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的夜晚格外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犬吠声打破宁静。燕青领着三人穿行在狭窄的巷道中,最终停在一处不起眼的院落前。
\"就是这里了。\"燕青有节奏地叩击门环,三长两短。
片刻后,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探出头来。见到燕青,他眯起眼睛:\"小燕子?这么晚了,还带这么多朋友来?\"
燕青笑道:\"胡老爹,有生意照顾您。需要改头换面,越快越好。\"
胡老爹打量了一下武松等人,点点头:\"进来吧。\"
院内别有洞天,各种面具、假发、药水琳琅满目。胡老爹的手艺果然名不虚传,经过一番巧手改造,四人已是面目全非。
武松变成了一个面色蜡黄的书生,潘金莲化作一个面容平凡的中年妇人,燕青扮作富家公子哥,扈三娘则成了随行丫鬟。
\"妙啊!\"燕青对镜自照,啧啧称奇,\"胡老爹的手艺越发精进了。\"
胡老爹捋须笑道:\"易容之术,重在神韵。你们切记,不仅要改容貌,更要改举止气度。特别是你,\"他指向武松,\"书生要有书生的样子,别再挺着武人的身板。\"
武松试着弓背缩肩,模仿文人走路的姿态,惹得众人忍俊不禁。
付过酬金后,四人趁着夜色离开小镇。有了新身份的掩护,他们顺利混入一队前往汴梁的商队中。
三日后,巍峨的汴梁城郭终于出现在眼前。作为大宋都城,汴梁繁华无比,城门口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好大的阵仗。\"潘金莲轻声感叹。她前世虽在书中读过汴梁盛景,亲眼所见仍是震撼。
城门口贴着他们的海捕文书,但守城士兵只是随意扫视过往行人,并未仔细盘查。四人顺利进城,按照燕青的建议,投宿在城南一家不起眼的客栈。
安顿好后,燕青独自外出打探消息。傍晚时分他返回时,面色凝重。
\"情况不太妙。\"燕青压低声音,\"墨宴明晚举行,但请柬管控极严,没有特定信物根本无法进入。\"
扈三娘问道:\"需要什么信物?\"
\"一枚特制的墨玉令牌。\"燕青从怀中取出一张草图,\"我重金买通了一个仆役,画下了令牌的样子。据说每位宾客都要出示此物,经过特殊检验真伪。\"
潘金莲仔细查看草图,忽然道:\"这令牌的纹路...我好像在哪里见过。\"她取出那枚铜钥匙,\"你们看,这上面的云纹是不是很相似?\"
武松对比后点头:\"确实相似。但这铜钥匙如此细小,与令牌相去甚远。\"
一直沉默的扈三娘忽然开口:\"或许...这钥匙本身就是信物?你们想,墨家最重机关巧术,说不定这钥匙能通过某种特殊检验。\"
燕青一拍大腿:\"有理!明日我们分头行动。我去搞一套像样的行头,你们研究这钥匙的奥秘。\"
次日清晨,燕青早早出门,晌午时分带回几个包袱,里面是四套华贵的服饰。
\"乖乖,这一套得要上百两银子吧?\"武松拿起一件锦袍,咋舌道。
燕青笑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既然要冒充贵宾,行头可不能寒酸。\"
潘金莲却一直盯着那枚铜钥匙发呆。她尝试了各种方法:浸水、火烧、甚至用刀刮擦表面,都毫无反应。
\"或许需要特殊的触发条件。\"扈三娘提醒道,\"墨家重道,说不定需要配合特定口诀或手法。\"
这句话点醒了潘金莲。她想起前世看过的武侠小说,试着将内力注入钥匙。令人惊讶的是,钥匙竟然微微发热,表面的云纹发出淡淡荧光!
\"有反应了!\"她惊喜道。
就在荧光亮起的瞬间,钥匙突然变形展开,竟然变成了一枚小巧的墨玉令牌!与燕青草图上的完全一致!
