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星辉高中图书馆,阳光透过高大的彩色玻璃窗,在木质书架上投下斑斓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特有的油墨香与樟脑味,偶尔传来管理员轻手轻脚整理书籍的声响,静谧得让人不自觉放轻呼吸。
林默站在“异能理论”区的书架前,指尖划过一排排厚重的书籍——从《现代异能等级划分标准》到《高阶异能能量控制》,大多是围绕“等级提升”“单一异能强化”的内容,与他正在完善的“属性互补”理论关联不大。自从论文获奖后,他总觉得理论还缺一块“历史支撑”——是否在异能发展史上,早就有过类似“多系协同”的实践?这几天一有空,他就来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却始终一无所获。
“小伙子,在找关于‘异能协作’的古籍?”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林默回头,只见一位白发老者站在不远处,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毛衣,袖口还沾着几点墨渍,鼻梁上架着一副老旧的圆框老花镜,手里捧着一本封面泛黄、没有书名的线装书,眼神里带着岁月沉淀的睿智。老者看起来很面生,林默在学校待了半年,从未在教师名单或职工表上见过他。
“您怎么知道?”林默有些惊讶,他刚才只是对着书架出神,没跟任何人说话。
老者笑了笑,缓步走过来,指了指林默手里攥着的论文打印稿——首页“属性互补全域覆盖”几个字格外显眼:“昨天在学术报告厅听了你的分享,你的理论很有意思,打破了现在‘唯等级论’的僵局。不过你好像在找更早的理论依据?”
林默眼睛一亮,赶紧点头:“是的,我想知道历史上有没有异能者尝试过‘多系协同’,可找了几天,大多书籍都只讲单一异能强化,没提到协作。”
“不是没有,是太冷门,都藏在这些‘没人看’的古籍里了。”老者晃了晃手里的线装书,书页间露出几行手写的小楷,“这是民国时期一位叫‘叶景行’的异能学者写的《异能杂记》,里面记载了清末民初的‘四象异能队’,正好是你说的‘多系协同’。”
林默赶紧凑过去,老者小心地翻开书页,泛黄的纸页上,模糊的字迹记载着:“光绪二十三年,有异能者四,分掌‘光、风、植、御’,光者控场,风者疾行,植者续航,御者护阵,四人协同,曾退‘黑纹熊’(注:疑似现代A级异兽)于太行,非单者之强,乃互补之效也。”
“您看,”老者指着“非单者之强,乃互补之效”一句,“这和你的‘属性互补’是不是不谋而合?那时候没有‘等级划分’,异能者靠的就是观察彼此的能力特点,找到协作的方式,反而比现在很多‘A级单打’更有效。”
林默看着这段记载,心里豁然开朗——他之前总担心“属性互补”是自己的“凭空创造”,现在才知道,早在百年前就有类似实践,这让他的理论有了更坚实的历史支撑。“那本《异能杂记》里,还有更多关于‘四象异能队’的记载吗?比如他们具体怎么协作,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暗影豹’这样速度快的异兽?”
“有,里面还记了他们对付‘白影狐’(速度型异兽,类似现代暗影豹)的方法。”老者翻到另一页,“你看这里:‘白影狐疾如电,难锁定,光者以‘幻雾’迷其目,植者以‘缠根’缓其足,风者以‘旋刃’扰其势,御者以‘盾阵’护其核心,待狐力竭,风者以‘凝矛’刺其颈,一击而胜。’”
这段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林默——这不正是他为下周暗影豹实战设计的战术吗?苏晓的幻境(幻雾)、赵灵儿的藤蔓(缠根)、李瑶的风矛(凝矛)、陈曦的防御(盾阵),竟然和百年前的“四象异能队”不谋而合!
“太不可思议了!”林默激动地说,“我们为暗影豹设计的战术,居然和百年前的方法几乎一样!”
“这就是‘异能本质’的相通性啊。”老者合上书本,眼神悠远,“现在的异能界太看重‘等级’‘强度’,反而忘了最根本的‘协作’——异能者的能力就像拼图,单独一块再精美,也拼不出完整的图案,只有找到互补的那块,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异能杂记》里还有个冷门知识,你可能用得上——‘精神共鸣’对协作的影响。那时候的‘四象异能队’,每天会一起‘静坐观气’,让彼此的精神力产生微弱的共鸣,这样在战斗中,不用说话就能知道对方的意图,配合误差能降到‘呼吸之间’。”
林默心里一动——这正是他团队目前的小短板:虽然配合默契,但还需要靠“通讯器”或“喊指令”协调,遇到暗影豹这样速度快的异兽,指令传递可能会慢半拍。如果能像“四象异能队”那样,通过“精神共鸣”提升默契,实战中会更灵活。
“那‘静坐观气’具体怎么做?”林默赶紧追问,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老者耐心解释:“很简单,不用刻意调动异能,四个人围坐,闭上眼睛,专注于彼此的‘呼吸节奏’,慢慢让呼吸同步,再试着感受对方身上的‘能量波动’——比如光者的温暖,风者的轻快,植者的生机,御者的沉稳。时间长了,自然会形成‘共鸣’。”
他还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纸,上面是《异能杂记》里“静坐观气”的示意图,标注着四人的坐姿、呼吸频率、能量感知的重点:“这张给你,你们团队可以试试,说不定能解决‘指令延迟’的问题。”
林默接过图纸,小心地叠好放进笔记本,心里满是感激:“谢谢您!这些知识太重要了,不仅完善了我的理论,还帮我们解决了实战中的难题。对了,还没请教您的名字?”
