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部长又突然开口说道:“先等会儿。” 此时众人一脸疑惑,纷纷看向王部长。
王部长看向张浩,似笑非笑地说:“你小子从改进设备开始,就一直在给我们下套啊,我们光看到你那些向好的方面发展的成果了。设备改进超产28%,又给我们看高碳钢、低碳钢这些数据,合着你就是想引导我们同意你建立这个实验室。”
“嘿。” 张浩呵呵一笑,说道:“王伯伯,您看,刚才刘副部长都让我去做计划方案了呢。”
王部长表情严肃起来,说道:“你小子别跟老人家嬉皮笑脸的,这里面的问题可多了去了。我虽然是个门外汉,但也知道叶老他们那是实验室的小转炉,充其量也就炼几十公斤钢吧。”
这和几吨、几十吨的大型生产规模,完全是两个概念。你们有信心搞出来吗?再说了,部里也拿不出那么多钱。就算把超产这部分资金留给你们,你们就有把握完成项目吗?还有原料和设备,怎么解决?
要是弄不来该怎么办?人才方面我们只能尽力协调,可要是人才来不了又怎么办?你有想过这些吗?困难重重,你小子别两句话就把他俩给忽悠了。
张浩此时表情严肃起来,正色道:“报告王部长,这些问题我都仔细想过。先说人才,如果确定高校无法支援,叶老那边可以负责培训。但我们得有一定基础的人员,像我们厂里的这些技术员,可都是清北的高材生。”
而且冶金部下辖厂子里应该也有不少高材生,可以想办法把他们调集过来。这是在高校无人支援的情况下,我想到的备选方案。
再说说您提到的材料。现阶段,苏联那边肯定是有相关材料的。我查过资料,虽然他们也没有这种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同样是平炉炼钢,但相关材料他们有,我们可以购买回来自己加工制造,无非就是多花些时间。
至于您说的资金……”
张浩稍作停顿,整理了下思路继续说道:“资金方面,除了超产资金,我们还可以尝试和一些企业展开合作。咱们这个项目一旦成功,对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巨大意义,相信会有企业愿意参与投资。”
而且,我们可以分阶段投入资金,根据项目进展逐步加大投入,这样既能合理控制风险,也能让资金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另外,在设备采购上,我们可以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国产设备,对于那些国内暂时无法生产的关键设备,再考虑进口,通过这种方式来平衡资金压力。
王部长听着张浩的应对策略,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但仍带着一丝审视的目光。朱副部长和刘副部长则微微点头,似乎对张浩的回答比较认可。王书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张浩的应对颇为满意。
朱副部长说道:“张浩,你考虑得还算周全,但实际操作起来,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你这份详细方案,可得把这些应对措施都写清楚了。”
刘副部长也补充道:“没错,尤其是和企业合作这一块,涉及到利益分配等诸多复杂问题,一定要慎重考虑,提前规划好。”
张浩连忙点头称是,说道:“两位领导放心,我一定会把方案做得详细周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办法。”
张浩接着说道:“资金方面的话,我还有一些想法。只是有个不该说的,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副部长说道:“张浩同志,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你就直说吧,我们不会怪罪你。”
张浩深吸一口气,说道:“这个项目能不能成功?怎么成功?什么时间成功?取决于部里给我们多大的支持。我负责任的告诉几位领导,这项目是一定可以成功的,关键就取决于您几位怎么去支持。”
如果部里能在政策上给予更多倾斜,比如在原材料采购的审批流程上简化手续,加快进度,这能为我们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
还有在与高校协调人才方面,如果部里能直接牵头组织,那肯定比我们自己去沟通效率高得多。
资金上,除了超产资金和企业合作,部里若能在前期给予一定启动资金,哪怕只是一小部分,对我们来说也是极大的助力。这样我们就能更快地搭建起基础的实验环境,购置关键设备,让项目尽快步入正轨。
王部长听后,沉思片刻说道:“张浩,你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但部里的资源也有限,要平衡各个项目的发展。不过你这个项目如果真能成功,对行业的推动作用巨大,我们也会慎重考虑。你说的政策倾斜和前期启动资金,都需要经过详细的评估和讨论。”
你回去把方案做细,把每一项所需支持都列清楚,包括数量、时间节点,还有预期达到的效果。
朱副部长也说道:“对,方案里要把风险和应对措施详细说明,尤其是在资金和人才这两块。你提到企业合作,也要把合作模式、预期收益和风险分担都写明白。”
刘副部长点头赞同:“没错,只有让我们对整个项目有更清晰的了解,部里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
王书记在一旁说道:“几位领导放心,张浩这小子做事还是靠谱的,我相信他能把方案做好。”
张浩赶忙说道:“几位领导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尽快把方案整理出来。我深知这个项目的重要性,也明白部里的考量,一定会把各方面都考虑周全。”
会议室内的气氛既严肃又充满期待。张浩清楚,接下来的方案准备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项目能否得到部里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