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槐庭小筑,是被晨露滚过“槐葵”花瓣的轻响唤醒的。天刚亮,第一缕晨光就像融化的蜜糖,顺着花架的木缝淌下来,落在院子中央的“槐葵”上——完全绽放的花盘像个小小的太阳,嫩黄的花瓣边缘泛着浅金,沾着的晨露折射出细碎的光,把花瓣映得像缀了串小钻石。藤蔓又往花架外侧爬了寸许,新抽的嫩须缠着木架,像在悄悄探索新的天地。老槐树的枝桠上,槐花还沾着晨露,风一吹,“簌簌”落下几片,落在石桌的瓷碗里,连空气里都裹着清甜的槐香,混着刚煮好的红枣小米粥香气,从厨房飘进卧室。
苏晚是被鼻尖的槐香勾醒的,睁眼时,顾沉舟正坐在床边,手里拿着她的手机——屏幕上是昨晚发给园长的画稿截图,园长刚回复了消息,他正用指尖轻轻放大图片,看孩子们提的细节有没有遗漏。“醒了?”他转头,眼里带着刚醒的柔意,睫毛上还沾着点晨光的碎影,“园长说画稿太完美了,孩子们看到截图都在欢呼,让咱们今天把画稿打印出来,下午送过去让孩子们再看看。”
苏晚猛地坐起来,睡衣的衣角蹭过床单,带着槐香的余温:“真的吗?我就知道他们会喜欢!那个加了小蝴蝶结的槐花项链,还有卷毛小狗,肯定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细节。”她赤着脚跑下床,跑到窗边时,正看到“槐葵”的花盘朝着东方,花瓣在风里轻轻晃,像在跟她打招呼,心里像被晨露浸过一样清爽,“你看它的花瓣多精神!一点都没蔫,比刚开的时候还亮。”
顾沉舟走过来,伸手把拖鞋放在她脚边,指尖碰了碰她微凉的脚背,嘴角弯着:“别光看花,先洗漱。我煮了红枣小米粥,还热了顾母昨天送来的南瓜饼,吃完咱们去打印店,顺便把画框的尺寸报给爸,让他好调整。对了,苏姨早上发消息,说要带刚磨的豆浆来,让咱们带点去工作室当下午茶。”
苏晚点点头,转身去卫生间,路过衣柜时,顺手拿了件浅粉色的针织衫——是顾沉舟去年送她的,领口绣着细小的槐树叶,她说过穿这件显白,他一直记得。洗漱完坐在石桌旁,小米粥的甜香混着南瓜饼的软糯口感在舌尖散开,她舀了一勺粥,抬头就见顾沉舟正把红枣挑出来放在她碗里:“你昨天说有点贫血,多吃点红枣补补。对了,打印店的王师傅说今天人少,咱们过去就能打,不用等。”
“你怎么什么都记得?”苏晚咬着南瓜饼,心里暖得发慌,“我随口说的贫血,你居然还放在心上。”
“你的事哪有‘随口说’的?”顾沉舟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上次你工作室忙到半夜,说红枣粥养胃,我就记着了。对了,张奶奶刚才在院门外探头,说给咱们带了刚摘的黄瓜,让咱们中午拌凉菜吃,还说‘槐葵’的花瓣别让小鸟啄了,她早上已经赶过两次麻雀了。”
苏晚眼睛一亮,想起张奶奶总记着院子里的花草,每次有新鲜蔬菜都会送过来:“太好了!张奶奶太贴心了!咱们一会儿走的时候,给她拿块南瓜饼,让她也尝尝顾母的手艺。”
刚吃完早餐,院门外就传来苏母的声音:“晚晚!沉舟!”苏晚跑过去开门,见苏母拎着个保温桶,里面装着刚磨的豆浆,还有一碟刚拌好的黄瓜凉菜,“刚磨的豆浆还热乎着,你们带去工作室,下午饿了喝。黄瓜是张奶奶刚送我的,我拌了点醋和香油,你们中午可以吃。”
“谢谢妈!您太费心了!”苏晚接过保温桶,又把手里的南瓜饼递过去,“这是顾母烤的南瓜饼,您尝尝,甜糯不腻,特别好吃。”
苏母接过南瓜饼,咬了一口,眼睛亮了:“真好吃!比我烤的还香!晚晚,你们送画稿的时候,记得跟孩子们说,要是还想加细节,随时跟你们说,别嫌麻烦。”
“知道啦妈,”苏晚笑着点头,“我们会跟园长说的,孩子们的想法最重要。”
收拾好东西,两人跟苏母道别,拎着画稿和保温桶往打印店走。清晨的风里裹着槐香和泥土的气息,路边的槐树枝桠伸到头顶,偶尔落下几片花瓣,落在苏晚的发梢。顾沉舟伸手帮她拂掉,指尖蹭过她的发顶,带着阳光的温度:“你说孩子们看到打印出来的画稿,会不会围着咱们问什么时候能挂在活动室?上次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还说要每天去看画里的蝴蝶结。”
“肯定会!”苏晚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咱们下午送过去的时候,带几支彩笔,让孩子们在画稿边缘画点小槐花,这样画稿就更有意义了,是咱们一起完成的。”
