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接过镯子,用牙轻轻咬了咬——有淡淡的牙印,是真银。“是真银的,”他笑着说,“老银镯子戴着养人,给儿媳妇正好。”
刘婶高兴得不行:“太好了!我就说这是真的,谢谢您苏先生。”
看着刘婶的背影,苏明心里挺踏实。他觉得,还是这样好——帮街坊看看家里的老物件,解决点小麻烦,不用担惊受怕,也不用想太多。
李阳凑过来说:“苏叔,您看您多厉害,帮刘婶解决了烦心事,还不用费啥劲。”苏明笑了:“这不算厉害,能帮到大家,我就高兴。”
下午的时候,张教授又打来电话,说博物馆下个月要办个“民间文物展”,想请苏明推荐几件民间老物件。
苏明想了想,说:“我问问街坊们,看看有没有愿意参展的,不过得人家自愿。”
“太好了!”张教授说,“要是能成,我们肯定好好布置,让更多人看到民间的宝贝。”
挂了电话,苏明在镇上转了转,跟街坊们说了参展的事。李大爷第一个响应:“我把我家那个明代仿商周的青铜爵拿去,虽然是仿的,但也是老物件,让大家看看也好。”
刘婶也说:“我把我婆婆的银镯子拿去,让年轻人看看以前的银器。”
没过几天,苏明就收集了十几件老物件,有瓷碗、银饰,还有旧字画。他带着这些物件去了博物馆,张教授一看,高兴得不行:“太好了苏先生!这些物件虽然不是国宝,但都有民间特色,肯定能吸引不少观众。”
开展那天,苏明带着街坊们去了博物馆。看着自己家的老物件摆在展柜里,旁边还有介绍牌,李大爷激动得说:“这辈子没想到,我家的青铜爵还能进博物馆!”
刘婶也笑着说:“以后我孙子来了,我就能跟他说,这是你太奶奶的银镯子,在博物馆展览过!”
苏明看着大家的笑容,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可能成不了什么专家,但能帮街坊们的老物件找到展示的机会,能让更多人了解民间的传统文化,就已经很有意义了。
晚上回家,王彩儿做了一大桌子菜,庆祝展览成功。
老林头喝着酒,笑着说:“苏明,你这也算为咱们镇做了件大事,以后别人说起咱们镇,都知道有个懂鉴宝的苏明,还帮街坊们把老物件送进了博物馆。”
苏明举起酒杯,跟大家碰了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信任我,愿意把老物件拿出来。以后咱们还这么干,有好的老物件,就拿出来让更多人看看,把咱们的传统文化传下去。”
月光洒在院子里,一家人说说笑笑,热闹又温馨。
民间文物展结束后,苏明成了镇上名副其实的“文化红人”。
不仅街坊邻居有事没事就来跟他聊老物件,就连邻县的中学都找上门,邀请他去给学生讲“身边的古董故事”。
苏明一开始还推辞,说自己没文化,讲不好,可架不住校长再三邀请,最后还是答应了,准备了几个简单的瓷片和老铜钱,想着跟孩子们聊聊古董背后的生活小事。
讲课那天,教室里坐满了学生,苏明刚拿出一个清代的瓷碗碎片,就有孩子举手:“苏老师,这碎片看着破破烂烂的,为啥还算是古董啊?”
苏明笑着说:“这碎片虽然小,但能看出以前人的生活——你看这碗底的花纹,是简单的缠枝纹,说明这是普通老百姓用的碗,不是当官的用的,从这就能知道,清代的时候,咱们这儿的老百姓已经能用这么好看的瓷碗吃饭了,多有意思啊。”
孩子们听得眼睛都亮了,纷纷凑过来摸瓷片,课堂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从学校回来,苏明刚到超市门口,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之前找他看红木箱子的大叔。
大叔手里拎着个袋子,脸上满是笑容:“苏先生,谢谢您上次给我提的建议!我找专业机构评估了,那箱子值十八万,我没卖,给儿子在城里付了首付,剩下的钱存起来了,特意来谢谢您!”
说着从袋子里拿出一筐鸡蛋,往苏明手里塞。苏明赶紧推辞:“大叔,不用这么客气,这是您自己的宝贝,我就是帮您看了看。”
两人推搡了半天,苏明还是收下了鸡蛋,转头就让王彩儿给养老院送了过去。
没过几天,县文化馆的人也找来了,说想办一个“乡村古董普查”活动,记录民间的老物件,想请苏明当志愿者,帮忙辨别物件年代。
苏明想着能为保护民间文物出点力,就答应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苏明跟着文化馆的人跑遍了周边的村子,每天都能见到各种各样的老物件——有奶奶传下来的银簪子,有爷爷用过的旧算盘,还有家里藏了几十年的老账本。
有次在一个偏远的村子,一位老奶奶从床底下拿出一个木盒子,里面是个绣着牡丹的荷包,布料都快磨破了。
老奶奶说:“这是我年轻时,我娘给我做的嫁妆,现在我孙女要出嫁了,想问问这算不算古董,能不能传给她。”
苏明接过荷包,仔细看了看绣工——是手工绣的,针脚细密,牡丹的图案栩栩如生,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古董,但满是心意。
“大娘,这不算值钱的古董,但比古董还珍贵,”苏明笑着说,“这是您娘的心意,您再传给孙女,就是把家里的念想传下去了,比啥都金贵。”
老奶奶听了,高兴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紧紧抱着荷包说:“我就知道,这是好东西!”
普查活动结束后,文化馆给苏明发了个“优秀志愿者”证书,苏明把证书挂在超市的墙上,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觉得这份认可挺有意义。
有顾客来买东西,看到证书就问:“苏老板,您还去搞文物普查啊?真厉害!”
苏明笑着说:“就是帮着看看,能留住点老念想,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