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丽莎和丹·雷诺斯都觉得吕文练几天应该就差不多了,没想到吕文一直练了半个多月……
练到丽莎有时候都不来了,她毕竟是cAA的经纪人,手里还有不少艺人要带,比如寡姐又接到了伍迪·艾伦的邀请,准备去拍《午夜巴塞罗那》。
吕文也不得不佩服伍迪·艾伦,人家一部文艺爱情片,就能拿到1500万美元的投资……
当然,吕文是事后才佩服的,他现在已经完全沉浸在小丑的行为、动作,甚至是微表情之中了。
反正当丽莎再次出现在仓库里的时候,她已经有点认不出吕文了。
吕文的状态和丽莎之前看过的差不多,还是佝偻着身子,走起路来随意、拖沓,一点都不干脆。
但这不是重点,在丹的指点下,丽莎发现,吕文的手指一直在抽动,不是有节奏的敲击,而是毫无规律的、痉挛般的抽动,仿佛指尖有电流通过一样,最让丽莎惊讶的是,这种抽动还没有规律,吕文会突然来这么一下,完全随机。
还有吕文的脖子,有时候会突然转动,角度怪异,速度很快,有时候颈椎关节还会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就像某种鸟类突然警觉,发现危险一样……
最让丽莎惊讶的是吕文眨眼的节奏,有时是长时间的凝视,然后眼皮沉重地开合;有时则是快速地眨眼,看起来有点神经质,仿佛被强光刺激或思维极度活跃。
丹·雷诺斯忍不住说道,“我观察了好几天,我发现吕先生在眨眼的时候,似乎是在表达不同的情绪。”
“啊?”
丽莎人都傻了,还有这个说法?
丹·雷诺斯也不敢确定,“我感觉他凝视着别人的时候,突然眨一下眼,是在嘲讽,快速眨眼是在思考……”
丽莎仔细观察了半天,还是没看出来什么,不过这不是问题,问问吕文就行了,结果没等她问呢,吕文就突兀地笑了起来。
吕文的笑很奇怪,不像是开怀大笑,也不像是阴险的狞笑,更不是什么温馨的笑,连声音都很诡异,不是胸腔共鸣那种洪亮的笑,而像是从嗓子眼里硬挤出来的……
哦不对,应该说吕文的笑声干涩、沙哑,有时甚至能听到一点类似唾液粘连的声音,仿佛喉咙里卡了痰一样。
音调比较高而且非常不稳定,会突然上扬或下坠,像一个老旧的八音盒发出的那种走调、刺耳的旋律……
“这是……”
“嘘!”
丹·雷诺斯把食指放在嘴唇上,轻声道,“吕先生通常会笑上好几分钟。”
“一直这么笑?”
“有时候也不太一样。”
没等丽莎再问,吕文的笑声已经变成了一种类似金属摩擦的“嘶嘶”声,就像是指甲快速划过黑板,发出的那种令人牙酸的声音……
“嘶——”
丽莎也倒抽了一口凉气,然后吕文的笑声又变了,变得断断续续。
如果说普通人笑是“哈哈哈”这种连续的声音,那么吕文就是“哈!哈!…… 呃——哈!哈——哈!”。
他在笑的时候,常常有突兀的停顿、吸气声,甚至是哽咽声。气息很不顺畅,听起来随时都能笑抽过去,有点像哮喘发作时,那种急促的喘息声混合着强行发出的笑声……
丽莎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有点生理不适。但丽莎也知道,她作为吕文身边的人,都有这种感觉,陌生的观众感觉只会更强烈,这种笑声可以完美地传达出小丑混乱、痛苦和极具破坏性的本质。
但是这些还不够。
丽莎都惊了,“还不够?”
“当然。”
吕文笑了笑,丽莎一激灵,还好这次吕文是正常的笑,而不是小丑那种诡异的笑。
“我还没去过哥谭呢,现在属于闭门造车,还要切实体验一下。”
丽莎和丹都不说话了,他们倒是没说什么美国没有哥谭,其实大家都知道,纽约和芝加哥都可以算是哥谭。
一开始肯定是以纽约为背景,毕竟哥谭又叫“傻子村”,就是纽约的别称……
不过后来漫画越画越多,哥谭就不单纯指纽约了,大家普遍认为是纽约和芝加哥的混合体。
一般来说,就是纽约提供了哥谭的城市规模、摩天大楼密度、港口、地铁系统以及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
芝加哥则是提供了哥谭的系统性腐败、根深蒂固的帮派问题、工业衰败的伤痕、蓝领城市的厚重感以及那种被水体包围的城市布局。
这样才能更有共鸣……
不过吕文没有直接去纽约或者芝加哥,他先是买了一大堆漫画,他就像是一个考古学家,在画格和对话之间仔细挖掘小丑的前世今生。
小丑可不是从石头里凭空蹦出来的!
吕文主要在看那些深入探讨小丑起源和心理的部分,比如阿兰·摩尔的《致命玩笑》,里面那个“糟糕的一天就能让最体面的人崩溃”的理论,就给了吕文很大的启发。
还有弗兰克·米勒《黑暗骑士归来》中哥谭那种令人窒息的氛围,就好像末世来临了一样……
当然,吕文也并非照单全收所有起源故事,因为漫画的作者并不是同一个人,时间跨度也比较大,难免出现互相矛盾的部分,吕文要做的是,从这些纷繁的碎片和矛盾中,提炼出小丑的核心意象。
大概就是,“哥谭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无法逃脱的疯人院。”
不仅是看漫画,吕文还在看电影,他选择了上世纪70-80年代纽约、芝加哥等西方大都市陷入严重混乱时期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比如《冲突》中那些在涂鸦遍布、垃圾成堆的后巷中游荡的帮派分子,他们是如何在绝望和暴力的夹缝中建立扭曲的规则和忠诚?他们又如何轻易地为了生存而背叛?
这不就是哥谭黑帮的雏形吗?
还有《午夜牛郎》中那些被社会彻底抛弃的瘾君子、技师和流浪汉,他们是如何在肮脏、冷漠的都市丛林中挣扎求生的?
当然,还有真实的历史影像,比如70年代纽约财政危机引发的骚乱、大规模罢工、犯罪率飙升、公共服务瘫痪的混乱画面;80年代在药物的席卷下,社区崩解、暴力横行邻里猜忌、匿名举报……
这让吕文充分理解了小丑眼中那些会轻易背叛的普通人背后的逻辑……
在看了大量的影像资料和漫画分析后,吕文合上了最后一本笔记,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
半晌,吕文坐了起来,是时候去一趟真正的“哥谭”了,他要走一遍小丑之前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