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前世丹鼎门研修们给出来的信息,清灵丹效力的理论极限是五颗道行丹,但是这个极限只存在于理论之中,即丹药的材料以及炼制过程都处于理想的情况下,被一个只存在于理想之中的修士服用,才能够达到每天五颗道行丹的效果。
事实上,从大量数据来看,能够达到四颗的修士都是少数,绝大多数只能承受三颗。
前世张明以也得益于这个清灵丹,他前世就是吃的三颗日丹,第四颗日丹他从来就没敢尝试,因为道行日丹超量一颗的死亡率就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十。
还有这个清灵丹的服用剂量也是一颗,多吃了也没用,这丹药对道行丹超量的失效机理就是它不能百分百清除丹毒。
当然,家底厚的修士们可以采用另外的办法清除剩余的丹毒,从而打破五颗道行丹的理论极限,但是这个价钱不是又上去了么。
张明以把丹药装了整整五个葫芦,他背着葫芦走出炼丹房,仰头看那漫天繁星,只觉得这天地一片开阔。有这清灵丹的帮助,张明以现在的修炼速度总算是能望一望那些世族天骄了。
。。。。。。
时间一晃,就是三年。
仙元一万零一十二年,五月十五。
沉香园,张明以在安神殿消化完三颗道行丹,缓缓收功,此刻他一身的修为气息,俨然已经有了炼气六层。
今天又是林邹碰头例会的日子,但这两年,张明以一般不去了。这两人来来回回就祭天敬鬼那点事,眼睁睁看着张明以的修为噌噌往上涨,几人的关系就没法那么融洽了。
特别是张明以除了修为上去了,也实实在在做成了些事,让林邹两人实在是眼红。
这些事里面最重要的当属张明以的炼丹产线,张明以在当初两人倾力打击龙门集炼丹行业的间隙,快速筹建了炼丹产线,让他掺了一脚进去。
虽然赚的也不算多,每年也就六七十灰钱的收益,但是架不住林邹二人眼红。加上两人察觉到了张明以对二人的算计和利用,双方之间的关系就更差了。
张明以当年为了腾出龙门集的炼丹制药市场,忽悠两人去找那然丹老人的麻烦,两人费了很大功夫,才抄了那然丹老人的老巢,除去租赁法器等系列费用,所获也不过二三十灰钱。
过了俩月一看,这龙门集又冒出一个然丹老人,卖的也是什么三血救命丸。林邹两人顺藤摸瓜,结果找到了张明以的头上。
张明以这厮,自己搞了个炼丹产线,顶着然丹老人名头,把然丹老人在龙门集的份额继承了。
这下林邹两人炸毛了,感觉受到了利用,那邹泰安还嚷着张明以让他们入股。这回张明以也没顺着他们,把他们两人顶得死死的,从此算是交恶了。
打那开始,张明以就不参加两人的例会了,有什么事就遣人送一封书信过去,只有在祭天敬鬼这些重要环节上才会露面,一年也就会面两次。
后面随着张明以的修为猛猛提升,三年之间就从炼气四层升到炼气六层,妥妥的门中种子修士的修行进度,这两人就彻底不敢吱声了。
完成了一天的修行进度。
张明以换上一身朴素的衣服,打包好一大块羊肉,也不通知随从,神不知鬼不觉地飘然离开了沉香园。
他施展着流云步,翻过了几个山头,来到一处河边,这里生长着许多水生植物,是登黄大运河的一角,寻常根本不会有人来这里。
张明以来到这里,就有了感应,他顺着感应找到一处岩石底下,找到他想找的东西。
那像是一条形体巨大的鲤鱼,可不同的是,这鲤鱼鱼头上生着一对幼小的犄角,鱼唇边上挂着两条一尺来长的须子。
这正是张明以从那古修洞府弄来的东西,之前还是一枚妖蛋,现在已经让张明以给孵化出来了。观其形态,竟是一条身具龙血的妖鲤。
现在想来,当初为祸大运河的那鱼妖想来也是有龙族血统,它那一手控水的天赋神通,是让众修吃尽了苦头。
而就当初那鱼妖的表现,它也就长了一对须子。现在张明以孵化出来的这龙鲤可是整整多了一对犄角,这让张明以更加期待它的表现。
可能就是因为这龙鲤的血统比当初鱼妖的血统更纯,才迟迟孵化不出来,让张明以捡了个便宜,这些天生不凡的生物,历来就是遭天妒的。
这条龙鲤刚出来的时候大约只有拇指大小,张明以喂养了三年,也就长到了半尺多。直到最近几天,这龙鲤才进入蜕变期,一天长大一寸,现在已经有两尺长短,初具妖相了。
张明以站在水面上,轻轻吹着口哨,那龙鲤有所察觉,游弋到张明以脚下不断盘旋,情态很是亲昵。
龙鲤出来了,张明以丢下准备的半扇羊肉,那羊肉三两口就被啃尽。
张明以呢喃道:“你今天看起来精神多了,你这次会了什么本事?让我看看。”
在主仆禁制的作用下,这龙鲤领会了意思。
只见它轻轻摆动着须子,一个旋涡生成,赫然就是当日鱼妖使的手段。但这还没完,那旋涡越转越快,滚滚白雾从中升腾而起,这龙鲤竟顺着白雾游了上去,像在水里一样自如。
龙鲤离水之后,旋涡消失,它轻轻晃动尾巴,那团白雾随它心意到处飘动,绕在张明以身前。
哇,你主人都还没能飞利索呢,你一条小鱼居然会腾云驾雾了。
张明以眼里全是惊喜,这鱼没白养啊。他摸摸龙鲤那光滑的鱼身,畅想着以后龙鲤再长大一点,带着他横扫群伦场景。
龙鲤再次游到空中,它一对犄角隐隐发光,便见那一团白雾电弧萦绕,紧接着连发数十道小型闪电连续击打在水面上,精准地击中了河里的小鱼小虾。
表演完这些,龙鲤似乎是累了,驾着白雾回到水中。
张明以极为满意,确信这是他这几年里最成功的项目,必须加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