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在卷册星那充满古老智慧与沉静氛围的访问,星穹列车再次投入了无垠星海的怀抱,进入了一段相对漫长的跃迁航行。窗外的星辰被拉长成绚丽而虚无的光带,时间在引擎低沉的嗡鸣中仿佛失去了具体的刻度。
就在这适合休憩与内省的旅途间隙,娜娜巫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她向姬子提议,想在观景车厢举办一场小型的茶会,用以感谢列车组的款待,也顺便消化和分享一路以来的见闻与收获。姬子对此欣然应允。
于是,在一个(按照列车时间)慵懒的午后,观景车厢被稍微布置了一下。几张舒适的小桌被拼凑在一起,铺上了娜娜巫从行囊中取出的一块素雅但织工精美的亚麻桌布——那是王婶在她临行前塞给她的。车厢内原本的照明被调暗,取而代之的是几盏悬浮的、散发着柔和暖光的小灯,营造出温馨惬意的氛围。
茶会的“主角”自然是娜娜巫倾注心意的各式茶点。它们不仅美味,更是这段旅程的缩影:有模仿虹光星光影的、点缀着可食用闪粉的“极光布丁”;有融入铁蔓星金属苔藓风味(一种安全的、带着清冽矿物感的香料)的“齿轮脆饼”;还有灵感来源于卷册星古老文字的、用果酱在酥饼上勾勒出神秘符号的“智慧司康”。当然,也少不了伊甸镇的招牌——饱含幸福能量的基础款黄油曲奇和花香马卡龙。
茶水则是由姬子提供的,来自不同世界的特色混合花茶,香气层次丰富,回味悠长。
参与者陆续到来。姬子优雅落座,对娜娜巫的巧思赞不绝口。瓦尔特和丹恒也暂时从资料与研究中抽身,带着一丝学术考察般的兴趣品尝着这些“星际融合菜”。三月七自然是兴奋不已,拿着相机对着精致的点心“咔嚓”个不停,几乎舍不得下口。星(如果存在)则默默地拿起一块又一块,用行动表示最高赞赏。
帕拉雅雅的q版形象也投射在桌边的一个空位上,数据流平稳运转,虽然无法品尝,但她似乎在记录和分析着这场社交活动的各项数据,包括气味分子构成、环境氛围参数以及参与者的情绪波动频率。
苏晓坐在娜娜巫身边,他并未过多参与热闹的交谈,但周身的气息是放松的。他安静地品尝着娜娜巫递到手边的点心,偶尔会因为某种特别的口感或其中蕴含的、来自异星的微妙能量特性而微微挑眉,这对他而言,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茶会的气氛轻松而愉快。话题自然而然地围绕着之前的旅程展开。
“虹光星的那位老艺术家,”娜娜巫抿了一口花茶,眼中带着感慨,“他修复留声机后流淌出的那首曲子,我现在还记得,里面充满了对生命和光的热爱。让我觉得,无论在哪里,创造美的心都是相通的。”
“铁蔓星的共生体系令人印象深刻,”丹恒推了推眼镜,严谨地补充,“其能量循环效率比数据库中原有模型高出百分之五点七,尤其是在应对局部故障时的自我调节能力。”
瓦尔特看向苏晓,语气带着探讨的意味:“苏晓先生,经历这几个世界,您对‘秩序’一词,是否有了新的见解?”
苏晓沉默片刻,目光扫过窗外流逝的光带,缓缓开口:“秩序,非唯一解。虹光星的光律,铁蔓星的共生,卷册星的传承…皆是其于特定条件下,达成的动态平衡。形态万千,本质…仍是维系存在之稳固。” 他的话语依旧简洁,却明显比之前多了几分对不同可能性的包容。
三月七则兴奋地分享着她拍到的各种有趣照片——虹光星集市上会变色的水果、铁蔓林里害羞的机械小兽、卷册星古树守护者说话时抖动的叶子…她的视角总是充满童真与欢乐。
樱坐在娜娜巫的膝盖上(以光晕的形态),小口“吸收”着一块星光饼干的能量,光芒满足地闪烁着。她听着大人们的讨论,虽然不能完全理解那些深奥的话,但她能感受到大家话语里对所见世界的喜爱和珍惜。她觉得,能把这么多不同的“好”收集起来,放在点心里,再和大家一起分享,真是世界上最棒的事情了。
帕拉雅雅偶尔会插入一些基于数据分析的补充,比如指出虹光星光律与某种高等数学模型的关联,或者铁蔓星共生体系可能存在的、尚未被察觉的能量交换冗余,为谈话增添了几分理性的色彩。
这场穿梭于星海之间的茶会,没有特定的主题,却仿佛是一场思绪与感悟的自然流淌。不同背景、不同生命形态的个体,在这方小小的桌案前,分享着见闻,交流着感悟,彼此之间的距离在茶香与点心的甜味中悄然拉近。
旅行,不仅仅是为了见证奇观,更是为了在相遇中,丰富彼此的世界。当茶会接近尾声,窗外跃迁的光带也逐渐恢复正常,预示着新的目的地即将抵达。每个人心中都明白,这段收集自星海的温暖记忆,已被妥善安放,将成为支撑他们继续前行的、甜蜜的能量。而前方,还有更多的故事,等待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