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体育馆的电子记分牌显示“11-3”时,屈正阳的额头已经渗出冷汗。这是他和方博1\/4决赛的第一局,方博的削球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他的正手攻球牢牢困住——每一次发力攻球,球都会被方博的削球轻轻挡回,而且旋转越来越强,到最后,他甚至不敢全力进攻,怕球下网。
“退台!别跟他近台拼!”王教练在场边大喊,手里的战术板敲得啪啪响。
屈正阳赶紧退到中远台,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方博的削球不仅转,还能突然变线,他的八卦步法虽然快,却总跟不上方博的节奏。【检测到对手削球旋转强度超出预期(9.2\/10),正手攻球穿透率下降40%,建议启用“形意劈拳”发力,提升击球穿透力,消耗30点经验值开启专项指导。】
“太极刺客,三盘合一”的体系进攻与削球防守的克制矛盾。屈正阳咬咬牙,在心里确认开启。虚拟场景瞬间叠加在现实中,形意劈拳的发力要领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力从脚起,贯于腰腹,劈拳如斧,力透球心。”他按照提示调整发力,腰腹猛地一拧,球拍如劈斧般落下——“啪”的一声,球带着强烈的穿透力砸在台面上,方博没来得及反应,球直接得分,4-11!
第一局输了,但这一分让屈正阳看到了希望。局间休息时,王教练递过毛巾:“就这么打!用劈拳的劲儿打透他的削球,别怕下网!”
第二局开始,屈正阳按照系统指导,每一次正手攻球都融入劈拳发力。球的穿透力明显增强,方博的削球也开始出现失误。比分很快追到6-6,可方博突然变招——他不再一味削球,而是时不时突然反攻,打屈正阳一个措手不及。
系统预判与对手突发反攻的偏差。“8-6!”方博又得一分,屈正阳的心跳开始加速。系统提示:【检测到对手突发反攻频率增加,预判成功率降至65%,建议开启“动态预判”功能,消耗20点经验值,实时捕捉对手反攻前兆。】
他赶紧开启功能。瞬间,方博的动作在他眼里慢了半拍——每次要反攻前,方博的手腕都会轻微下沉0.5cm。下一球,方博果然准备反攻,屈正阳提前侧身,用太极松沉劲卸力后,反手快拨变线得分,7-8!
看台上的樊振东激动地站起来:“好球!就是这样!”
可没高兴多久,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第三局打到8-8时,屈正阳的体力开始见底——“太极刺客,三盘合一”体系应对削球需要频繁退台、发力,比应对张继科时更耗体力。他的呼吸变得急促,步法也慢了下来,方博抓住机会,连得两分,10-8拿到局点。
体力见底与系统续航建议的矛盾。【检测到宿主体力剩余25%,建议开启“应急体力分配”,将剩余体力集中在核心部位(腰腹、手臂),放弃非必要移动,可撑过赛点。】
屈正阳按照提示,刻意放慢步法,只专注于核心发力。方博发球,侧旋球直奔正手位,他用形意劈拳发力攻球,球擦着边线得分,9-10!接下来的一球,方博削球变线,他用太极松沉劲卸力,反手快拨得分,10-10!
最终,他靠着“应急体力分配”和方博的失误,以12-10赢下第三局,把大比分扳成1-1。走回休息区时,他扶着球台,大口喘着气——这场“技术压制”的较量,比他想象的更难。但他知道,只要能坚持下去,发挥出“太极刺客,三盘合一”体系的实力,他一定能赢下这场比赛,晋级半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