到打印店时,王师傅已经把打印机预热好了。“苏小姐!顾先生!”王师傅笑着迎上来,“昨天你说要打印大尺寸的画稿,我特意留了最好的铜版纸,打印出来色彩鲜亮,挂在活动室肯定好看。”
苏晚把画稿文件递给王师傅,看着打印机“滋滋”地吐出画纸,心里满是期待。顾沉舟站在旁边,帮她整理刚打印好的画稿,怕折到边角:“你看这个颜色,比屏幕上还鲜亮,孩子们肯定会喜欢。”
打印完画稿,两人直接往顾父的木工房走。顾父正在打磨画框,槐木的清香飘在空气里,画框的边缘已经磨得光滑圆润,顾母坐在旁边的小凳上,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绣小槐花挂件——白色的丝线绣出半开的槐花,花蕊用了浅金色的线,在晨光里闪着柔亮的光。
“爸!妈!”苏晚走进木工房,举起手里的画稿,“画稿打印出来了,您看看尺寸合不合适,要是大了咱们再调整。”
顾父放下砂纸,接过画稿,比量着画框:“正好!我昨天按你说的尺寸做的,一点都不差。你妈说要在画框的四个角绣上槐花,再把小狗挂件缝在左下角,跟画里的小狗呼应。”
顾母举起手里的挂件,眼里满是笑意:“晚晚,你看这个槐花绣得怎么样?我特意用了跟画里一样的浅白色,缝在画框上肯定好看。还有这个小狗挂件,我绣了个小项圈,跟画里的一模一样。”
苏晚凑过去看,眼里满是惊喜:“太好看了!阿姨您绣得真精致,比我画的还生动。爸,这个画框也做得特别好,槐木的纹理清晰,摸着还舒服。”
顾父难得露出笑容,伸手摸了摸画框:“喜欢就好,明天就能刷漆,刷完漆晾两天,就能把画装进去了。你们下午送画稿去幼儿园,别太累了,要是需要帮忙挂画,跟我说,我去帮忙。”
“谢谢爸!”苏晚笑着点头,“等装画的时候肯定麻烦您,到时候咱们一起去幼儿园,让孩子们看看画框上的刺绣。”
离开木工房,两人往幼儿园走。路上,苏晚忽然想起什么,抬头对顾沉舟说:“咱们下午送完画稿,去花市给张奶奶买盆小雏菊吧?她总帮咱们照看院子里的花,送她盆花当谢礼。”
“好啊,”顾沉舟笑着点头,“张奶奶喜欢浅紫色的,咱们买盆浅紫色的雏菊,再买个好看的花盆,她肯定喜欢。”
到幼儿园时,孩子们已经在活动室里等着了,小椅子摆成一圈,桌上放着彩笔和画纸。园长看到他们,立刻笑着迎上来:“苏老师!顾先生!孩子们都等急了,刚才还在问‘画稿什么时候来’呢。”
苏晚把画稿展开,挂在墙上时,活动室里瞬间爆发出一阵欢呼——孩子们围着画稿,指着加了小蝴蝶结的槐花项链和卷毛小狗,七嘴八舌地喊着:“是我的蝴蝶结!”“小狗的项圈跟我给玩偶戴的一样!”
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跑过来,拉着苏晚的手,仰着小脸说:“阿姨!画稿比我想象中还好看!我能在画稿边缘画朵小槐花吗?我想让画里的槐树再多一朵花。”
“当然可以!”苏晚笑着把彩笔递给她,“大家都可以画,咱们一起把画稿变得更漂亮,好不好?”
孩子们一下子围上来,有的画小槐花,有的画小蝴蝶,有的画小太阳,活动室里满是童真的笑声。顾沉舟站在旁边,帮孩子们递彩笔,偶尔帮他们扶正画纸,眼里满是温柔——阳光落在孩子们的小脸上,也落在苏晚的发梢,她笑着教孩子们握笔的样子,比画里的槐花还温柔。
“苏老师,顾先生,”园长走过来,眼里满是欣慰,“太谢谢你们了!孩子们今天太开心了,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小朋友都主动画画了。等画框做好,挂在活动室,肯定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角落。”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苏晚笑着说,“能让孩子们喜欢,比什么都重要。等画装好了,我们再过来跟孩子们一起挂,让大家都参与进来。”
离开幼儿园时,孩子们还在活动室里画得热闹,有的说要把画稿带回家给爸妈看,有的说要每天来活动室看画稿。苏晚回头看了一眼,眼里满是温柔:“你看他们多可爱,简单的快乐最珍贵。”
“是啊,”顾沉舟握紧她的手,“以后咱们有了孩子,也要带他来这里,让他跟小朋友们一起在槐树下玩,一起画槐花,一起感受这份简单的快乐。”
去花市的路上,两人买了些新鲜的水果,准备给张奶奶当伴手礼。花市的王老板看到他们,立刻笑着迎上来:“苏小姐!顾先生!又来买花啊?上次你们买的向日葵长得怎么样?”
