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执事堂发布了一则通告:“所有筑基期的弟子,需参与‘幻月林海’试炼,优胜者可获得金丹心得玉简一枚。”
这则通告在弟子们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毕竟金丹心得玉简对于他们来说,可是极为珍贵的宝物。
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赵铭正站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他的目光阴冷而锐利,紧紧地盯着张逸群,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
赵铭心中暗自思忖着:“这次试炼,你绝对别想活着出来……”
与此同时,云漪走到张逸群身边,轻声说道:“幻月林海也是戒律堂的地盘,里面的情况可不简单。”
说着,她递过来一张地图,继续解释道:“这片林子里有一种特殊的雾气,叫做‘蚀灵雾’,它专门克制火系功法。
所以,你在进入林海之气,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张逸群接过地图,仔细看了看,然后点了点头。
他沉思片刻,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从怀中取出一块火纹铜,说道:“今日我便用这火纹铜来升级我的青竹舟!”
接下来,张逸群开始动手炼制新的飞舟。他先将地火引到一个特制的熔炉中,然后将火纹铜放入其中熔炼。
待火纹铜完全融化后,他小心翼翼地将其镀在青竹飞舟的舟身上。
接着,张逸群运用自己的灵力,在飞舟身上刻下了一道“避火阵纹”。
这道阵纹可以有效地抵消蚀灵雾对火系功法的克制,保护舟内的人不受影响。
最后,云漪出手相助,她以自己的冰魄灵力对新舟进行淬火,使得舟体的韧性大大增强。
经过一番努力,新舟终于炼制完成。
此时的青竹舟通体呈现出赤金相间的颜色,舟头处隐隐有一道龙形虚影浮现,看上去威风凛凛。
“此舟当名‘金鳞’。”就在这时,李长老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张逸群和云漪的身边,他看着新舟,满意地点了点头。
然后随手抛出一枚玉简,说道:“这是《凝丹三要》,你拿回去仔细参悟吧。”
寅时末,黎明将至,天空泛起了鱼肚白,丹霞峰东崖上一片宁静,宛如沉睡中的仙境。
清晨的露水顺着青石的缝隙,如晶莹的泪珠般缓缓滴落,发出清脆的滴答声,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场清晨交响乐。
张逸群紧闭双眼,端坐在青石之上,他的身姿挺拔如松,周身被一层淡淡的青光所笼罩,宛如仙人下凡。
随着他的呼吸,那层青光如同潺潺的清泉一般,在他体内自然流转。
青光所过之处,仿佛能感受到他体内的经脉在欢快地跳动,最后汇聚于他的掌心,化为一团跳跃的青焰。
青焰在他的掌心中舞动,时而升腾,时而收敛,宛如一个有生命的精灵。
张逸群的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他缓缓收功,吐出一口浊气,那团青焰也如同被惊扰的蝴蝶一般,翩翩散去。
张逸群凝视着自己的掌心,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他喃喃自语道:“灵力运转已达周天圆满,可是我却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线……”
就在他苦思冥想之际,一个低沉而浑厚的声音突然在他身后响起:“差的是火候。”
这声音如同黄钟大吕,在清晨的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
张逸群心中一惊,连忙起身,转身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行礼。
只见李长老负手而立,他的指尖挑着一缕金焰,那金焰如同有生命一般,在空中轻轻摇曳。
李长老微微一笑,将那缕金焰轻轻点在身旁的一株腐萤花上。
刹那间,那株腐萤花的花瓣像是被点燃了一般,迅速变得焦枯,但令人惊讶的是,花蕊处竟然凝出了一滴晶莹剔透的露珠。
李长老伸出两根手指,小心翼翼地将那滴露珠拈起,然后将目光投向张逸群,不紧不慢地说道:“火系功法,可不能像你那样只知道一味地蛮烧啊。
刚柔并济,才是《青阳焚天诀》的真谛所在。”
张逸群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回答道:“弟子近日在炼丹时,确实感觉到对火候的控制有些迟滞……”
他的话还未说完,便被李长老微微一笑打断了:“那是因为你缺少这个。”
说罢,只见李长老手臂一挥,一枚玉简如同流星一般,直直地朝着张逸群飞射而去。
张逸群见状,连忙伸手去接,但由于事发突然,他显得有些手忙脚乱。
好不容易接住玉简,还没来得及细看,就听到李长老的声音传来:“《九转柔火诀》,你先把它背熟,然后再勤加练习。”
张逸群定睛一看,这玉简入手微凉,表面光滑如镜,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磨的。
他连忙将神识探入玉简之中,瞬间,一股庞大的信息如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
张逸群不禁怔住了——这竟然是丹霞峰秘传的控火心法!
要知道,丹霞峰可是以控火之术闻名天下,其秘传的心法更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宝物。
此时,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丹房内,使得原本就热浪滚滚的丹房更加酷热难耐。
“手腕下沉三分!”李长老的竹尺突然“啪”的一声,狠狠地打在张逸群的肘关节上,“柔火诀的要义在于‘引’,而不是‘压’!”
张逸群立即反应过来。
鼎中药液剧烈翻腾,张逸群额头沁汗,却不敢分神。
根据师父给的《凝丹三要》里提到的步骤缓缓进行磨合学习实操。
同时又按照玉简《九转柔火诀》记载,将灵力化作细丝渗入火中,暴烈的青焰竟渐渐如绸缎般柔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