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抓革命、促生产”广播声刚绕着家属院的矮墙转了一圈,林晚秋就蹲在育秧坑边铺玉米杆——是昨天从后山割的,晒得半干,软乎乎的能给种子保暖。冬冬挎着个小布包,蹲在旁边把玉米杆摆得整整齐齐:“妈妈,这样种子就不会冻着了吧?等秋天长出来,就能给战士叔叔煮水喝啦!”
“对,这样小苗能长得更壮,”林晚秋笑着帮儿子把歪了的玉米杆扶正,指尖刚触到他冻得发红的耳朵,就听见院门外传来“吱呀”的车轮声——陆沉舟推着后勤处的土车回来了,车上装着几块旧木板,板面上还留着钉眼,是之前搭仓库剩下的,边缘用砂纸磨过,没了毛刺。
“老张说这木板够搭育秧棚了,”陆沉舟把土车停在育秧坑边,伸手擦了擦额角的汗,军帽檐下的眼睛亮闪闪的,“俺早上跟炊事班借了把锤子,还有点粗麻绳,等会儿把木板钉成棚架,再盖上油纸,晚上就能挡霜了。”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两个热乎乎的玉米面窝头,“李班长给的,说你铺玉米杆辛苦,让你先垫垫,别饿着。”
林晚秋接过窝头,掰了一半塞进陆沉舟手里:“你也吃,推土车那么远,肯定累了。”陆沉舟没接,又塞回她口袋:“我在部队吃过了,你快吃,等会儿马大娘她们要来帮忙,别让她们等。”话音刚落,就看见远处走来三个人影——马大妮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把旧锯子;王秀芝手里拿着卷油纸,是她用旧报纸糊的,边角用浆糊粘了层粗布;周婷婷则推着个小推车,车上放着个陶瓮,里面装着刚烧好的温水。
“晚秋妹子,俺们来帮你搭棚子!”马大妮把锯子递给陆沉舟,“俺家那口子说这锯子锯木板正好,不快不慢,不会把板锯裂,俺特意找出来磨了磨。”王秀芝也走上前,把油纸展开:“这油纸是俺昨天糊的,铺在棚顶能挡雨,俺还在边角缝了麻绳,能系在棚架上,风刮不掉。”
周婷婷则把陶瓮放在育秧坑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俺家那口子说,育秧得保持湿度,俺烧了点温水,等会儿浇在玉米杆上,种子能发芽快些。”林晚秋心里暖烘烘的,挽起袖子帮着陆沉舟搬木板:“真是谢谢你们,这棚子要是没有你们帮忙,俺们俩得忙到晌午。”
几人分工忙活,陆沉舟和周婷婷丈夫(周婷婷说他一早去后勤处借钉子了,刚赶回来)负责钉棚架,马大妮用锯子把长木板锯短,王秀芝和林晚秋则把油纸往棚架上铺,冬冬和几个军属家的孩子,蹲在旁边递钉子,小手里攥着个小铁盒,生怕钉子掉在地上:“爸爸,钉子来啦!小心别砸到手!”
刚钉了两根木板,陆沉舟忽然“哎哟”一声——锤子没拿稳,蹭到了指尖,渗出点血珠。林晚秋赶紧放下油纸,从布包里掏出块粗布帕子,是之前卫生所给的消毒帕子,小心翼翼地帮他包好:“慢点儿,别着急,棚子晚点儿搭好也没事。”陆沉舟笑着捏了捏她的手:“没事,小口子,不影响,早点搭好,种子能早点暖着。”
正忙得热火朝天,院门外传来脚步声,陈卫生员背着药箱走来,手里拿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育秧的注意事项:“晚秋同志,育秧棚得留个通风口,不然晚上闷着,种子容易发霉,还有每天早上得掀开油纸透透气,中午再盖上,这样温差小,发芽快。”他说着从药箱里拿出个小布包,里面是晒干的薄荷叶:“这是王医生给的,等会儿浇温水时放几片,能防虫子,还能让种子长得精神。”
陆沉舟赶紧接过本子,小心地放进布口袋:“俺们记下了,谢谢陈同志,不然俺们都不知道要留通风口。”陈卫生员摆摆手,蹲下来帮着铺油纸:“你们为部队种草药,俺们卫生所也得搭把手,等小苗长出来,俺再来看看。”
太阳升到头顶时,育秧棚终于搭好了——四四方方的棚架,盖着油纸,边角系着麻绳,棚顶留了个小通风口,像个小房子似的护着育秧坑。大家坐在育秧坑边歇脚,林晚秋从布包里掏出咸菜,就着玉米面窝头吃起来,冬冬把自己的窝头掰了一半给陈卫生员:“陈叔叔,你教俺们留通风口,俺请你吃窝头。”陈卫生员笑着接过,咬了一口:“冬冬真乖,等小苗长出来,叔叔教你认甘草苗。”
下午,周婷婷丈夫借来个小喷壶,大家一起给育秧坑浇温水,水里泡着薄荷叶,淡绿色的水渗进玉米杆里,透着淡淡的药香。陆沉舟蹲在棚边,仔细检查通风口:“明天俺再找块旧布,把通风口挡上点,晚上风大,别把种子吹着。”林晚秋靠在他身边,看着育秧棚,心里满是踏实:“有你和大家帮忙,这小苗肯定能长得好。”
傍晚回家时,天已经擦黑,林晚秋点亮煤油灯,陆沉舟帮着把陶瓮搬进屋,冬冬早就困得睁不开眼,趴在炕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片薄荷叶。林晚秋坐在炕边,翻着陈卫生员给的笔记,陆沉舟则在灶边热玉米糊糊,时不时往她这边看一眼,灯光下,两人的眼神里满是暖意。
“明天俺去后勤处问问,能不能再找点旧布,”陆沉舟把糊糊盛进碗里,递到林晚秋面前,“给通风口做个小帘子,能拉能放,方便得很。”林晚秋接过碗,喝了口热糊糊,心里暖得发慌:“好,咱们一起准备,等秋天移栽的时候,就能让更多军属跟着种,给部队多送点草药。”
陆沉舟坐在她身边,伸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薄茧蹭着她的指尖,温柔又踏实:“有你陪着,俺啥都不怕,以后咱们的草药田肯定能种得更大,让战士们冬天不咳嗽,夏天不中暑。”窗外的风轻轻吹着,育秧棚里的玉米杆透着淡淡的香,煤油灯的光映着两人的身影,还有炕上熟睡的冬冬。
林晚秋靠在陆沉舟肩上,看着笔记上的育秧注意事项,忽然觉得,这1970年的春天,虽然物资紧张,却有着最珍贵的温暖——一座小小的育秧棚,一群互助的邻里,一双相握的手,把对秋天的期盼,对战士的牵挂,都融进了这暖融融的时光里,情浓意暖,岁岁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