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夕阳把苏家院子里的老槐树染成了金红色,细碎的光斑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把碎金子。苏晚刚把晒在绳上的床单收下来,就闻到了身后传来的木柴味——顾沉舟正跟着苏父蹲在灶房门口,帮着添柴火,浅灰色的家居服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上的银表,表盘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
“慢着点添,火太旺会把粥熬糊。”苏父手里拿着根铁钳,轻轻拨了拨灶膛里的柴火,火星子“噼啪”跳了两下,映得他眼角的皱纹都暖了几分。他转头看顾沉舟,眼神里少了初见时的审视,多了些长辈对晚辈的温和,“这灶是我年轻时砌的,用了快三十年,比晚晚的年纪都大,火性跟别的灶不一样,得慢慢摸。”
顾沉舟点点头,手里捏着的木柴放得轻了些,指尖蹭到灶膛边缘的黑灰,却没在意。他之前在自己家从未用过这种土灶,昨天听苏晚说父亲熬的小米粥格外香,特意早起跟苏父学,此刻看着灶膛里跳动的火苗,心里竟有种说不出的踏实——这是跟写字楼里的咖啡机、微波炉完全不同的温度,是带着烟火气的、家的温度。
“叔叔,您熬粥的时候是不是会放些红枣?”他想起昨天喝的小米粥里有淡淡的枣香,语气里带着请教的认真,“我昨天尝着觉得甜得刚好,晚晚也爱吃,想学着以后做给她吃。”
苏父听到这话,手里的铁钳顿了顿,随即笑了,拍了拍顾沉舟的肩膀:“你这孩子,心细。是放了几颗金丝小枣,得提前泡软,熬到粥快好的时候再放,不然煮太久会烂成泥。”他往灶房里喊,“老婆子,把泡好的红枣拿出来,让沉舟看着怎么放!”
“哎!来啦!”苏母的声音从厨房传出来,接着就看见她系着枣红色围裙走出来,手里端着个白瓷碗,碗里泡着的金丝小枣饱满圆润,透着淡淡的红色。她先把碗递给顾沉舟,然后凑到灶膛边看了看火苗,笑着对苏父说:“你看你,教沉舟熬粥还藏着掖着,上次晚晚学,你都没这么耐心。”
“她那性子,熬粥能把锅烧干,我能放心教?”苏父哼了一声,嘴上说着嫌弃,眼神却朝苏晚的方向飘了飘。苏晚正抱着叠好的床单站在槐树下,听着父母的调侃,耳尖悄悄红了,假装瞪了父亲一眼:“爸!我上次只是忘了看时间,又不是故意的!”
顾沉舟看着苏晚娇俏的样子,眼底的笑意漫了开来。他拿起一颗红枣,凑到苏晚面前,声音压得温柔:“下次我熬粥,你在旁边看着,保证不会烧干锅,还能让你先尝第一口。”
苏晚接过红枣,指尖碰到他的掌心,心里像被温水浸过似的软。她咬了口红枣,甜香在嘴里散开,抬头看向顾沉舟,刚好对上他眼底的温柔,那温柔里藏着的在意,让她想起昨天母亲跟她说的话——“沉舟看你的眼神,跟你爸当年看我时一样,满是疼惜”,此刻想来,确实如此。
“你们俩别站在那儿说悄悄话了,”苏母笑着招手,“晚晚,来帮我摘点青菜,中午剩下的排骨,晚上炖个青菜排骨汤;沉舟,你要是没事,帮你叔叔把院角的旧收音机搬出来,他说想修修,看能不能再用。”
顾沉舟立刻应下,跟着苏父往院角的储物间走。储物间不大,堆着些旧家具和苏晚小时候的玩具,角落里放着一台棕色的旧收音机,外壳有些掉漆,旋钮上的字也模糊了。苏父弯腰把收音机抱出来,动作小心得像对待珍宝:“这是我跟你阿姨处对象时买的,当时花了我三个月的工资,后来坏了,一直没舍得扔,想着修好了给晚晚当念想。”
顾沉舟接过收音机,指尖拂过掉漆的外壳,能感觉到金属的厚重。他打开后盖,里面的线路有些氧化,几根电线的颜色都变深了。他之前在网上看过旧收音机的维修教程,此刻仔细看了看,抬头对苏父说:“叔叔,问题应该不大,是线路接触不良,还有电容有点老化,我家里有备用的零件,明天拿来换了,应该就能用。”
苏父眼睛一亮,原本有些耷拉的肩膀瞬间挺了起来,语气里满是惊喜:“真的?那太好了!我之前找了好几个修电器的,都说这机子太老了,修不好,没想到你还会这个。”他凑到收音机旁边,指着里面的线路,絮絮叨叨地说,“你阿姨当年最喜欢用这收音机听戏曲,每天晚上都要听着《穆桂英挂帅》才能睡着,后来收音机坏了,她还难过了好几天……”
顾沉舟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偶尔提问,苏父越说越起劲,从收音机聊到年轻时的事,聊到苏晚小时候怎么抱着收音机学唱戏曲,聊到自己第一次带苏母去看电影的场景,眼神里满是怀念,嘴角的笑就没停下来过。
苏晚和苏母坐在槐树下的石凳上摘青菜,听着父亲和顾沉舟的聊天声,苏母手里的动作慢了些,转头对苏晚说:“你看你爸,平时跟咱们没这么多话,跟沉舟在一起,倒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翻出来了。”她眼里带着笑意,语气里满是欣慰,“沉舟这孩子,性子稳,还愿意听你爸说这些旧事,比你强多了,你每次听你爸说这些,都嫌他啰嗦。”
苏晚吐了吐舌头,手里的青菜摘得更认真了:“我那不是忙嘛,再说,沉舟愿意听,说明他尊重我爸。”她顿了顿,声音放得轻了些,“妈,你是不是觉得……沉舟人很好?”
