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的月光格外亮,像浸在水里的玉盘。郑允执和小星早已睡熟,明珍在灯下缝补小星磨破的裤脚,梦笙躺在床上,听着窗外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意识渐渐模糊。
忽然浑身一轻,仿佛泡在温水里。她低头,看见自己的手变成了覆着青金色细鳞的爪子,翅膀从肩胛骨处展开,刚长出来的嫩羽毛上泛着虹彩。是青鸟!她试着扇动翅膀,身体便像被气流托着往上飘,穿过出租屋的瓦片,掠过中山路的红灯笼,朝着西南方向飞去。
夜风在耳边呼啸,身下的鹭岛渐渐缩成一团光晕。她飞过五缘湾的跨海大桥,桥灯像串在黑丝绒上的珍珠;飞过武夷山脉的云海,云絮在爪下软得像棉花;不知飞了多久,下方出现连绵的雪山,峰顶的积雪在月光下闪着银光——是岷山!心脏在胸腔里擂鼓,她猛地俯冲下去,穿过层叠的云雾,眼前忽然炸开一片绚烂。
这哪里是人间?脚下是青黑色的玉石铺就的小径,路边长满了从未见过的奇花:碗口大的琼花缀满枝头,每片花瓣都像玉雕的,花蕊里飘出三两根金线,在空气中缓缓游动;月白色的水仙开在溪流边,花瓣边缘泛着荧光,金线从花心缠向叶片,像给绿叶镶了层金边;还有朱红色的山茶,花瓣层层叠叠,金线在花蕊里结成小网,风一吹就簌簌作响。
溪流是碧绿色的,水底的鹅卵石上长着青苔,青苔里也嵌着金线。溪边的古树上缠着紫藤,紫色的花瓣落进水里,竟引得一群半透明的鱼儿游来,鱼尾扫过水面,荡开一圈圈金色涟漪。远处的亭台是琉璃做的,在月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亭柱上缠绕着绿色的藤蔓,藤蔓上开着巴掌大的蓝花,花瓣中央的金线像小蛇一样扭动。
梦笙落在一块青色的玉石上,石头温润得像母亲的手。不远处的池塘边,站着个穿素白长裙的女子,乌黑的长发垂到腰际,侧脸的轮廓和记忆里的母亲一模一样,只是更年轻,眉宇间带着种超脱凡尘的温柔。她正弯腰抚摸池塘中央的一颗宝珠,宝珠有拳头大小,通体莹白,表面流转着淡淡的金光,像裹着层晨雾。
“不慌,别急。”母亲的声音像春风拂过湖面,“修行要慢慢来,就像当年教你叠纸船,得一片一片折整齐。”她的手指轻轻拂过宝珠,指尖碰到的地方,立刻有金色的丝线飘出来,融入周围的空气里。
池塘周围落满了青鸟,有的在啄食地上的红果,有的用爪子拨弄花瓣,却没有一只发出声音。它们的羽毛在霞光里泛着青金色,和梦笙身上的羽毛一模一样。母亲偶尔抬头看它们,眼神里的慈爱像要溢出来,就像小时候她坐在葡萄架的台阶上,看着梦笙追蝴蝶时的模样。
梦笙的喉咙发紧,想喊“娘”,却只发出清脆的鸟鸣。母亲好像没听见,继续对着宝珠呢喃:“别怕,我会一直在。等你修出灵智,等梦笙渡过劫数,咱们就团聚了。”她的指尖在宝珠上画着圈,金线随着她的动作缠绕成结,又缓缓散开。
周围的空气里飘着甜香,像是花蜜混着檀香。梦笙忽然想起母亲离开玉皇观那个清晨,她也是这样抚摸着自己的头发说:“娘不能常来看你,会折你阳寿的。”心口像被什么堵住了,她扇动翅膀想飞过去,爪子却像粘在玉石上,怎么也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