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挽歌沿着西湖边的石板路慢慢晃,脚下的老爹鞋踩过带着露水的青苔,偶尔踢到路边掉落的柳丝,他就随手捡起来绕在指尖转着玩。
不远处的断桥上挤着不少游客,有人举着手机拍晨光里的湖景,有人跟着导游听白娘子的传说,扫码租车的电子提示音和卖文创雪糕的吆喝声混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却半点没让他觉得烦。
反而觉得这才是活气,比山上整日听着风声练琴有意思多了。
他拐到一处临湖的石亭,亭子里挂着红灯笼,柱上刻着民国时期的题字,石凳上还留着前一位游客没带走的纸巾盒,风挽歌顺手丢进了旁边的分类垃圾桶。
这里刚好能看见远处的雷峰塔,塔尖裹着淡金的阳光,湖面的游船慢悠悠划过,船尾的水纹里映着天上的云,像把整个西湖的灵秀都揉进了这一角。
风挽歌靠在石亭的柱子上,指尖轻轻一捻,莹光在掌心一闪,伏羲琴就静静落在了石桌上。
没有惊天动地的动静,只像从空气里“长”出来似的,琴身泛着温润的浅光,木质纹理里仿佛藏着细碎的星子。
看起来就像一把极其精致的古制七弦琴,普通人只会觉得是收藏级的乐器,绝不会多想。
他坐在石凳上,指尖搭在琴弦上,没急着弹,先对着湖面吹了声口哨。
远处的水鸟扑棱着翅膀飞过来,绕着亭子转了一圈,才又落回湖边的芦苇丛里。
风挽歌笑了笑,指尖轻轻一勾,琴音就淌了出来,不是古板的古琴曲,而是把昨晚听的民谣旋律揉进了《清心咒》的调子。
清越的琴音混着湖风,比耳机里的伴奏更透亮,像泉水洗过耳朵似的。
没一会儿,石亭周围就聚了不少人。有带着孩子的妈妈停下脚步,让孩子小声点别吵。
有背着画板的学生,干脆坐在湖边的草地上,对着风挽歌和琴速写。
还有一对白发老人,靠在栏杆上,跟着琴音轻轻打拍子,嘴里还哼着年轻时听过的调子。
风挽歌眼角扫到这些,嘴角弯得更开,指尖的节奏也轻快了些,偶尔还会故意弹出几个俏皮的滑音,惹得旁边的小孩“咯咯”笑。
“家人们,你们听到没?这琴音也太绝了吧……”
一个带着点清朗的男声从人群外传来,风挽歌抬眼瞥了下,看见个穿浅灰色连帽衫的男生。
手里举着个防抖云台,镜头正对着石亭的方向。男生看起来二十五六岁,头发软软地贴在额前,鼻梁上架着副黑框眼镜,说话时带着点笑意,应该就是在直播。
宋灏本来是在直播逛西湖,刚走到这附近就被琴音勾住了脚。他下意识把镜头转了过去,直播间的弹幕瞬间炸了:
【!!这是什么神仙琴声!】
【灏哥快走近点!我要看弹琴的小哥哥!】
【天呐这琴也太好看了吧?是古董吗?】
【灏哥冲!去跟小哥哥打个招呼啊!】
宋灏有点哭笑不得,对着麦克风小声说:“别闹,人家正弹得好好的,别打扰人家。”
嘴上这么说,脚步却不自觉往石亭挪了挪,找了个不挡人的角落站定,把镜头轻轻对准风挽歌的手,指尖在琴弦上翻飞,动作流畅得像在跳舞,连琴身的浅光都跟着晃。
直播间的观众更疯了:
【啊啊啊手控狂喜!这手指也太长了吧!】
【小哥哥看起来好乖啊!笑起来好甜!】
【灏哥你快问他琴卖不卖!我愿意出……算了我买不起】
【别问卖不卖了!问联系方式啊!】
宋灏无奈地扶了扶眼镜,没再跟观众搭话,而是静下心来听琴。
风挽歌弹的调子越来越轻快,像是把西湖的风、晨光、游船的笑声都揉进了琴音里,连他直播了一早上的疲惫都散了不少。
他悄悄调整了下云台角度,既能拍到风挽歌的侧脸,又不会显得刻意。
镜头里的少年穿着黑色卫衣,额发被风吹得微翘,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意,和身后的湖景、古亭凑在一起,像一幅会动的画。
风挽歌弹完最后一个音,指尖还在琴弦上轻轻碰了下,余音绕着石亭飘了圈,才慢慢散在湖风里。
周围的人都忍不住鼓起掌来,有个小姑娘还小声喊:“小哥哥再弹一首吧!”
风挽歌笑着摆摆手,刚要把伏羲琴收起来,眼角就瞥见了角落里举着云台的宋灏。
他愣了下,随即冲宋灏眨了眨眼,还对着镜头挥了挥手,反正只是打个招呼,又不算暴露什么,反而觉得这直播还挺有意思。
宋灏没料到他会突然打招呼,脸瞬间有点红,赶紧对着镜头小声说:“人家跟我们打招呼了……”
直播间的弹幕更是直接刷成了屏:
【!!他看到我们了!】
【救命啊这个眨眼我没了!】
【灏哥快上!别怂!】
【求个联系方式!哪怕知道琴的牌子也行啊!】
宋灏咳了两声,有点不好意思地走到风挽歌面前,挠了挠头说:“那个……你好,我是做户外直播的,刚才听到你弹琴,觉得特别好听,就忍不住拍了会儿,没打扰到你吧?”
风挽歌把伏羲琴收起来,莹光一闪就没了踪影,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笑着说:“没事啊,反正我弹得也开心,有人听更有意思。”
他声音里还带着点刚弹琴的清亮,像浸了蜜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