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清晨的阳光,裹着几分初秋的柔润,斜斜落在厨房的料理台上。顾沉舟正站在台前揉面团,指尖沾着薄薄一层小米粉——这是他昨晚翻了三本省妇幼营养师的讲义,特意选的低敏食材,打算做适合孕早期宝妈的“小米陈皮糕”,既能缓解孕吐,又不会给肠胃添负担。
“你这面团揉得也太认真了,跟做精密仪器似的。”苏晚披着浅灰色珊瑚绒外套走过来,手里端着杯温好的苹果汁,轻轻靠在料理台边。她孕晚期的水肿比上周明显些,脚踝处的袜子微微勒出印子,顾沉舟见状,立刻放下面团,蹲下身帮她把袜子往下拉了拉,掌心贴着她的脚踝轻轻揉了揉:“怎么不叫我?水肿了要多歇着。”
“看你忙得专注,不想打扰你。”苏晚笑着把苹果汁递给他,目光落在料理台上的食材盒里——去皮的山药切成小块泡在清水里,晒干的陈皮剪得碎碎的,还有分装在小碟里的椰枣泥,“这椰枣泥是昨天李姐送来的吧?说比白糖健康,还能提味。”顾沉舟接过杯子喝了一口,又站直身子继续揉面团:“对,李姐说她孕早期靠这个当零食,没怎么吐过。我试了下,甜度刚好,还带点枣香,比加蜂蜜安全。”
正说着,顾沉舟的手机响了,是上周来咨询控糖的王姐。“顾总,跟您报个喜!我昨天按您给的食谱吃了一天,今天测血糖居然降到5.1了!”王姐的声音透着雀跃,“我同事看我效果好,也想跟您请教,她孕12周,总吐酸水,吃什么都没胃口,您有办法吗?”
顾沉舟看了眼苏晚,顺手把手机开了免提:“让她试试吃点苏打饼干打底,再喝半杯温姜茶——姜要去皮煮,别放太多,不然会辣胃。要是还吐,就吃我今天做的小米陈皮糕,我等下多做几份,您方便的话中午来拿,顺便带您同事一起,我教她怎么自己做。”挂了电话,苏晚忍不住打趣:“现在你都快成‘孕期饮食顾问’了,比我这孕妇还懂怎么照顾孕妇。”
顾沉舟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又从抽屉里拿出个笔记本——这是他专门记宝妈反馈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王姐:荞麦粥需煮40分钟才糯”“李姐:山药泥加椰枣泥更易入口”,他在新的一页写下“孕12周吐酸水:苏打饼干+温姜茶,小米陈皮糕”,还特意画了个小太阳,“等下把这个整理成表格,下次工作坊发给宝妈们,比口头说清楚。”
刚把面团放进蒸箱,门铃就响了。苏晚走到玄关开门,门外站着两个穿职业装的女生,手里拎着文件袋,脸上带着几分拘谨:“请问是苏晚苏总吗?我们是‘创科互联’的hR,叫我小周就行,这位是我同事小林。”小周递过一张名片,语气带着敬佩,“我们看了行业协会的致歉声明,还有您团队做的孕期工作坊,特别受触动——我们公司有五个孕期员工,总有人担心影响工作,想向您请教怎么平衡孕期员工的工作和休息。”
顾沉舟听到声音,擦了擦手从厨房走出来,笑着把两人请进客厅:“先坐,我给你们泡点陈皮茶,解解乏。”苏晚则从书房拿出一叠资料,是她这两周整理的“孕期职场适配指南”,里面标着“孕早期可调整通勤时间,避开早高峰”“孕晚期可申请每周一天居家办公”“避免安排加班及重体力工作”等细则,还有她自己的工作时间表作为参考。
“我们之前总怕孕期员工效率低,没想到苏总您孕晚期还能牵头做工作坊。”小林翻着指南,忍不住感叹,“您看这条‘孕期员工优先参与轻量创意类工作’,太实用了!我们公司做设计的,之前总让孕期设计师改图到半夜,现在看来完全没必要。”顾沉舟端着陈皮茶过来,放在两人面前:“其实孕期宝妈更细心,我太太做方案时,连宝妈用户的需求都考虑得比以前周全。”
说话间,蒸箱“叮”的一声响——小米陈皮糕蒸好了。顾沉舟走进厨房,把糕切成小块,装在白瓷盘里端出来:“你们尝尝,这是给孕早期宝妈做的,缓解孕吐的。”小周拿起一块放进嘴里,嚼了嚼眼睛一亮:“有淡淡的陈皮香,还不甜腻,比外面买的零食健康多了!我们公司食堂要是能做这个,肯定没人担心孕期没的吃。”
“要是你们需要,我可以把食谱给你们食堂师傅。”顾沉舟拿出手机,把小米陈皮糕的配料和步骤调出来——小米粉150克、山药泥80克、陈皮碎10克、椰枣泥30克、温水50毫升,每一步都标着时间和注意事项,“山药要蒸到用筷子能戳透,陈皮要提前泡软去白瓤,不然会苦。”小周立刻拿出手机拍照,笑着说:“太感谢了!我们回去就跟领导说,不仅要改孕期福利,还要把您这食谱引进食堂。”