苏母看着她紧张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傻丫头,妈早就看出来了,沉舟是真心对你好。上次你说工作室忙,没时间吃饭,他每天中午都给你送便当,还特意问我你爱吃什么;知道你冬天手脚凉,偷偷给你买了暖手宝,藏在你包里;还有我织给他的毛衣,他每天都穿,说穿着暖和……”
苏晚听着母亲一件件数着顾沉舟的好,眼眶忽然有点热。她知道顾沉舟对她好,却没想到这些细节母亲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原来父母对顾沉舟的认可,不是突然的,而是从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里,慢慢积累起来的。
“妈,”她吸了吸鼻子,声音有点哽咽,“谢谢你和爸……愿意接受他。”
“傻孩子,我们不是接受他,是为你高兴。”苏母把摘好的青菜放进篮子里,伸手帮苏晚擦了擦眼角的泪,“只要你过得幸福,我们就放心了。沉舟是个靠谱的孩子,以后你们在一起,要互相体谅,互相照顾,日子才能过得红火。”
苏晚用力点头,心里像被填满了似的,满是幸福和踏实。她抬头看向顾沉舟和父亲的方向,顾沉舟正拿着放大镜仔细看收音机的线路,父亲站在旁边,手里端着杯温水,时不时递到顾沉舟嘴边,两人的互动像极了真正的父子,温馨又和睦。
夕阳渐渐沉了下去,院子里的光线暗了些,苏母起身去厨房准备晚饭,苏晚也跟着站起来,走到顾沉舟身边,轻声问:“难不难修?要不要帮忙?”
顾沉舟抬头看她,眼底映着最后一点夕阳的光,温柔得能溢出来:“不难,明天换个零件就行。”他伸手把她拉到身边,让她看收音机的线路,“你看,这根线接触不良,明天换根新的,再把电容换了,就能听到你妈爱听的戏曲了。”
苏晚凑过去看,鼻尖不小心碰到他的胳膊,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皂角味,心里甜甜的。苏父看着他们俩亲密的样子,嘴角的笑意深了些,转身走进厨房帮忙,留下两人在槐树下说着悄悄话。
晚饭的时候,桌上摆着小米红枣粥、青菜排骨汤,还有苏母特意炒的、顾沉舟爱吃的糖醋土豆丝。苏父打开了一瓶珍藏的黄酒,给顾沉舟倒了小半杯,也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沉舟,”苏父举起酒杯,眼神郑重,“这杯我敬你。谢谢你对晚晚好,也谢谢你愿意听我这老头子说些旧事,还帮我修收音机。我跟你阿姨没什么本事,就希望晚晚能过得好,现在看到你对她这么用心,我们就放心了。”
顾沉舟赶紧举起酒杯,跟苏父碰了一下,语气真诚:“叔叔,您太客气了。对晚晚好是我应该做的,能听您说旧事,帮您修收音机,我也很开心。以后我会常陪您和阿姨聊天、吃饭,也会更努力,让晚晚过得幸福。”
“好,好,”苏父满意地点点头,喝了口酒,又给顾沉舟夹了块排骨,“尝尝这排骨,你阿姨炖了一下午,烂乎,好吃。”
顾沉舟咬了口排骨,肉质软烂,汤汁浓郁,满是家的味道。他忍不住赞道:“阿姨做的排骨太好吃了,比我在任何地方吃的都好吃。”
“喜欢就多吃点,”苏母笑着给顾沉舟又夹了一块,“以后想吃了,就来家里,阿姨给你做。”
苏晚看着顾沉舟和父母聊得开心,心里满是甜蜜。她夹了一筷子青菜,放进顾沉舟碗里:“你也吃点青菜,别总吃肉。”
顾沉舟看着碗里的青菜,眼里的笑意更浓了,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好,听你的。”
晚饭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顾沉舟主动收拾碗筷,苏晚也过来帮忙,两人在厨房里分工合作,动作默契。苏父和苏母坐在客厅里,看着厨房里相拥的两人,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窗外的夜色渐浓,院子里的槐树下挂着的小灯亮了起来,暖黄色的灯光洒在地上,像铺了层暖毯。顾沉舟洗好碗,走到苏晚身边,从背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温柔:“晚晚,我觉得这里就是我的家。”
苏晚转过身,抱住他的腰,把脸贴在他的胸口,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声,轻声说:“这里就是你的家,以后我们要常回来陪爸妈吃饭、聊天,好不好?”
“好,”顾沉舟轻轻拍着她的背,声音里满是承诺,“只要你想,我们每周都来。”
厨房里的灯光暖融融的,映着两人相拥的身影,客厅里传来父母看电视的笑声,院子里的槐树叶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是最平凡的家常,却是最真实的幸福,苏晚知道,有顾沉舟在身边,有父母的陪伴,这样的幸福,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很久很久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