“长得特别好!已经完全开了,像个小太阳!”苏晚笑着说,“这次想买盆浅紫色的雏菊,送给我们邻居张奶奶,她总帮我们照看院子里的花。”
王老板转身抱来一盆浅紫色的雏菊,花瓣层层叠叠,带着清香:“这盆好,根系壮,好养活,张奶奶肯定喜欢。我再送你们个陶瓷花盆,上面有槐花纹,跟你们家的院子正好配。”
顾沉舟付了钱,抱着雏菊,苏晚拎着水果,两人往槐庭小筑走。路上,张奶奶已经在院门外等了,手里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摘的小番茄。“晚晚!沉舟!”张奶奶笑着迎上来,“你们可回来了!我刚摘的小番茄,还带着露水,你们尝尝。”
苏晚把雏菊递给张奶奶,眼里满是笑意:“张奶奶,这是给您的小雏菊,浅紫色的,您放在窗边,既能观赏,又能驱蚊。还有这些水果,您也收下。”
张奶奶接过雏菊,眼睛瞬间亮了:“太好看了!我早就想要盆浅紫色的雏菊了!谢谢你们!你们快进院,我帮你们看着‘槐葵’,今天没让小鸟啄花瓣。”
回到槐庭小筑时,夕阳已经把院子染成了橘红色。“槐葵”的花盘朝着西方,花瓣在余晖里泛着金粉,藤蔓上的嫩须还在轻轻晃。顾母已经在院子里等了,手里拿着绣好的画框挂件:“晚晚!沉舟!你们看,挂件都绣好了,缝在画框上肯定好看。”
苏晚接过挂件,眼里满是惊喜:“阿姨!您绣得真好看!这个槐花和小狗都跟画里的一模一样,太精致了。”
顾母笑着点头:“喜欢就好!明天让你爸刷漆,刷完漆咱们就把画装进去,早点挂到幼儿园,让孩子们早点看到。”
晚上,一家人一起在院子里吃晚饭。顾父聊起明天刷漆的计划,说要选个晴天,漆干得快;顾母说要帮着缝挂件,明天就把挂件缝在画框上;苏母则说周末要去幼儿园,跟孩子们一起等画挂好。
苏晚靠在顾沉舟怀里,坐在秋千上,看着眼前的场景——长辈们笑着聊天,院子里的“槐葵”在月光下泛着光,槐香裹着晚风飘过来,心里满是幸福。“你说咱们现在是不是特别幸福?”她轻声说,“有家人的支持,有喜欢的事业,还有满院的槐香和‘槐葵’,每天都过得充实又温暖。”
顾沉舟低头在她额头亲了一下,声音柔得像月光:“是啊,从第一次在槐树下见你,我就想,要是能跟你过这样的日子该多好。现在愿望实现了,以后还会更幸福——咱们会画更多的画,种更多的花,会有自己的孩子,会看着‘槐葵’每年开花,看着槐树长得更高。”
苏晚点点头,抬头看他,眼里满是温柔:“嗯,以后咱们还要一起去更多的地方,一起摘更多的槐花,一起做更多的槐花糕,把咱们的日子过得像槐香一样绵长,像‘槐葵’一样向阳。”
睡前,顾沉舟帮她掖好被角,在她耳边轻声说:“晚安,我的晚晚。明天咱们去看爸刷画框,后天就能把画装进去了。”
苏晚笑着回应:“晚安,我的沉舟。有你在,每天都像今天一样,满是心意和幸福。”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落在两人身上,槐香钻进来,裹着幸福的味道。苏晚闭上眼睛,梦里都是幼儿园孩子们看到装裱好的画时的笑脸,画框上的槐花挂件在风里轻轻晃,还有“槐葵”在花架上慢慢长出新叶的样子——她知道,这份满是烟火气的幸福,会像院子里的槐树一样,深深扎根,年年岁岁,都绽放出甜美的花;会像她和顾沉舟的爱情一样,历经岁月,依然温暖如初,在槐香萦绕的时光里,慢慢续写属于他们的暖情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