送走小周和小林,苏晚靠在顾沉舟怀里,翻着手机里的宝妈群。群里正热闹,有宝妈发了自己按顾沉舟食谱做的“荞麦山药粥”照片,配文“今天血糖5.3,终于不用住院了!”,下面跟着一串点赞和提问,还有宝妈问“孕晚期能不能做孕妇瑜伽”“待产包要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要不我们在工作坊里加个‘待产包清单’的环节吧?”苏晚抬头看着顾沉舟,“很多宝妈跟我一样,不知道该买什么,怕买多了浪费,又怕漏了必需品。”顾沉舟摸了摸她的小腹,刚好碰到安安轻轻踢了一下,他忍不住笑了:“好啊,我晚上整理清单,分‘必买’和‘可选’两类,比如吸奶器是必买的,消毒器可以选紫外线的,比水煮方便。”
下午三点,苏晚准时打开工作坊的线上答疑群。刚上线,就有几十条消息弹出来——有孕16周的宝妈问“能不能吃火锅”,有孕32周的宝妈问“胎位不正怎么办”。顾沉舟坐在她旁边,帮她整理回答要点,比如“火锅要吃清汤,肉要煮10分钟以上”“胎位不正可以每天跪15分钟,膝盖垫软垫子”,还特意提醒“有异常要及时去医院,别自己瞎试”。
答疑到一半,行业协会的李秘书发来微信,说有两家本地媒体想采访他们,想聊聊“如何用企业力量助力孕期宝妈”。苏晚有些犹豫,顾沉舟握住她的手:“可以试试,刚好能让更多企业关注孕期员工,也让更多宝妈知道有地方可以求助。”苏晚点点头,回复李秘书“下周三下午有空”,又在答疑群里跟宝妈们说:“下次工作坊我们邀请了产科医生,有问题可以现场问。”
傍晚时分,王姐带着她的同事张姐来了。张姐孕12周,脸色还有些苍白,一进门就说:“我这两周吐得厉害,吃什么吐什么,昨天听王姐说您有办法,就赶紧过来了。”顾沉舟把小米陈皮糕递给她,又给她倒了杯温姜茶:“先吃块糕垫垫,再喝口姜茶,慢慢喝,别呛着。”
张姐小口吃着糕,果然没像平时那样觉得恶心,她忍不住眼眶发红:“之前我跟领导说想调个轻松点的岗位,领导说我‘怀孕就娇气’,看了你们做的工作坊,才知道孕期不是我的错。”苏晚递过一张纸巾,把“孕期职场适配指南”递给她:“你可以把这个给你领导看看,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改福利,他会理解的。”
送走王姐和张姐,顾沉舟开始准备晚饭——给苏晚做了清蒸鲈鱼和清炒菠菜,都是低油低盐的,还特意把鱼肉剔下来,切成小块方便她吃。苏晚坐在餐桌旁,看着他忙碌的身影,突然想起婚礼前他还总说“厨房是女人的地盘”,现在却能熟练地处理食材,甚至比她还懂孕期饮食。
“想什么呢?”顾沉舟把鱼端上桌,坐在她对面,帮她夹了块鱼肉,“明天我们去趟母婴店吧,给安安买两件小衣服,顺便看看待产包需要什么。”苏晚咬着鱼肉,笑着点头:“好啊,我还想给工作坊的宝妈们挑点小礼物,比如防孕吐的陈皮糖,实用又贴心。”
晚饭过后,顾沉舟坐在书桌前写孕期日记,苏晚靠在他旁边的椅子上,整理今天的答疑记录。台灯的暖光落在纸页上,顾沉舟的字迹比平时更柔和:“周日,研发小米陈皮糕,适配孕早期孕吐;接待创科互联hR,分享孕期饮食食谱及职场指南,获认可;线上答疑解决23位宝妈疑问,敲定媒体采访及工作坊新增‘待产包清单’环节;王姐携同事来访,赠糕及指南,助其缓解孕吐与职场困惑。安安胎动渐频,似在回应周遭温暖。谣言散去后,更多人聚在‘助力孕期’的事上,这比任何认可都珍贵。”
写完日记,顾沉舟把本子放进抽屉,转身抱起苏晚走到床边——她孕晚期走久了会累,他最近总这样抱她。刚躺下,安安就轻轻踢了踢苏晚的肚子,顾沉舟立刻把耳朵贴上去,像在听什么秘密,然后抬头对苏晚笑:“我好像听到安安说‘喜欢小米糕’了。”
苏晚被他逗笑,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发:“你就瞎编吧。”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落在床头柜上的小米陈皮糕和孕期指南上,暖黄的光把房间衬得格外温馨。窗外的风轻轻吹着,房间里只有两人的呼吸声和偶尔的胎动声,像是在诉说着这段被爱与温暖包裹的孕期时光,也为即将到来的工作坊和新生命,悄悄攒着更多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