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堆前弥漫着死寂。
潘金莲抱着沉睡的墨心,指尖还在微微发抖。怀中的核心晶体彻底冰冷,仿佛刚才那瞬间的滚烫与光芒只是濒死前的幻觉。可身后那片刚刚吞噬了数条生命的废墟,无声地诉说着真实。
武松收回望向废墟的目光,眼神复杂地扫过潘金莲怀中的孩子,最终定格在她苍白却异常坚定的脸上。“此地不宜久留,震动未止。”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潘金莲点头,深吸一口带着浓重尘土味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她看了一眼怀中恢复平静的墨心,又望向武松,声音虽轻却不容置疑:“我们得继续走。‘方舟’……必须找到。”
那是唯一的希望,不仅是为了他们自己,或许……也是为了平息这片因墨心而狂暴的大地。
一行人再次踏上逃亡之路。身后的海啸轰鸣似乎被层层山峦阻挡,变得遥远,但脚下大地的震颤依旧频繁,提醒着他们末日仍在持续。沿途景象触目惊心,大地遍布裂痕,曾经的山泉改道,溪流干涸,偶尔能看到被掩埋了一半的村庄遗迹,死气沉沉。
他们沿着崎岖的山势向上,依靠着武松的经验和潘金莲怀中那偶尔会传来一丝微弱悸动(不知是错觉还是真实)的晶体指引方向。
走了约莫小半个时辰,前方隐约传来断断续续的哭泣和压抑的争执声。
武松立刻抬手示意停下,身形一闪,悄无声息地潜行过去,借着一块巨岩遮掩向下望去。
下方是一处相对平坦的山坳,聚集着二三十个衣衫褴褛的幸存者,男女老少皆有,个个面黄肌瘦,神情惶恐。他们似乎是因为刚才剧烈的山体滑坡而被迫停留在此,几个壮年男子正在试图安抚慌乱的人群,但效果甚微。一个妇人抱着似乎没了声息的孩子,发出绝望的哀泣。
“是流民。”武松退回,言简意赅地说明情况,“人数不少,状态很差。”
潘金莲蹙眉。经历过刚才山洞里的冲突,她对陌生的幸存者抱有极大的警惕。但看着怀中安睡的墨心,再听听远处那隐约的哀泣,她心中一动。
“我们绕过去?”阿如罕提议,狼吻低伏,显露出戒备。
潘金莲沉默片刻,却摇了摇头。她轻轻摩挲着怀中冰冷的晶体,低声道:“或许……能从他们口中,知道些外面的情况,或者……关于‘山’的传说?”
“星骸”说过,要依靠“古老的星图”和“星主的本能”。这些世代居住于此的山民,口中或许就流传着不为人知的古老传说,那可能就是缺失的“星图”碎片。
武松看了她一眼,明白了她的意图,沉吟道:“风险不小。”
“我明白。”潘金莲点头,“但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风险更大。小心接触,问明情况就走。”
这一次,她主动抱着墨心,走在武松身侧,向着那处山坳走去。
他们的出现,立刻引起了流民的骚动。惊恐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射过来,尤其是在看到武松手中那柄明显不凡的朴刀,以及潘金莲即便狼狈也难掩的殊色容颜时,恐慌在人群中蔓延。几个男人紧张地握紧了手中的木棍和锄头,将妇孺护在身后。
“你们……你们是什么人?”一个看起来像是领头的老者,壮着胆子颤声问道,他脸上满是沟壑,眼神浑浊却带着一丝祈求,“我们只是逃难的,没有粮食,也没有值钱的东西……”
潘金莲停下脚步,与流民保持着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放缓了声音,尽量显得没有威胁:“老丈莫怕,我们也是逃难之人,只想问问路,打听点事情。”
她的目光扫过那群面黄肌瘦的流民,尤其在那个抱着孩子无声垂泪的妇人身上停留了一瞬,心中恻然。她示意了一下武松,武松默默从随身携带的、所剩不多的干粮袋里,取出几块饼,放在前方一块干净的石头上。
这个举动,稍稍缓解了紧张的气氛。流民们的目光瞬间被食物吸引,带着渴望,却没人敢上前。
那老丈看了看食物,又看了看虽然持刀但并未显露杀气的武松,以及抱着孩子、面容温和(他看来如此)的潘金莲,警惕稍减,叹了口气:“唉……这世道,还有什么路可问?天塌地陷,到处都是死路啊!”
“老丈,你们可知,这附近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比如……古老的遗迹,或者关于能躲避灾祸的‘方舟’、‘圣地’的传说?”潘金莲试探着问道,紧紧盯着老丈的反应。
“方舟?圣地?”老丈茫然地摇了摇头,他身后的流民们也大多一脸迷惑。
潘金莲心底微微一沉。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一直缩在母亲怀里、约莫七八岁、瘦骨嶙峋的小女孩,却怯生生地抬起头,小声说:“爷爷……黑云谷……黑云谷里,不是有个会发光的……大石头吗?阿爹以前打猎迷路,回来说见过的……”
老丈一愣,随即像是想起什么,脸色猛地一变,急忙捂住小女孩的嘴:“小孩子家胡说什么!那是禁地!去不得!有山神发怒的!”
黑云谷?发光的大石头?
潘金莲与武松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亮光。
怀中的核心晶体,似乎极其轻微地、悸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