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一中的图书馆,是林晚星最喜欢待的地方。
尤其是周末的下午,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书架上,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的墨香,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她通常会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借一本摄影集或者文学小说,一看就是一下午。
陆辰很快就摸清了她的习惯。每个周六的下午,他都会以“学生会需要整理图书”为由,来到图书馆。
他不会直接走到她身边,而是先在书架间穿梭,假装整理书籍,偶尔抬头,目光会落在她的方向。
十月初的一个周六。
林晚星正在看一本关于人像摄影的书,专注地看着书中的光影运用技巧,没注意到有人靠近。
陆辰拿着一本《围城》,走到她对面的座位旁,轻声问:“请问,这里有人吗?”
林晚星抬起头,看到是陆辰,有些意外:“你也来图书馆看书吗?”
“嗯,学生会今天需要整理艺术类的书籍,忙完了就想找本书看看,”
陆辰在她对面坐下,把《围城》放在桌子上,“你看的是摄影方面的书?看来你对摄影很感兴趣。”
“算是吧,”
林晚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平时喜欢拍一些风景和人物,不过都是瞎拍,没什么技巧。”
“瞎拍可拍不出好照片。”
陆辰笑着说,“我看你这本书里,提到了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你觉得这个理论在人像摄影中,应该怎么运用?”
林晚星没想到他也懂摄影,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我觉得,‘决定性瞬间’就是抓住人物最自然、最真实的表情。
比如拍老人,不需要让他刻意摆姿势,只要捕捉到他晒太阳时眯起眼睛的瞬间,就很有感觉。
不过我总觉得,自己很难抓住这种瞬间,要么太快,要么太慢。”
“这需要多练习,”
陆辰耐心地说,“你可以先从身边的人拍起,比如你的朋友,他们在放松的时候,表情最自然。”
“对了,我这里有一本关于街头摄影的书,里面有很多捕捉‘决定性瞬间’的技巧,下次我带给你看看。”
林晚星连忙道谢:“那太好了,谢谢你,学长。”
从那以后,每个周六的下午,他们都会在图书馆“偶遇”。
有时会聊摄影,有时会聊文学,有时只是安静地看书,偶尔抬头,相视一笑,不需要太多言语,却有一种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有一次,林晚星借了一本沈从文的《边城》,看到结尾处,忍不住叹了口气。陆辰注意到了,问她:“怎么了?不喜欢这个结局吗?”
“不是不喜欢,”
林晚星摇摇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怅然,“就是觉得有点遗憾。翠翠等了那么久,傩送却一直没回来,这种不确定的等待,太让人揪心了。”
“但这种遗憾,不正是《边城》的魅力所在吗?”
陆辰说,“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本来就是一个充满诗意又带着伤感的地方。傩送的‘不回来’,让翠翠的等待成了一种永恒,也让这个故事更有韵味。就像摄影一样,有时候留白,比填满更有力量。”
林晚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她抬头看向窗外,阳光正好,香樟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心里忽然觉得很平静。
她想,或许这就是和聪明又温柔的人聊天的感觉吧,总能让她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像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而帝君涛,对图书馆的“偶遇”一无所知。他周末的时间,不是在篮球场上度过,就是在家里补觉。
有一次,林晚星问他:“周末要不要一起去图书馆看书?”
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图书馆多无聊啊,还不如去打球,或者在家打游戏。”
林晚星无奈地笑了笑,没再说话。
陆辰的关怀,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像春雨一样,悄无声息地滋润着人心。他总能在林晚星最需要的时候,“恰好”出现,递上一份恰到好处的帮助。
周三的时候,下午突然下起了大雨。
放学的时候,雨势丝毫没有减弱,豆大的雨点砸在地面上,溅起一片水花。
林晚星站在教学楼门口,看着外面的雨,有些发愁,她早上出门时没带伞,而家离学校有一段距离,冒雨回去肯定会感冒。
就在她纠结的时候,一把黑色的雨伞递到了她面前。“没带伞吗?”
陆辰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温和的笑意,“我刚从学生会办公室出来,看到你站在这里,应该是没带伞吧?这把伞借给你。”
林晚星回头,看到陆辰手里拿着一把伞,自己身上却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白衬衫,头发已经被雨水打湿了几缕。
“那你怎么办?”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问,“你把伞借给我,你怎么回去?”
“没关系,我家离学校不远,跑回去就行,”
陆辰笑着说,把伞塞进她手里,“快拿着吧,别淋雨了,最近天气变化大,容易感冒。”
林晚星还想推辞,陆辰却已经转身跑进了雨里。
他的白衬衫很快就被雨水打湿,贴在身上,却依旧保持着挺拔的姿态。
林晚星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中,心里忽然觉得暖暖的,手里的雨伞仿佛也带着温度。
第二天早上,林晚星把雨伞还给陆辰,还带了一杯热牛奶。“谢谢你昨天借我伞。”
她说,“这杯牛奶给你,暖暖身子,别感冒了。”
陆辰接过牛奶,笑着说:“举手之劳而已,不用这么客气。不过还是要谢谢你的牛奶,很贴心。”
过了几天后,班级要办黑板报,主题是“青春与梦想”。
林晚星负责写文字部分,可她的粉笔字写得不算好看,练了好几次都不满意,急得满头大汗。陆辰恰好路过教室,看到她对着黑板发愁,便走了进去。
“怎么了?看起来很着急的样子。”他问。
“班级要办黑板报,我负责写文字,可我写的粉笔字不好看,”林晚星有些沮丧地说,“明天就要检查了,我还没写好。”
陆辰看了一眼黑板上的草稿,笑着说:“其实你的字不难看,就是结构有点松散,我教你一个小技巧,写粉笔字的时候,手腕要稳,横画要平,竖画要直,重点突出每个字的主笔,这样看起来就会工整很多。”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青春”两个字,笔画流畅,结构匀称,比林晚星写的好看多了。
“你看,这样是不是就好多了?”他说,“你试着写几个,我在旁边看着,有不对的地方告诉你。”
林晚星按照他说的方法,试着写了几个字,果然比之前好看了不少。
陆辰在旁边耐心地指导她,哪里笔画太轻,哪里结构不对,偶尔会握住她的手腕,帮她调整姿势。
他的手掌很温暖,触碰到她手腕的瞬间,林晚星的脸颊微微泛红,心跳也快了几分。
那天下午,在陆辰的帮助下,黑板报很快就完成了。
看着黑板上工整的文字和漂亮的插画,林晚星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她看着陆辰,真诚地说:“真的太谢谢你了,如果不是你,我肯定完不成。”
“不用谢,能帮到你就好,”
陆辰笑着说,“而且,这黑板报也有我的一份功劳,算是我们合作的成果吧。”
慕白雪悄悄的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有次下课后,偷偷拉着林晚星的胳膊,笑着调侃:“晚星,陆辰对你也太好了吧,又是帮你解题,又是帮你办黑板报,该不会是喜欢你吧?”
林晚星的脸颊瞬间红了,连忙否认:“别瞎说,人家只是人好,乐于助人而已,你想多了。”
可心里,却泛起了一丝涟漪。她不得不承认,陆辰的温柔和体贴,确实让她心动。他就像小说里的完美男主,满足了一个少女对“理想对象”的所有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