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巫医秘药固道基
指挥大帐内烛火通明,烟气缭绕,却不再是硝烟,而是药香与檀香混合的气息。那枚暗蓝核心被置于一张铺着黄绸的桃木案上,周围以朱砂画着复杂的隔绝符阵,数位气息沉凝的老者正围坐其旁,或以指诀感应,或低声交流,皆面色凝重。
吴道与崔三藤被引至帐中一侧软榻休息。方才一战,二人虽大展神威,连斩三头金傀,但消耗亦是巨大。吴道旧伤虽被“心翎”根除恶念,然道基之损非一日可愈,强行催谷之下,左肩疤痕处隐有灰气浮动,气血略显虚浮。崔三藤更是面色苍白,神魂之力耗损过巨,倚在榻边,微阖双目调息。
一名身着百鸟羽衣、颈挂兽牙项链的老妪缓步上前,她手持一根虬结古老的木杖,眼窝深邃,正是营地中威望最高的萨满巫医——乌姆婆婆。
“两位辛苦了。”乌姆婆婆声音沙哑却温和,她先看向崔三藤,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与赞赏,“小姑娘好精纯的祖灵之力,竟能净化那等污秽…神魂之损,老身这里有碗‘安魂汤’,乃是以百年雪莲芯、定魂木屑,辅以晨曦露水熬制,或可助你稳固灵台。”
她从腰间皮囊中取出一只小巧的木碗,碗中汤色清亮,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凉意。
崔三藤睁开眼,接过木碗,轻声道谢,小口饮下。汤液入腹,顿觉一股清凉之气直冲眉心,原本有些刺痛的识海如同被温柔抚平,舒泰了许多。
乌姆婆婆又转向吴道,枯瘦的手指搭上他的腕脉,闭目感应片刻,眉头越皱越紧:“小子,你这道基…伤得忒不讲究!混沌之力虽磅礴,却如野马奔腾,旧创未愈,又添新虚。若不固本培元,纵有神丹妙药,亦如漏舟承重,终有倾覆之危。”
她收回手,从羽衣内摸出几个不同颜色的小皮袋,一番挑拣,取出一撮暗红色的药粉,又拿出一片干枯却蕴含生机的奇异叶片。
“此乃‘赤阳地龙粉’,混合‘不死草’叶,以你的混沌之气调和,外敷肩胛疤痕,内运功化开,可强肌骨,固经脉,镇虚浮。”乌姆婆婆将药粉递给吴道,又对旁边侍立的弟子道,“去取一坛窖藏的‘五谷煅骨酒’来,要烈的那批!”
弟子应声而去,很快抱来一个沉甸甸的土陶酒坛,泥封拍开,一股极其醇烈、却又带着奇异药香的气息弥漫开来。
“药粉外敷,这酒,喝!”乌姆婆婆言简意赅,“每次运功前饮一碗,能助你更快炼化药力,也能温养你那被煞气侵蚀过的脏腑。”
吴道也不矫情,接过酒坛,拍开泥封,仰头便灌下一大口。酒液如火线入喉,灼烧感过后,却化作一股温和厚重的暖流散入四肢百骸,果然觉得气血运行都顺畅了几分。
他依言将那“赤阳地龙粉”与“不死草”叶以混沌能量小心调和,药粉遇气即溶,化作一滩温热的暗红色药膏,散发出蓬勃生机。他将药膏仔细敷于左肩疤痕处,顿时一股热辣之感透肌入骨,仿佛有无形之手在揉捏修复那深处的损伤。
随即他盘膝坐好,运转混沌诀,引导着酒力与药力缓缓化开,滋养道基,稳固经脉。
崔三藤调息片刻,脸色稍复,也起身走到那桃木案旁,凝神感知那被符阵封锁的暗蓝核心。她指尖微抬,一缕极细微的“源血”清气探出,触及符阵光晕,并未强行闯入,而是如同轻纱般贴合上去,细细感应其内那冰冷死寂却又井然有序的能量流转。
周围几位正在研究的老者见状,皆屏息凝神,不敢打扰。
片刻后,崔三藤收回手,眸中闪过一抹了然,轻声道:“此物核心处,有一缕极隐晦的‘神念印记’,似与遥远之处同源能量共鸣。其结构虽繁复,却暗合九宫八卦之变,只是…尽数扭曲向了死寂与吞噬一极。若能反向推导其能量节点,或可以阵破阵,以念断念。”
一位擅长阵法的老道长闻言,抚掌道:“善!崔家主一言惊醒梦中人!老夫观其能量流转,确似反逆的‘周天星斗阵’!若以其之道还施彼身,布下‘小周天禁断阵’,或可干扰其接收那‘暗眸’指令!”
帐中众人精神一振,立刻围绕此思路激烈讨论起来。有人取出罗盘推演方位,有人以灵石模拟能量节点,一时间,竟似忘了疲惫。
吴道运功数个周天,感觉药力酒力已化开大半,道基稳固了不少,左肩热流持续不断,舒泰许多。他睁开眼,正看到众人热火朝天研讨的景象,又见崔三藤立于其中,虽依旧清瘦,却自有一股令人心定的力量,不由微微一笑。
恰在此时,崔三藤似有所感,回眸望来。四目相对,皆见彼此眼中暖意与默契。
乌姆婆婆在一旁看着,布满皱纹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意,低声喃喃:“巫医之药,治身易,治心难。同心协力,方是真正的固本良方啊…”
帐外,夜色渐深,寒风呼啸。帐内,烛火摇曳,药香、酒香、檀香与人的智慧和勇气交织,仿佛在这冰天雪地中,筑起了一座无形的、温暖而坚固的城池。
强敌虽窥伺在侧,然人心未冷,道基渐固,前路虽艰,却已有微光可见。