\"妙啊!\"燕青赞叹,\"墨家机关术果然名不虚传!\"
武松却皱眉:\"但令牌只有一枚,我们却有四人...\"
扈三娘道:\"无妨。大户人家赴宴,带几个随从也是常理。重要的是持令之人能够入场。\"
计议已定,四人开始分工。由潘金莲持令冒充贵宾,武松扮作护卫,燕青作陪客,扈三娘当丫鬟。各自熟记伪造的身份背景,以免露出破绽。
傍晚时分,四人乘坐租来的马车前往金明池别院。越是接近目的地,越是感受到森严的戒备。沿途随处可见便衣暗哨,监视着往来的车马。
别院门前车水马龙,宾客云集。一个个锦衣华服的达官显贵出示令牌后进入府中。潘金莲深吸一口气,在武松的搀扶下走下马车。
守门的侍卫拦住去路:\"请出示令牌。\"
潘金莲镇定地取出墨玉令牌。侍卫接过,放在一个特殊的铜盘上。铜盘发出微光,令牌上的云纹似乎活了过来,流动生辉。
\"验证通过。\"侍卫恭敬地递回令牌,\"夫人请进。\"
四人顺利进入别院。院内别有洞天,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布置得极为雅致。宾客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交谈,侍者穿梭其间奉上美酒佳肴。
燕青低声道:\"我四处转转,打探消息。\"说着混入人群。
武松紧随潘金莲身后,警惕地观察四周。扈三娘则装作整理潘金莲的衣饰,实则留意往来人等。
忽然,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这位夫人面生得很,不知是哪家的亲眷?\"
潘金莲转身,见是一个身着紫袍的中年官员,忙按事先准备好的说辞答道:\"妾身乃苏州米商赵氏内眷,受友人相邀而来。\"
那官员眯起眼睛:\"苏州赵家?可是做丝绸生意的赵百万?\"
潘金莲心中一惊,暗叫不好。她随口编造的身份,竟真有其人!但事已至此,只得硬着头皮道:\"大人认错了,妾身夫君做的是米粮生意。\"
那官员哈哈一笑:\"原来如此。看来是老夫记错了。\"但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就在这时,一阵钟声响起,宾客们纷纷向正厅聚集。一个管家模样的人高声宣布:\"墨宴即将开始,请各位贵宾入席。\"
正厅内布置得富丽堂皇,每张案几上都摆放着精美的酒食。潘金莲被引到靠前的位置,武松和扈三娘立在她身后。燕青不知何时也回来了,站在不远处对她微微点头。
忽然,全场安静下来。李提刑——或者说墨文轩——缓步走上主位。他今日穿着一身玄色长袍,袖口绣着金色云纹,气度非凡。
\"欢迎各位赏光赴宴。\"墨文轩声音洪亮,\"今日之宴,名为'墨宴',实则是为诸位展示一件旷世奇宝。\"
宾客们纷纷交头接耳,显然都对这\"旷世奇宝\"充满好奇。
墨文轩拍拍手,两个侍者抬上一个紫檀木箱。打开箱盖,里面是一尊青铜机关鸟,做工精巧,栩栩如生。
\"此乃墨家秘宝——朱雀机关鸟。\"墨文轩得意道,\"不仅能翱翔九天,更内藏玄机。\"
在众人惊叹的目光中,机关鸟竟然振动双翅,飞了起来!它在厅内盘旋一周,口中突然喷出五彩烟雾,烟雾中隐约显现出山水图案。
宾客们看得目瞪口呆,赞叹不已。唯有潘金莲心中冷笑:这不过是些机关巧术,配合药物产生的幻象罢了。
墨文轩似乎看穿她的心思,忽然道:\"或许有贵宾觉得这只是雕虫小技。那么...\"他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潘金莲身上,\"就请这位夫人上前来,亲自体验一下墨家秘术的玄妙。\"
全场目光顿时聚焦在潘金莲身上。武松下意识地握紧袖中短刃,扈三娘也紧张起来。
潘金莲心念电转,起身微笑道:\"承蒙大人厚爱,妾身荣幸之至。\"她缓步上前,心中急速思索对策。
墨文轩取出一面铜镜:\"请夫人看这面镜子。\"
潘金莲望向铜镜,忽然觉得一阵眩晕。镜中似乎有漩涡流转,要将她的心神吸入其中。她猛然惊醒:这是催眠术!
她急忙默念静心口诀,稳住心神。镜中的幻象果然减弱了许多。
墨文轩眼中闪过惊讶,随即笑道:\"夫人果然非同寻常。不知可愿尝试另一个游戏?\"他不等潘金莲回答,便拍手道,\"请'墨傀'。\"
侧门打开,两个戴着青铜面具的人押着一个人走进来。当看到那人的面容时,潘金莲几乎失声惊呼——那竟是真正的李提刑!他面容憔悴,眼神呆滞,显然受了极大的折磨。
墨文轩淡淡道:\"这位才是真正的李提刑。至于我嘛...\"他缓缓撕下脸上的人皮面具,露出一张完全不同的脸孔,\"墨文轩,墨家第三十七代传人。\"
宾客中响起一阵惊呼。有几个官员想要起身,却被身后的\"侍者\"按住肩膀,不得不坐回原位。
墨文轩继续道:\"今日请诸位来,实则是要共商大计。大宋气数已尽,唯有墨家之道可救天下。若诸位愿助我一臂之力...\"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将来必定少不了好处。\"
潘金莲心中骇然。这分明是一场鸿门宴!墨文轩是要逼这些官员与他同流合污!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那个看似呆滞的李提刑突然暴起,一把抓住墨文轩的手臂:\"逆贼!我与你拼了!\"
场面顿时大乱。武松立即护在潘金莲身前,燕青和扈三娘也迅速靠拢。
墨文震怒,一掌击飞李提刑:\"找死!\"他大喝一声,\"关门!一个都不许放走!\"
厅门轰然关闭,那些\"侍者\"纷纷亮出兵器,将宾客们团团围住。
一场恶战,眼看就要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