“我姓周,以前在这图书馆管古籍,现在退休了,没事就来翻翻旧书。”周老笑着摆手,“不用谢我,你的理论能让更多异能者明白‘协作’的重要性,比我守着这些古籍有意义多了。”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林默跟着周老在“古籍区”穿梭——这里藏着很多不对外借阅的冷门书籍:有记载“异能与自然共生”的《草木谈异》,有分析“不同异能能量波动规律”的《异能量谱》,还有记录“低阶异能者逆袭案例”的《异能小传》。周老不仅帮他找出相关章节,还结合自己的理解,讲解其中的关键知识点。
比如《草木谈异》里提到“植物异能者可通过‘根系传导’,将自然能量分给队友”,这正好能补充赵灵儿“共生草”的理论依据;《异能量谱》里分析“风系能量波动频率与速度的关系”,能帮李瑶进一步优化风矛的凝聚节奏;《异能小传》里“防御异能者通过‘呼吸调整’降低能量消耗”的方法,陈曦用了肯定能提升防御续航。
临走时,周老把那本《异能杂记》借给了林默:“你拿去看,看完记得还回来就行。里面还有很多关于‘多系协同’的细节,说不定能给你更多启发。”
林默抱着《异能杂记》和一摞复印的古籍章节,走出图书馆时,夕阳正好落在书架的顶端,金色的光芒照亮了书页上的字迹,也照亮了他心里的思路——之前的“属性互补全域覆盖”理论,只包含了“功能、能量、空间”三个维度,现在加上周老提供的“历史依据”和“精神共鸣”,正好能补充第四个维度:“历史传承与精神协同”,让理论更完整、更有深度。
回到育徒阁,林默立刻召集四徒,分享了周老的发现和“静坐观气”的方法。苏晓、李瑶、赵灵儿、陈曦围着《异能杂记》,看着百年前“四象异能队”的记载,都兴奋不已。
“原来百年前就有和我们一样的团队!”苏晓摸着书页上的字迹,“他们用‘幻雾’迷白影狐,跟我的幻境一模一样!”
李瑶看着“风者以凝矛刺其颈”一句,笑着说:“我的风矛刚好能刺暗影豹的后颈,这简直是‘历史重现’啊!”
赵灵儿则对“植者以缠根缓其足”感兴趣:“我可以在静坐时,试着用藤蔓感受大家的能量,这样缠根时能更精准!”
陈曦也点头:“‘御者以盾阵护其核心’,我之前的防御范围有点散,以后可以跟着大家的呼吸调整,更集中保护核心区域。”
当天晚上,四徒就按照周老的方法,在育徒阁训练室尝试“静坐观气”——四人围坐成圈,闭上眼睛,跟着林默的口令调整呼吸。一开始,大家还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和呼吸声,有些不自在;但十分钟后,苏晓渐渐感受到赵灵儿身上的“生机”,像春天的草木般温暖;李瑶感受到陈曦的“沉稳”,像大地般可靠;赵灵儿感受到李瑶的“轻快”,像风般灵动;陈曦感受到苏晓的“明亮”,像阳光般温暖。
当呼吸完全同步时,林默的“能量感知”清晰地看到——四徒周身的能量光晕开始轻轻共鸣,苏晓的七彩光粒、李瑶的淡青光芒、赵灵儿的翠绿藤蔓、陈曦的银灰能量膜,像有无形的线连接在一起,能量流动的节奏变得完全一致。
“成功了!”苏晓睁开眼睛,兴奋地说,“我刚才能‘感觉到’李瑶想往左边移动,还没等她说,我就调整了幻境的方向!”
李瑶也点头:“我能感觉到陈曦的防御范围在跟着我的风遁调整,不用喊指令,就能配合!”
林默看着这一幕,打开系统面板——团队“配合默契度”从之前的95%提升到了98%,新增了“精神共鸣”被动效果:“实战中指令传递延迟降低50%,能量互补效率提升10%”。他知道,周老提供的冷门知识,不仅完善了理论,更让团队的实战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接下来的几天,林默一边研读《异能杂记》,补充理论的“历史维度”,一边带着四徒练习“静坐观气”,提升精神共鸣。周老偶尔会来育徒阁,看看他们的训练情况,偶尔指出古籍记载与实战的结合点,比如“四象异能队”用“光系能量加热植物汁液,提升续航效果”,苏晓和赵灵儿试了后,能量补充效率果然提升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