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4日上午9点,北京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的操场上,世锦赛备战集训营的开营仪式正式开始。操场上整齐排列着20名集训队员,屈正阳站在第一排,穿着统一的红色集训服,胸前印着“2013世锦赛备战”的字样,手里握着集训手册——手册上详细标注了未来两个月的训练计划,从专项技术到体能训练,每一项都有明确的目标。
“各位队员,欢迎来到世锦赛备战集训营!”领队站在主席台上,手里拿着话筒,语气严肃却充满激情,“距离世锦赛还有两个月,这次集训的目标只有一个:打造最强阵容,夺回世锦赛男单冠军!屈正阳作为资格赛冠军,要起到带头作用,把你的国术乒乓技巧分享给队友,大家共同进步!”
开营仪式结束后,秦教练带着屈正阳来到专项训练馆。训练馆里摆放着6张球台,每张球台旁都配有测速仪和摄像机,墙上贴着波尔、丹羽孝希、柳承敏的比赛海报,海报上用红笔圈着他们的技术弱点。“接下来的两周,我们先练针对波尔的正手爆冲卸力,”秦教练打开测速仪,“目标是把192km\/h球速的卸力误差控制在0.2厘米以内,每天练2小时,经验值每天+20,别超了。”
上午10点,专项训练开始。陪练员小李模仿波尔的正手爆冲,球速从188km\/h逐步提升到192km\/h。第一球,小李正手爆冲188km\/h,屈正阳用【如封似闭100\/100】卸力,回球误差0.3厘米,“1-0!”秦教练在旁边记录:“腰腹再发力,别靠手臂硬扛,192km\/h的球需要全身配合。”
第二球,小李爆冲190km\/h,屈正阳调整腰腹发力,回球误差0.25厘米,“1-0!”第三球,小李爆冲192km\/h,屈正阳腰腹提前蓄力,球拍后引0.25厘米,回球误差0.2厘米,“1-0!”“很好!这个误差刚好达标!”秦教练兴奋地喊,“就按这个节奏练,下午再练组合技衔接。”
下午2点,训练切换到【劈拳+炮拳】组合技的衔接优化。屈正阳的目标是把组合技的衔接间隙从0.008秒缩短到0.007秒,提高爆冲的突然性。陪练员喂球,屈正阳每一次挥拍都专注于腰腹的转换——劈拳结束时,腰腹提前向右蓄力,减少转换时间。第一组练习,衔接间隙0.008秒;第二组,0.0075秒;第三组,当第28次挥拍时,衔接间隙成功缩短到0.007秒,球速192km\/h,球擦着边线落地,“1-0!”
“成了!衔接间隙0.007秒!”秦教练拿着计时器,语气激动,“这个速度比波尔的正手爆冲还快0.001秒,世锦赛上他肯定防不住!”
傍晚的体能训练从5点开始,内容是3000米跑+核心力量训练。3000米跑要求在10分10秒内完成,屈正阳用【马踏飞燕67\/100】的体能分配技巧,前2000米匀速跑,最后1000米加速,最终以10分05秒完成,比要求快了5秒。核心力量训练时,他练了平板支撑和卷腹,各3组,每组3分钟,确保腰腹力量能支撑高强度对抗。
训练结束后,屈正阳打开系统面板——经验值5650\/(两天集训+40,5610+20x2=5650),等级14级,【形意拳·钻拳】从79\/100涨到80\/100(每周涨点),数据严格符合“满级15级需1万经验”的要求。他和队友们一起去食堂吃饭,食堂的电视上正在播放波尔的比赛录像,大家边看边讨论,气氛热烈——所有人都在为世锦赛做准备,而屈正阳知道,他的“无敌之旅”,还需要在世锦赛的舞台上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