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洵望着商会外熙熙攘攘的街道,心中的忧虑愈发浓重。他深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赵师爷绝非善类,府邸的守卫必然是铜墙铁壁。此次行动,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商会,准备与成员们进一步商讨应对之策,无论如何,他都要想尽办法突破这重重阻碍。
回到商会大厅,商会成员们早已严阵以待,目光中透着坚定与决然。张洵环顾众人,沉声道:“各位,我们已商定双管齐下之策,此刻先依计行事,派人暗中观察赵师爷府邸的布局与守卫巡逻规律。这是获取罪证的关键第一步,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位身形矫健、目光锐利的年轻商会成员站了出来,抱拳说道:“张公子,此事交给我等便是。我等定当小心谨慎,将那府邸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张洵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叮嘱道:“务必万分小心,不可暴露行踪。赵师爷老奸巨猾,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打草惊蛇。”
于是,数名商会成员乔装打扮,混入人群,朝着赵师爷府邸方向而去。他们有的扮作街头小贩,挑着担子,叫卖着各种杂物,看似随意地在府邸周边游走;有的装作闲逛的路人,漫不经心地打量着府邸的围墙、大门以及进出的人员。
张洵则在商会内焦急等待,坐立不安。他时而在厅中踱步,时而望向门外,盼望着成员们能早日带回消息。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缓缓流逝,每一刻都仿佛无比漫长。
几日后,负责观察的商会成员陆续归来。他们一脸疲惫,但眼中却透着兴奋。那位年轻成员快步走到张洵面前,说道:“张公子,经过几日观察,我们已大致摸清了赵师爷府邸的情况。府邸共有前后两门,前门守卫森严,有两队士兵轮流站岗,每队十人,每隔一个时辰换岗一次。后门相对守卫较少,但也有五人看守。府内有一座主院,四周环绕着几座偏院,罪证极有可能藏在主院的书房之中。而且,我们还发现了他们巡逻的规律,每晚子时,会有一队巡逻兵绕府一周,半个时辰后返回。”
张洵听后,眉头紧锁,陷入沉思。片刻后,他说道:“大家辛苦了。如此看来,虽然困难重重,但并非毫无机会。我们可以趁着巡逻兵换岗和巡逻的间隙,尝试潜入。”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就在大家准备行动之时,张洵却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他决定亲自前往赵师爷府邸周边查看一番。当他悄悄靠近府邸时,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异样。原本偶尔可见的闲杂人等,此刻竟消失得无影无踪,街道上显得格外冷清。府邸的守卫也似乎比之前更加警惕,眼神中透着一丝紧张与戒备。
张洵心中暗叫不好,看来赵师爷似乎有所警觉,加强了府邸的守卫。他躲在暗处,仔细观察着。只见原本每队十人的前门守卫,此刻竟增加到了十五人,且个个神情严肃,手持长枪,如临大敌。后门的守卫也增至八人,还不时有巡逻兵在附近来回走动。
张洵心中一阵懊恼,看来行动还未开始,便遭遇了重大阻碍。他深知,此时若贸然行动,无疑是以卵击石。但就此放弃,又实在不甘心。他在心中反复思索,试图寻找一个可行的办法,突破赵师爷的防范。
回到商会,张洵将自己的发现告知了众人。众人听后,皆面色凝重,大厅内气氛顿时变得压抑起来。“这可如何是好?”一位商会成员焦急地说道,“赵师爷加强了防备,我们想要潜入,难如登天。”
张洵看着众人,坚定地说道:“大家莫要灰心。虽然困难增大,但我们并非毫无办法。我们再重新商议,从长计议,总能找到破绽。”
众人围坐在一起,再次展开激烈讨论。有人提议用调虎离山之计,引开守卫;有人则认为可以贿赂府内的下人,获取内部消息。但这些提议,都因各种原因被一一否决。
张洵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发言,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性。突然,他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办法。“我们可以从赵师爷的弱点入手。”张洵说道,“据我所知,赵师爷此人极为贪财。我们不妨设下一个诱饵,引他上钩,分散他的注意力,然后趁机潜入府邸。”
众人听后,眼前一亮,但又有些担忧。“此计虽妙,但如何设饵,才能让赵师爷深信不疑?”一位商会成员问道。
张洵微微一笑,说道:“这便需要我们精心策划一番了。我们可以放出消息,说商会得到了一批稀世珍宝,准备运往别处。以赵师爷的贪婪本性,必然会心动。我们再安排一些人手,故意露出破绽,让他以为有机可乘。待他上钩后,我们便可趁机行动。”
众人听了张洵的详细计划,纷纷点头称赞。“此计甚妙!”那位年轻成员说道,“只要赵师爷分心,我们成功潜入的几率便大大增加。”
于是,众人再次忙碌起来,按照张洵的计划,开始准备各项事宜。然而,张洵心中依旧隐隐担忧。此计虽看似可行,但毕竟是与狡猾的赵师爷斗智斗勇,稍有不慎,便可能全盘皆输。而且,就算成功引开赵师爷的注意力,潜入府邸后,能否顺利找到罪证,也是个未知数。
在紧张的准备过程中,张洵不断在心中权衡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思考着应对之策。他深知,这是一场生死博弈,容不得丝毫差错。
行动还未开始就遭遇如此阻碍,张洵虽已想出应对之策,但心中仍充满担忧。这个看似巧妙的计划,能否顺利实施?能否突破赵师爷的重重防范,成功获取罪证?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张洵和商会成员们,只能背水一战,向着那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前路坚定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