾听说过…黑水河‘通渊’?”
“通渊?”青娘清澈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恰到好处的茫然,微微歪头,露出思索的神情,“是…是渡口那边吗?听村里的老人提过一嘴,说是什么河眼…很邪门的地方…”她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后怕,“我们采药的,都绕着那边走,不敢靠近的。”
她的回答滴水不漏。
周村长端着一碗热水过来,递给青娘:“姑娘,喝点热水暖暖。”
“多谢老伯。”青娘双手接过粗陶碗,小口小口地啜饮着热水,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清秀的眉眼。她似乎真的冻坏了,捧着碗的手指微微发白。
喝完水,她将碗还给周村长,再次道谢。目光在屋内众人脸上缓缓扫过,最后停留在林九身上,清澈的眸子里带着一丝探究和好奇:“道长…你们看起来,不像是普通的过路人。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吗?这黑水河一带…夜里确实不太平。”
她语气温婉,带着关切,仿佛只是一个心地善良的村姑。
林九没有回答,只是反问道:“姑娘独自居住在山里,就不怕这‘不太平’?”
青娘微微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恨意?
“怕…怎么不怕…”她轻声说,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湿漉漉的衣角,“可如今世道这么乱,再怕也得采药,不能断了来钱的营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