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襄阳城下杀声震天、血流漂杵之际,东北方向,东三郡的魏军大营却呈现出诡异的平静。
司马懿的大营扎在汉水东岸,与襄阳隔江相望。营寨连绵,旌旗招展,辕门戒备森严,一队队巡逻骑兵往来穿梭,营内炊烟袅袅,表面上看去,完全是一副厉兵秣马、随时准备渡江策应曹仁主攻的架势。
然而,在襄阳城丞相府临时军机房内,徐庶的目光却死死钉在沙盘上代表司马懿营寨的区域,眉头紧锁。他面前堆满了来自各个方向、关于司马懿动向的零散情报。
斥候甲报:司马懿营寨每日炊烟数量,远少于其宣称的五万大军所需,且时辰固定,似有规律。
斥候乙报:发现营寨后方有大规模车马频繁进出痕迹,尘土飞扬,但运输之物不明,且入营后未见物资明显增加。
细作丙(混入民夫)密报:营中前营兵马调动频繁,鼓噪操练,声势颇大;然中军、后营区域守卫异常森严,禁止靠近,且营内深处异常安静,不似大军驻扎。
抓获的魏军游骑口供(含糊不清):只知奉命巡哨,主力动向,非其可知。
“不对……太不对了!”徐庶猛地站起身,走到窗前,遥望东北方向司马懿大营隐约的轮廓,喃喃自语,“司马懿何等人物?岂会甘于在此隔岸观火,坐视曹仁苦战?其营寨看似严整,实则……空有其表!”一个惊人的念头在他脑海中炸开:“难道……他的主力……早已不在营中?!”
他立刻招来最精干的数队斥候,下达了近乎不可能完成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绕开正面巡逻,潜入司马懿营寨深处,尤其是中军、后营区域!探明虚实!我要知道,那里面到底有多少兵!主力究竟去了哪里!”
襄阳攻防战已持续了整整十日。曹仁的攻势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却始终无法撼动关羽这面铁铸的堤坝。
这一日,魏军的攻势达到了顶峰。徐晃亲自披甲持斧,督率最精锐的虎豹骑下马步战,组成敢死队,在数十架井阑和投石机的疯狂掩护下,猛攻东城一段被反复轰击、已显残破的城墙。魏军悍卒顶着盾牌,踩着堆积如山的尸体,终于用巨木撞开了一处坍塌的缺口!
“破城了!杀进去!”魏军发出狂喜的嘶吼,如同决堤的洪水,疯狂涌向缺口!
城头蜀军拼死堵截,长矛如林,箭矢如雨,但缺口处血肉磨盘,形势岌岌可危!
千钧一发之际!
“关”字大纛如赤色闪电,骤然出现在缺口后方!关羽身披重甲,倒提青龙偃月刀,在关平、周仓及数百亲卫“校刀手”的簇拥下,如同天神下凡,堵在了缺口处!
“鼠辈!安敢犯我城池!”关羽一声断喝,如同惊雷炸响,手中青龙刀化作一道匹练般的寒光!刀光过处,血浪翻腾!冲在最前的数名魏军悍卒,连人带甲被劈成两半!关平银枪如龙,周仓大刀翻飞,校刀手结成刀阵,如同绞肉机般将涌入缺口的魏军死死顶住,寸步难进!
关羽的出现,如同定海神针!城头守军士气大振!“大将军!大将军来了!”吼声震天动地!刘封、廖化率部从两侧疯狂反扑,滚木礌石、火油金汁再次倾泻而下!刚刚打开的缺口,瞬间变成了魏军的死亡陷阱!
徐晃在城下看得目眦欲裂,亲自擂鼓催战,但士气此消彼长,魏军攻势再而衰,三而竭。眼见关羽如同不可逾越的山岳,横亘在缺口处,魏军先锋死伤殆尽,后续部队被城头火力压制,无法有效增援。徐晃无奈,只得含恨下令鸣金收兵。
夕阳如血,映照着襄阳城下尸横遍野、残破不堪的战场。魏军如潮水般退去,留下遍地狼藉和无尽的失败气息。城头上,疲惫不堪却神情亢奋的蜀军将士,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他们望向那个屹立在残破城垣缺口处、甲胄浴血的伟岸身影,眼中充满了狂热与崇敬!是大将军!是关云长!再一次,在绝境中力挽狂澜,守住了襄阳!
关羽拄刀而立,微微喘息,丹凤眼扫过惨烈的战场,望向退却的魏军,最后定格在东北方司马懿那依旧旌旗招展却纹丝不动的大营,眼神深邃。
就在这时,徐庶带着一身风尘和压抑不住的惊疑,匆匆登上城楼,来到关羽身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君侯!司马懿……司马懿有诈!”
关羽目光一凝:“元直,讲!”
徐庶深吸一口气,指着东北方向:“属下派出的死士斥候,冒死潜入司马懿营寨深处探查……其前营确有数千兵马虚张声势,鼓噪操练!然中军、后营……十帐九空!粮草辎重堆积处,多为草人伪装!其主力大军……去向不明!至少已离开三日以上!”
此言一出,关羽身旁的关平、刘封等将皆倒吸一口凉气!司马懿的数万大军,竟然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他摆出如此大的阵势,佯装要进攻襄阳策应曹仁,竟然只是一个巨大的骗局!他真正的目标……究竟在哪里?
关羽抚髯的手微微一顿,丹凤眼中寒光暴涨,如同利剑般刺向司马懿营寨的方向,又仿佛穿透了重重迷雾,望向更遥远、更不可测的深渊。汉水的风带着浓重的血腥味和初冬的凛冽,吹动他染血的征袍,猎猎作响。
襄阳城暂时守住了,但一股更深的寒意,却悄然笼罩在荆襄大地上空。司马懿这条蛰伏的毒龙,终于亮出了它隐藏已久的獠牙,其指向,或将掀起一场远比曹仁猛攻更为恐怖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