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刃号”与“守望号”拖着残破的“坚盾号”,如同负伤的巨兽,艰难地驶回“心火号”的怀抱。当对接舱门关闭,内部气压恢复的瞬间,劫后余生的感觉才真正涌上每一位“曙光小队”成员的心头。医疗团队立刻冲上前,将伤员迅速转移,而工程团队则开始对“坚盾号”进行初步损伤评估,结果触目惊心——舰体结构多处贯穿,核心系统损毁超过40%,几乎等于重建。
林洛的投影在“心火号”指挥中心缓缓凝聚,他的脸色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比以往更加深邃。他没有急于总结战果或追责,而是第一时间通过内部网络,向所有参与了“微光星域”行动的成员,发送了一段平静而坚定的意念:
【——感谢诸位的奋战与牺牲。我们未能救下那个世界,但我们听到了它最后的歌声,并与之共鸣。这份经历,比任何胜利都更加珍贵。——】
这句话如同一股暖流,抚平了许多人心中的创伤与自责。是的,他们并非一无所获。
在随后召开的核心会议上,气氛凝重而务实。
秦雪首先进行了战术复盘:“此次出击,暴露了几个关键问题。一,我们对‘收割者’利用生命负面情绪增强自身的手段预估不足;二,快速反应舰队火力不足,缺乏对中型以上‘收割者’舰艇的有效打击能力;三,新型稳定力场在极端攻击下依然会过载,需要进一步提升其韧性和恢复速度。”
艾莉西亚接着汇报技术分析结果:“根据‘坚盾号’最后传回的数据,林洛指挥官引导的‘意志共鸣’频率已被记录。这是一种全新的‘心光’应用方式,我们称之为【共鸣净化协议】。它虽然无法直接用于攻击,但在对抗被‘虚无’污染或扭曲的能量时,展现出惊人的潜力。建议立即将此协议整合进我们的力场和通讯系统,作为标准应对方案之一。”
苏婉清也从医疗角度补充:“舰员们在接触了那种被净化的行星光辉后,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层面的韧性似乎有所增强,负面情绪残留远低于预期。这证明‘心光’的共鸣不仅能对抗外部威胁,也能滋养内部。”
李静雅则拿出了针对“坚盾号”的修复和升级方案,以及基于此次实战经验的全面升级计划:
“【环境稳定力场】需要升级到第二代(St-2)。重点提升其能量阈值和过载后的恢复效率,并集成【共鸣净化协议】作为遭遇特定攻击时的自动响应模块。”
“【信息编码技术】将全面普及至所有舰船及单兵通讯设备,确保在任何极端环境下,指挥链路和战友之间的联系不被切断。”
“‘坚盾号’的修复将与其升级同步进行,我们将把它作为St-2力场的首个全功能测试平台,并将其主炮更换为正在研发的‘定点击穿’原型,使其恢复战斗力后,成为一艘兼具强大防御与精准打击的特种舰船。”
“同时,‘利剑’计划加速。优先完成‘秩序信标’炸弹的小型化实战测试,争取尽快装备舰队。”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落在了林洛身上。
他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们证明了,‘心光’的道路,不仅仅是力量的对抗,更是意志的理解与共鸣。这是我们区别于‘收割者’,区别于‘虚无’的根本。”
“阵亡的同胞和逝去的世界,用他们的牺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不能辜负。”
“技术升级按计划执行,不惜资源。‘坚盾号’要重生,而且要变得更强。”
“但是,”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起来,“我们不能因为一次挫折就畏缩不前。‘收割者’的清剿行动不会停止,还有更多像‘微光星域’一样脆弱的世界需要保护。”
“在主力舰队完成全面升级前,‘曙光小队’的模式需要保留并优化。秦雪,由你负责,组建第二支快速反应舰队,舰船配置和战术条例根据此次经验进行针对性调整。我们的活动范围,要扩大到‘彼岸’协议标记的所有高风险区域。”
“我们要让这片星空知道,‘心火’未曾熄灭,而且,我们来了。”
林洛的决策,为“心火”文明接下来的行动定下了基调——在加速夯实自身“基石”的同时,以更灵活、更坚韧的姿态,主动承担起区域守护的责任。
“心火号”这座移动的方舟,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后,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开启了新一轮、更具针对性的全面升级。受损的“坚盾号”被送入最深层的船坞,如同等待涅盘的凤凰。更多的资源被调动起来,投入到St-2力场、新型武器和舰队编制的研发与生产中。
而林洛自己,则在安排完一切后,再次将意识沉入“心光之种”。他要更深入地理解那种“共鸣”的本质,将“微光星域”那道最后的净化光辉,真正转化为文明前行的、永恒的内驱力。
挫折是成长的催化剂。经此一役,“心火”文明的“基石”将更加坚固,而他们的“利剑”,也将在不久之后,闪烁着更加摄人的寒芒。
(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