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的突破,来自对张阿四最近一次秘密会面的监控。
在枪击案发生后的第三天晚上,张阿四 借口家中老母生病,向酒店告假两小时。
但他并没有回家,而是换了一身不起眼的灰色短褂,乘坐电车,
来到了位于公共租界与法租界交界处、鱼龙混杂的“四马路”(福州路)一带,
钻进了一家 门面狭窄、招牌破旧的“听雨阁”书寓(一种较低档的妓院兼茶馆)。
负责跟踪的便衣探员 经验丰富,没有贸然进入,而是在对面的一家成衣铺二楼设下观察点。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后,书寓的后门 悄悄打开。
张阿四闪身而出,迅速消失在昏暗的小巷中。
而紧接着从后门出来的,还有一个穿着棕色西装、头戴礼帽、看不清面容的男子。
该男子举止警惕,左右张望后,快步走向停在巷口的一辆没有悬挂牌照的黑色雪佛兰轿车。
便衣探员立刻记下了轿车的型号和部分特征,
并试图追踪,但轿车很快汇入车流,失去了踪影。
然而,这个发现已经足够惊人。“听雨阁”书寓,在巡捕房的秘密档案中,
一直被标记为多个情报组织进行秘密接头的可疑地点之一!
韩笑拿到这份报告时,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张阿四与情报人员的接触,几乎坐实了他的特殊身份。
结合之前的所有线索,一个清晰的画像浮现出来:
张阿四,表面上是嘉尔登酒店一个不起眼的杂役,
实际上,很可能是一个长期潜伏的、为某个或某几个境外情报组织服务的“沉睡者”或“信鸽”(传递信息的内应)。
他利用工作之便,可以自由出入高级场所,接触各色人物,搜集情报,
并在关键时刻,为组织的行动提供内部支持和掩护。
拉脱维亚参赞的刺杀案,极有可能就是他所效力的组织策划的。
他负责提供酒店内部结构图、确认目标行程和位置、甚至可能协助枪手潜入和撤离。
而那个“完美”的不在场证明,正是他为了摆脱嫌疑、继续潜伏而精心布置的!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推断,韩笑决定,亲自对张阿四进行一次看似例行公事、实则暗藏机锋的问询。
问询地点,依旧设在嘉尔登酒店那间临时征用的休息室。
张阿四被带了进来。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酒店杂役制服,
身材干瘦,皮肤黝黑,脸上布满了岁月和劳碌刻下的皱纹,
一双眼睛习惯性地低垂着,看着地面,双手不安地搓着衣角。
完全是一副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没见过什么世面、胆小怕事的模样。
韩笑没有急于发问,而是慢条斯理地翻看着桌上的档案,让沉默的时间一点点地施加压力。
“张阿四,” 韩笑 终于开口,语气平淡,
“…十月七号晚上,枪响的时候,你在哪里?在做什么?”
张阿四身体微微一颤,抬起头,露出惶恐的表情,
用带着浓重苏北口音的上海话 结结巴巴地回答:
“…长…长官…俺…俺当时在西头…就是…就是厨房外头那个备餐间门口…跟…跟皮埃尔大厨…对…对酒水单子哩…”
他的叙述,与之前证人的证词 完全吻合,时间、地点、人物,滴水不漏。
他甚至能详细说出当时对话的细节、酒水的品牌和数量,听起来毫无破绽。
韩笑静静地听着,目光却如同手术刀般,仔细地剖析着张阿四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和肢体动作。
他注意到,张阿四虽然在表现恐惧,但他的眼神深处,却有一种 异乎寻常的镇定。
他的结巴和颤抖,似乎…有些过于程式化。
更重要的是,当韩笑突然问及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
比如他十年前在老家的具体经历,或者他儿子学校的一些细节时,
张阿四的回答会出现极其短暂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停顿和思考,
与回答“不在场证明”时的流畅形成了微妙的反差。
这是一个极其高明的表演者。他完美地扮演了一个“无辜的、被吓坏的底层杂役”的角色。
但韩笑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嗅到了那层伪装之下,隐藏着的老练与算计。
问询结束后,张阿四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退出了房间。
韩笑对身旁的老姜和林一 低声说道:“…他的不在场证明,
太完美了,完美得像背诵好的台词。他在演戏。”
林一点头表示同意:“…从行为心理学角度看,
他在回答关键问题时的生理微反应(如瞳孔变化、呼吸频率)
与他的语言表达存在不协调之处。他在刻意强化某种形象。”
张阿四的嫌疑急剧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担忧和更复杂的局面。
如果张阿四真是某个情报组织的内应,那么他所效力的,究竟是哪一方势力?
? 是拉脱维亚的敌对国家所为? (可能性存在,但动机需深究)
? 是试图破坏此次中外合作的日本特高课? (符合其一贯的破坏行动模式)
? 是苏联的“格别乌”或国民党的特务机构? (动机不明,但需警惕)
? 还是……某个独立的、为钱卖命的国际雇佣兵或杀手组织?
不同的幕后黑手,意味着案件的性质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巡捕房面临的也将不再是单纯的刑事侦查,
而是极其敏感、极易引发国际争端和政治风暴的 间谍斗争!
韩笑感到肩上的压力骤然增大。他深知,一旦正式确认此案涉及国际间谍,
调查的主导权很可能就会被更高层的机构(如南京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或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接管,甚至可能被强行压下,不了了之。
但此刻,作为案件的直接负责人,他必须追查到底。
他下令,加强对张阿四的 全天候秘密监控,但严禁打草惊蛇。
同时,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尝试与某些方面进行有限的信息试探,试图摸清张阿四背后的蛛丝马迹。
所有的线索,都如同无数条暗流,最终汇聚到了张阿四这个“双面人”的身上。
他既是解开枪击案真相的钥匙,也可能是打开一个充满危险与阴谋的潘多拉魔盒的开关。
案件的调查,已经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上海滩这座国际都市最深层、最黑暗的 间谍漩涡之中。
夜幕再次降临。巡捕房办公室的灯光 依旧亮着。
韩笑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租界区内 星星点点的灯火和远处外滩模糊的轮廓。
城市的霓虹,依旧闪烁着虚假的繁华与和平。
林一整理着桌上一叠关于柯尔特手枪来源、
国际杀手组织活动规律以及火药成分对比的复杂资料。
科学的证据链,正在一步步收紧。
老姜则忙着布置对张阿四的监控网,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张阿四,这个拥有“完美不在场证明”的酒店杂役,
此刻或许正躺在他那间简陋的宿舍里,暗自庆幸自己演技高超,或者…正在等待着下一次的指令。
他不知道的是,猎手已经识破了他的伪装,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悄然收紧。
“双面之影,终有重叠之时。” 韩笑轻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下一步,就是要看看,这张‘完美’的画皮下面,藏的到底是哪一副面孔了。”
真相,仿佛隔着一层薄纱,触手可及,却又连接着深不可测的黑暗。
一场发生在暗处的、关乎真相与阴谋的较量,已然拉开序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