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蟠龙柱下,百官垂首,静得落针可闻。
御座之上的皇帝萧衍面沉如水,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御案,目光扫过丹陛之下垂手侍立的臣工,最终落在一名身着獬豸补服、神色激昂的御史身上。
“陛下!”那御史手持玉笏,越众而出,声音洪亮,打破了殿内的沉寂,“臣,御史台王珉,有本启奏!”
“讲。”萧衍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在大殿中回荡。
王珉深吸一口气,朗声道:“臣奏请陛下,早日明发谕旨,钦定丞相云文渊之嫡长女云芷,与太子殿下完婚,行冲喜之仪,以安国本,以定民心!”
话音落下,殿内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不少官员交换着眼神,却无人立刻出声。
王珉似是早有准备,继续慷慨陈词:“太子殿下乃国之储贰,系天下安危。如今殿下痼疾缠身,太医院诸位大人尽心竭力,然成效不显。冲喜古已有之,乃凝聚福运、祈佑安康之善法。臣闻云氏嫡女云芷,八字与太子殿下最为相合,乃天赐之缘。且云小姐虽长于乡野,然性情温婉,近日更得皇后娘娘遣人探视,言其举止有度,并非不堪造就之辈。”
他略一停顿,偷眼觑了觑御座上的神色,见皇帝并无打断之意,胆子更壮了几分:“陛下,太子安康关乎国祚,冲喜之事宜早不宜迟。若拖延日久,恐生变故,亦寒了天下臣民盼储君康复之心啊!恳请陛下圣裁,早日下旨,以成全这段天作之合,亦显陛下慈父之心,朝廷关怀之意!”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将一己私心包裹于家国大义之下。王珉话音落下,立刻又有几名官员出列附和。
“陛下,王御史所言极是!冲喜事大,关乎国运,不容迟疑!”
“太子殿下乃国之根本,但凡有一线希望,臣等皆愿一试!”
“云氏女既八字相合,便是天命所归,陛下当顺应天意!”
出声者多为太子一党,或与柳贵妃、云丞相往来密切之人。他们言辞恳切,仿佛云芷不立刻嫁入东宫,便是置太子性命、国家安危于不顾。
龙椅之上,萧衍面色不变,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烦。这些陈词滥调,他早已听得腻了。目光微转,看向站在武将前列,始终面无表情的四子萧绝。
“绝儿,你如何看待此事?”皇帝忽然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
萧绝闻言,出列半步,拱手行礼,声音冷硬如铁:“回父皇,军中要务繁杂,儿臣近日忙于整顿边务,于冲喜之事未曾深究。然,太子乃国之储君,其安危自是第一要务。一切但凭父皇圣心独断。”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自己不参与党争的态度,又将皮球轻轻踢回给皇帝,仿佛全然不知那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云芷,正是他苦苦追寻的救命之人。
萧衍眼底闪过一丝意味不明的光,并未追问,转而看向文官队列中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几位爱卿,可有话说?”
几位老臣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位资历最老的太傅缓缓出列,沉吟道:“陛下,冲喜之事,究属民间习俗,用于国储,是否妥当,尚需斟酌。且云家嫡女刚返京不久,于礼仪规矩恐有生疏,仓促完婚,是否过于草率?老臣以为,或可先行定下名分,待太子病情稍有起色,再行大礼,更为稳妥。”
此言一出,立刻遭到太子党的反驳。
“太傅此言差矣!冲喜便是要趁时而为,岂能拖延?”
“正是!名分既定,与完婚何异?何必多此一举!”
朝堂之上,顿时分为两派,一派主张立刻下旨完婚,一派则认为应暂缓行事,先行观察。双方引经据典,争执不下,金銮殿内一时竟有些嘈杂。
萧衍冷眼看着下方臣子的争论,手指依旧缓慢地敲击着桌面。
他知道王珉是柳贵妃的人,这番奏请背后,必然有长春宫的影子。
柳贵妃是太子生母,心急太子病情,急于寻个保障,这他理解。但那云芷……想起皇后身边周嬷嬷的回话,以及那日养心殿召见时,那女子虽衣着素简却清澈沉静的眼神,还有那番“恐污太子尊荣”的言语,他心中不免存有几分疑虑。
更何况,近日后宫之中,关于柳贵妃属意云瑶而非云芷的流言悄然弥漫,虽未摆上台面,但已传入他耳中。若真如此,那这替嫁冲喜,背后又有多少算计?
就在争论渐趋激烈之时,一名内侍悄无声息地快步上前,将一封密奏呈于御案之上。萧衍目光一扫,信封上的标记显示来自暗卫。他不动声色地展开,快速浏览,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密奏所言,正是三皇子萧煜暗中散布流言,以及柳贵妃近日频频召见柳媚儿之事。
朝堂下的争论还在继续,皇帝却已失了耐心。他将密奏轻轻合上,置于一旁,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够了。”
仅仅两个字,瞬间让整个金銮殿鸦雀无声。所有官员都垂下头,屏息凝神。
“太子之事,朕自有考量。”萧衍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王珉身上,“王御史忠心可嘉,然冲喜并非儿戏,需谨慎行事。旨意,朕会下。但何时完婚,容后再议。退朝!”
说完,不待众人反应,皇帝已起身,拂袖而去。
“退朝——”内侍尖细的嗓音在殿中回荡。
百官面面相觑,尤其是太子党众人,脸上难掩失望与疑惑。陛下这是准了还是没准?下了旨意,却又不定婚期?
王珉擦了擦额角的细汗,与同党交换了一个不安的眼神。皇帝的心思,越发难以揣测了。
萧绝冷眼看着这一切,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冷笑。父皇果然还是那个多疑权衡的父皇。他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金銮殿,墨色的王袍下摆划出冷硬的弧度。
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而那深宫之中,有人已因皇帝的迟疑而焦躁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